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倒“偽傳統”——被誤讀與被盜用的文化

有文化專家說過,今天的文化越來越不去崇拜美、真、深,文化的內涵與本質正在衰敗……的確,在如今這個喧囂的世界中,文化似乎喪失了它原有的品格。眼下,人們遇到的是被喬裝打扮的“消費品”——準確地說,它們只能算得上是傳統文化的仿製品、複製品。暴利的存在,甚至讓“制假者”無暇再去掩飾一下那堪稱低劣的手段。在不斷的誤讀與迷失中,傳統正在逐漸模糊著它本來的樣子。

“偽傳統”亂象——名人故里之爭

名人故里之爭似乎正在成為熱鬧的社會現象,在前浪後繼的熱潮中,李白、老子、趙雲,甚至西門慶,都引起了各地爭奪。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邊廂,諸葛亮躬耕地之爭因新《三國》再起風雲,諸葛亮在劇中被設定為躬耕於襄陽隆中,引來了南陽網友怒砸電視機;那邊廂,宋代大儒朱熹的880周年誕辰紀念日即將到來,兩省四地——福建省尤溪縣、建陽市和武夷山市以及江西省婺源市爭奪為朱夫子做壽的資格。

諸葛亮躬耕地之爭由來已久。明嘉靖年間,襄陽說和南陽說兩派各執己見,互不相讓,官司打到翰林院,甚至驚動了明世宗。清道光年間,籍屬湖北宜昌的顧嘉蘅到南陽就任知府,其時,襄陽人和南陽人打官司爭搶諸葛亮,顧知府情急之下寫了一副對聯——“心在朝廷,原無論先主後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陽南陽”,置於武侯祠,正是清官難斷“家務”事。不只古代如此,1990年,中國郵政發行《三國演義》特種郵票第二組,其中一張 “三顧茅廬”就觸動了襄樊和南陽兩地的神經,國家郵票發行部門不得不讓兩地各自舉辦首發式。2008年6月8日,央視某欄目插播的一則湖北襄樊的城市廣告 ——“諸葛躬耕地,山水襄樊城”,後來改為“諸葛故居地,山水襄樊城”。

“文化搭台,經濟唱戲”已經成為“常識”,所以,有文化要上,沒有文化創造文化也要上,所以出現兩省四地出資40億元為朱夫子賀壽不稀奇,出現“西門慶和潘金蓮偷情景點”的招牌也沒什麼可奇怪的了。

相似地,申報歷史文化名城、申請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在中國多地引發了高昂的熱情,名人墓的考古發掘吸引眼球。在6月12日世界遺產日這一天,河南安陽曹操高陵重新進行了現場挖掘,把文化遺產的開發陣勢更推進了一步。歷史名人的出生地、葬地、行遊之地,都成為各地爭奪的理由。而在促進當地經濟發展、提升當地知名度,並且通過對遺址和名人故里的修整,優化當地環境等“GDP”或者“綠色GDP”的訴求之下,恐怕也同時是對“政績”的追求。

在爭奪的背後,各地缺的卻是對文化的深入挖掘。有關專家呼籲,各地對於城市文化遺產保護應該多一些“去功利化”的思維,淡化一點經濟發展的色彩,向城市文化遺產保護的先進經驗學習,“慎談利用”,讓文化回歸傳承之路。

“偽傳統”亂象——從傳統走向商業的“印象”

在《印象•劉三姐》還沒有誕生之前,內斂的陽朔只有一條街道,遊客很少會選擇留宿過夜,如今,三、四星級的賓館隨處可見,甚至連因其他景點分流而被嚴重影響的桂林市的GDP也被拉高了2個點。從2003年《印象•劉三姐》開創中國實景演出奇跡至今,這個系列演出項目在7年間已經演出了2000多場,僅去年就演出497場,觀眾高達130萬人次,年演出收入更是超過了2.6億元。這樣的變化當然離不開“大師”與“傳統”“文化”緊密結合所帶來的財富效應。

不過,就在“印象”系列呈如火如荼的蔓延之勢時,很多批評聲音也在民間出現。在諸多橫飛的“板磚”中,一篇《張藝謀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子引發了網友的熱議。發帖人姜宗福在評述中犀利地指出:“張導的《印象》只有三招:第一招,超大規模的投資,超龐大的演出陣容,顯擺不差錢的中國之人口眾多;第二招,光與影的盛宴,強烈的視覺衝擊,看過之後,宛若繁花落盡,什麼都沒留下;第三招,票價奇高,回扣亦高,導遊司機,喜上眉梢。”

事實上,從早年的《印象•劉三姐》到如今的《印象•大紅袍》,張藝謀的“印象”系列作品已經像一張名片,不僅打上了深深的地方特色的烙印,也成就了不凡的商業業績。據瞭解,早在2006年,風險投資巨頭IDG已經悄然入股北京印象創新藝術發展有限公司,其後,SIG也成為北京印象公司的股東。在確立了每個“印象”投資後,北京印象公司和幾個合作方都還會再成立一個當地企業,比如《印象•海南島》的出品公司就是“海南印象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而後者則專門負責該項目的運營。最初受邀為《印象》做策劃、報酬只有導演費的張藝謀、王潮歌、樊躍,如今作為創始人,也成為了新公司的股東,持有相同的股份,而導演費則不再屬於個人,成了公司收入的一部分。

如此分工有序的商業模式和規劃使得褒貶不一的“印象”系列依然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畢竟,“當地特色”+“名導”的組合對於遊客來說是具有“票房”效應和吸引力的,更何況,所有這一切時髦的元素還被罩上了感受傳統文化這件華美的外衣。

於是,“印象”的效仿者開始蜂擁而上。從已上演的新疆《夢回樓蘭》,到紅色旅遊實景演出《井岡山》;從5月1日開演的陝西實景歌舞劇《印象•華清池》,到隨後的《印象•三峽》《印象•貴州平塘》,甚至連馮小剛、陳凱歌也按捺不住,紛紛加入到了“印象”的大軍之中。陳凱歌的首部大型實景演出《希夷之大理》陣容近千;馮小剛也已開始考察場地製作大型海上實景演出《夢幻北部灣》,它將占地200畝,計劃投資達到了1.5億元。

在商業利益的慫恿下,諸如此類的演出在場面、燈光、噴霧、人海戰術上可謂越發強勁,而傳統內涵的“傳承”“發揚”卻成為空談。有評論家表示,張藝謀所創作的印象系列中,如果說“劉三姐”還能夠算是出自靈性和悟性,“麗江”就只能算是隨性,到了“西湖”就不過是慣性罷了,而“海南島”則只剩下了惰性。如果再打著“傳統”和文化傳承的牌子做下去,展示的恐怕就可能只有劣根性了。

“偽傳統”亂象——鑲金的“茶文化”

茶葉是中國文化的一個標誌。飲茶,可以說是中國的一種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然而作為一種日常飲品,茶葉近幾年來卻出現了令人難解的沸騰。

在倒春寒的影響下,今年的春茶價格普遍升高。在4月22日舉行的第六屆紫陽茶文化節西湖龍井茶競賣活動中,紫陽一家西湖龍井茶公司生產的500克紫陽“金獎名茶”毛尖以6萬元成交,創下了紫陽富硒茶新的競賣紀錄。普洱茶價格也隨著雲南乾旱造成的減產再次攀高,在北京馬連道茶葉城,3月下旬就開始漲價。在拍賣場上,普洱茶也表現出其收藏價值。北京榮寶2010春拍首次推出的普洱茶專場上,一盒清宮普洱茶膏以100.8萬元的價格成交。

茶葉,無疑是中國傳統歷史文化的名片。然而,天價茶葉頻頻出現,卻很難歸功於對傳統的熱情。只能說,有人品的是文化情懷,有人品的是經濟利益。

傳統的價值與“偽傳統的價格

為迎合人們開始尊崇傳統文化的心態,影視、醫藥等各行各業以及有些地方政府都顯現不少以傳統之名行利益之實之現象,正是商機無限。

如新《三國》吸引投資1.5億元,在話題的追捧之下,成為最受關注的熒屏節目之一。嘗到甜頭的製作方又開始籌備電影版,耗資達2.5億元,票房目標超過6億元。近段時間卻是四大名著翻拍季到來,而且投資額部部過億,令人咋舌。

再如歷史名人資源之爭。據悉,南陽市2010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啟動臥龍崗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規劃建設”,而按照規劃,預計2012年集聚區文化旅遊綜合收入將達到 4.15億元;2015年將達到14.35億元。規劃期末,集聚區文化旅遊產業從業人員將達到兩萬人,帶動社會就業8萬人。

投入文化遺產保護與開發也並非沒有風險。四川江油、湖北安陸在發展李白故里經濟上都可謂大手筆投入。2003年,江油在國家工商總局將“李白故里”註冊為商標,認定自己是全國唯一一個李白故里,還啟動了涉及李白故里的八大項目建設,總投資在7億元以上。而安陸在其“十一五”規劃中明確提出“把安陸初步建設成李白文化展示傳播基地”,且規劃背後同樣有著白兆山旅遊風景區項目這樣總投資8000萬元的大項目。安陸還乘勢上馬了“李白紀念館續建工程項目”,將李白紀念館擴建成集遊覽、影視創作、休閒娛樂於一體的文化服務中心和研究李白的資料中心,總投資785萬元。如此,一旦花落一家,另一家則只能付諸東流水,無怪乎競爭如此激烈。

(王璟 張萍 張晨 白偉林 祖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