當試點仍是久拖不決必阻礙整體規劃進度 當試點仍是久拖不決必阻礙整體規劃進度

特首崔世安自去年十一月作《二零一一年度財年度施政報告》時,指出特區政府在廣泛聽取意見和經過分析評估後,建議以西灣湖廣場下層為試點,通過優化相關設施並以公開競投的方式,將其發展成為以本澳特色飲食為主題,包括手信和夜市的綜合旅遊項目。但時序又即將到了崔特首要向立法會作《二零一二年度財政年度施政報告》了,該項計劃卻一直未見落實,甚至是渺無聲息。連是作為「試點」的西灣湖廣場下層夜市綜合旅遊項目,都久拖不決,就更遑論特區政府要推廣的夜市整體規劃,不知要拖到猴年馬月了。這簡直令人嘆息,特區政府某些部門的行政執行力,確實有值得問責及檢討的空間。

直到昨日,民政總署終於主動向傳媒介紹該項目的內容了。相信,如果不是崔特首要到立法會作新的一個年度的《施政報告》,並很有可能在答詢環節,難免會被某些議員將之作為責問崔特首「言而無信」的藉口的話,這個計劃還仍將繼續「泥牛入海無消息」下去。這就是特首縱有宏圖大計,立志要將澳門特區治理得更好,卻也被其無所作為的手下官僚拖累誤事。

其實,不管是有多少客觀原因,而致未能按計劃實施,但既然《施政報告》已將該項目列為本年度的施政重點,就應該及早向市民作出說明。如果是受客觀環境限制,有關部門倘能是將之說清楚講明白,相信是會得到市民們的體諒的,並且還獲得「行政透明」的美譽,將壞事化為好事。但倘一味拖延下去,也沒有及時向市民公佈計劃受阻的原因,在市民的公民意識日益提高,主動熱心參與「澳人治澳」,以各種方式對政府施政進行監督,而也有一些反對派人士從其政治立場利益出發,必然會揪住特區政府施政過程中的某些缺失進行批評監督的情況下,政府各部門都應當打醒十二分精神,努力提高自己的行政執行力。並切忌以單純技術官僚思維意識來主導自己的行政行為,既要埋頭拉車,又要抬頭看路,提高政治敏感度,避免因為小小失誤,而令特區政府聲望受大大損害。

現在,民政總署終於主動透過媒體向市民介紹西灣湖廣場下層綜合夜市計劃了,遲到尚算是好過冇到。據介紹,該規劃首要是完善周邊交通安排,包括停車場、公交配套及結合未來輕軌站的設置,項目同時會配合西灣湖邊步行徑的整體整治。但又聲稱,由於夜市項目是長期和可持續發展的計劃,需要有完善構思方可推出。看來,這個「試點」計劃還不會很快就可實施,說不好還要再拖過一、兩個《施政報告》的發表,才能得以落實。這就必然形成「試點帶頭羊不動,群羊全都停步」的效應。

特區政府計劃將西灣湖廣場下層發展成綜合夜市旅遊區,確是一個好計劃。既能充分利用興建南灣湖工程及西灣湖廣場工程時,所特意建造的下層設施,又能為市民和遊客提供一個夜遊好去處。更重要的是,符合經濟適度多元發展的方向。盡管其所能夠創造的經濟量不一定很大,但只要能根據澳門多是中小型經濟體的特點,多想辦法,就能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為擴大澳門特區的經濟總量,促進經濟適度多元發展,貢獻力量。

在南灣湖工程竣工初期,有關部門曾經在南灣湖下層發展為以酒吧為主的旅遊夜市,但可能是當時澳門經濟低迷,且尚未實施內地居民赴澳「個人遊」,因而光顧的客人並不多,致使未能堅持下去,並一直丟空荒廢。不過,卻是在新口岸新填海區觀音像的對面,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酒吧街,被人們形容為「澳門蘭桂坊」,成為澳門旅遊及夜市的一個亮點。但也有遺憾,就是該處屬於住宅區,深夜的喧嘩聲對該處居民造成滋擾,實際上也有不少投訴,但卻都不了了之。是否可趁西灣湖廣場下層綜合旅遊夜市計劃的實施,將「澳門蘭桂坊」搬遷到南灣湖下層設施,就值得考量。其實,南灣湖下層比觀音像對面的地理位置更佳,景觀更好。因為觀音像對面雖然也是面向海灣,但畢竟是相隔了一條馬路;而南灣湖則是直接面對湖景,並可以看到兩座大橋和旅遊塔對燈色夜景。如果A區的爛尾樓能盡快複建並裝置燈飾,及曾是亞洲最大的燈光音樂噴泉恢復運作,這個新的「澳門蘭桂坊」,就將是澳門旅遊及市民休憩的最佳去處。

「夜市經濟」最早應是在香港和台灣地區興起,一般指主要於夜間做買賣的市場,可以販售雜貨、衣服、食品、電器零件、遊戲等幾乎任何物品,更可提供各式各樣的當地小吃或者速食。夜市常是熱帶、亞熱帶國家和地區的重要觀光景點,現在在內地各城市也興起夜市經濟,並成為平民生活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

臺灣的每座城市都有夜市,而且還不只 一兩個。比如臺北市的士林夜市、饒河街觀光夜市、華西街觀光夜市,基隆市的廟口夜市,高雄市的六和夜市,台中的中華路夜市,以及台南市的武聖夜市等等。而且,每個夜市的風格迥然不同,各個夜市會根據主打不同、多少而調整吃攤與玩攤的比例。對於普通大眾、吃、喝、玩、樂、穿、戴、用,都可以在這裏得到滿足,而且同樣的東西,這裏的花費要比大商場少的多了,逛夜市成為臺灣老百姓生活的基本方式。到半夜二三點鐘,夜市依然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走進夜市就能把遊客的視覺、聽覺、嗅覺和味覺全部調動起來,無疑是認識臺灣最好的方式。台灣的夜市不但搞活了經濟,豐富了市民和遊客的夜間生活,還成了國際聞知名旅遊品牌,大陸旅遊團就將士林夜市和六合夜市列為重點觀光項目,也成了大陸遊客「個人遊」的必選之處。另外,馬英九任臺北市長時,對西門町進行改造,而今已成為臺北市及附近地區青少年玩樂的好去處。這些經驗,都是值得澳門特區認真學習的。這幾年來,澳門許多社會人士都在探討如何激活澳門夜市經濟,認為這不但可以搞活經濟,而且也可豐富居民及遊客的夜生活,並形成繁榮和諧的景象。何況,開辦夜市也有利於疏導勞動力,進一步降低失業率。現在,由於拱北海關實施水客刑事化,一些以水客為業的本澳居民,有可能會加入失業大軍,對維持低失業率構成壓力,開辦夜市可能會適當吸納這部分新型失業人群,特區政府也適宜給予適當扶持。澳門雖然算得上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但夜間市民經濟卻是欠缺的,除了並非是屬於市民經濟的賭場、夜總會、桑拿等大行其道之外,適合市民及遊客甚至一家大小的夜間市場項目,掰起手指也數不出幾個,這與澳門的形象並不相適應,更與「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要求相去萬裏。開辦夜市,就可在一定程度上,平衡這種情況。因此,特區政府確有必要推動夜市計劃,在西灣湖「試點」取得經驗後,選擇適當的地點,將該「試點」經驗推廣開去。

(發自貴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