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前行的中國科技

相關部門正在就有關科技體制問題進行廣泛調研,啟動新一輪科技體制改革值得期待。

12月3日,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發佈了2011年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數據。統計結果顯示,2010年我國科技人員作為第一作者發表的國際論文共12.15萬篇,位列美、英、德、法之後。從2001年至2011年11月1日,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總數為83.63萬篇,位居世界第2位,其論文被引用次數比上年度統計時的5.87次提高了5.8%,平均每篇論文被引用6.21次(世界平均值為10.71次),排在世界第7位。

從2005~2010年這五年的統計數據看,中國在SCI發表論文的數量由世界排名第5位躍居到第2位;論文被引用數量由世界第14位提升到第8位;高被引論文(即進入每個學科被引頻次前1%的論文)數量由世界第8位升至第7位;在世界三大“名刊”(《自然》《科學》《細胞》)上發表的論文數量由世界第10位升至第9位。

“不論是從數量方面看還是從質量方面看,我國的科技論文水平都有所提高,這表明我國的科研能力有了明顯的提高。”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副所長武夷山研究員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似乎是對這一判斷的證明,此前的11月17日晚,“神舟八號”飛船在與9月29日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成功進行兩次空間交會對接後,順利返回地面,標誌著我國已成功叩開了空間站時代的大門,成為世界第三個完整獨立掌握空間交會對接技術的國家,為實現建設長期有人駐留的太空實驗室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為2011年中國科技界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續寫中國科技傳奇

2011年是“十二五”的開局之年,僅從科技的角度看,今年科技界亮點頻現,最大的亮點,莫過於“天宮一號”與“神舟八號”成功的“太空之吻”。“這是我國空間技術發展的重大跨越,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標誌性成果。”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王元教授日前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時肯定地說。

回首即將過去的2011年,不難發現,以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為支撐的重大科技成果不斷出現。繼去年我國研製成功“天河1號”千萬億次高性能計算機後,我國首台實測性能超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曙光“星雲”今年11月16日在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全面開通運行。它是我國第一台、世界第三台實測雙精度浮點計算超過千萬億次的超級計算機,相當於20萬台個人電腦運算能力的總和。在2010年5月發佈的第35屆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排名中,“星雲”名列世界第2;根據最新數據,目前“星雲”排名世界第4。此外,“星雲”還是綠色超級計算機,每瓦能耗實測性能4.8億次,是我國新一代超級雲計算中心建設的主力機種。

繼去年我國首台深海載人潛水器“蛟龍”號成功進行3000米級海上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3759米),使我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後第五個具備3500米級別載人深潛和作業能力的國家之後,今年7月28日,“蛟龍”號再次成功突破5000米級海上試驗,最大下潛深度達到5188米,成功書寫了中國載人深潛的傳奇。

據國家海洋局專家介紹,在去年完成3000米級海上試驗返航之後,“蛟龍”號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完成了作業系統、絕緣檢測系統、視頻系統的技術改進升級,並最終經受住了5000米大關的考驗。“我們國家要從海洋大國走向海洋強國,必然要發展載人的大深度潛水器。這次海試成功,意味著我們可以到達全球70%以上的海洋深處,也為明年下潛7000米深海奠定了基礎。”

激光技術的發展讓人類的視野不斷拓寬。但多年來,波長小於200納米的深紫外波段,一直是個神秘又難以逾越的坎。由於深紫外激光源的缺席,許多重要的科學研究無法開展。

上世紀90年代初,中國科學院開始組織力量研究深紫外非線性光學晶體和激光技術。經過20多年努力,我國科學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KBBF晶體倍頻輸出深紫外激光,並發明棱鏡耦合技術,最終發展出實用化的深紫外固態激光源,使中國成為當今世界上唯一掌握深紫外全固態激光技術的國家。基於此項技術,我國科學家已成功研製出深紫外激光拉曼光譜儀、深紫外激光發射電子顯微鏡等8台深紫外固態激光源前沿裝備,均為當今世界所獨有的科研利器,居深紫外領域國際領先地位。

深紫外固態激光技術的突破為中國新型科學儀器的研發提供了難得機遇。本刊記者從科技部網站上看到,旨在提高我國科學儀器設備自主創新能力和自我裝備水平、支撐科技創新、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已經啟動。這一專項的實施,有望改變我國科研儀器設備大多依靠進口的尷尬局面。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發展,我國科技投入大幅增加。來自科技部的信息顯示,“十一五”期間,中央財政科技投入年增長20%以上,從808億元增長到2010年的約2000億元,帶動全社會研究與試驗開發經費支出從2450億元增長到約7000億元,其中,企業研發投入達到74%。2010年,我國科技人力資源達到5700萬人,研發人員全時當量達到了255萬人年,居世界第1位,國際科技論文數量居世界第2位,發明專利授權量居世界第3。技術市場交易額年均增長20%,2010年達到3906億元,高技術製造業產值達到7.62萬億元,居世界第2位。

作為我國科技發展的重中之重,覆蓋電子與信息、生物與醫藥、能源與環保、先進製造及國防技術與裝備五大重點領域的16個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業已全面啟動實施,並取得了一批標誌性的創新成果。

重大專項成果豐碩

在“十一五”期間大飛機、大型核電站、油氣開發、水污染治理等專項取得一批階段性創新成果之後,“極大規模集成電路製造裝備及成套工藝”科技重大專項也取得一系列核心技術成果。

科技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該重大專項目前已在成套工藝方面,完成了“65納米成套產品工藝”整體研發並進入批量生產,使我國集成電路製造水平首次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裝備整機方面,多台12英寸關鍵整機產品及關鍵零部件實現突破,改變了長期被國外公司壟斷的被動局面;研製的12英寸65納米介質刻蝕機產品已獲得國內外批量訂單20台;研製的12英寸65納米柵刻蝕機通過全部工藝驗證。據本刊記者瞭解,目前參與專項各單位已累計申請專利4248件,研發成果實現銷售超過1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增長近千億元。

我國重大新藥創制專項今年也進入收穫期。今年以來,浙江貝達、江蘇恒瑞和先聲藥業分別上市了本公司的重磅新藥,日前,國家重點扶持的一類生物醫藥普佑克又成功上市,它是唯一一個成功上市的、屬於基因工程類的生物醫藥品種。

據瞭解,普佑克是“十一五”我國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中的第一個治療用生物製品一類新藥,臨床上用於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心腦血管類疾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療。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數據顯示,全球每年有1500萬人死於血栓性疾病,我國每年的發病人數為1000萬,病死人數有100萬。血栓性疾病已經佔據全球疾病總死亡率的第一位。

衛生部科教司司長、國家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實施辦公室主任何維告訴本刊記者,目前全國已有16個品種獲得新藥證書,20個品種提交新藥註冊申請,還有十多個自主研發的新藥在發達國家進行了臨床試驗。“十二五”期間,重大新藥創制專項將更鼓勵“突破式創新”。

11月初,“2011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在上海開幕。從潛水“蛟龍”到仿真服務型機器人“交龍”,從國產飛機C919、ARJ21到國產水陸“西貝虎”兩栖全地型車,多項國家重大專項成果在這個舞臺集中展示;11月6日,“2011中國科技成果轉化交易會”在長沙開幕,“核高基”、數控機床、油氣開發、新藥創制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成果再次集體亮相,其中包括數十款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移動通信終端、真空機械手、沃Phone和Ophone手機操作系統、國產高檔數控裝置及系統、大型先進壓水堆CAP1400模型、C919大型客機模型、月球車模型等百余項展品。

本刊記者獲悉,為瞭解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的進展及其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對接情況,最近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和財政部組織了80多位專家,按照電子與信息、能源與環保、生物與醫藥和先進製造四個板塊成立了4個監督評估組,在全國進行摸底和調研,並召開部際聯席會議對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推進工作進行整體評估。會議認為,國家重大科技專項組織實施成效顯著,取得了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帶動了相關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促進了產業結構優化調整。目前,有關部門已決定,由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來引領戰略性新興產業,擬定四大板塊技術路線圖與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相對接,使重大科技專項成為未來中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技術核心和產業引擎。

另外,為搶佔科技和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結合“十二五”科技發展規劃,我國還將在清潔能源、深海探測、深地勘探等方面,選擇有望實現突破的重大任務,調整充實重大科技專項。相關部門也將進一步完善財稅、金融等政策,助力國家重大專項的發展,真正發揮其在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的技術帶動和產業引擎作用。

科技部重大專項辦公室主任許倞表示,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實施大大提升了我國整體創新能力,專項全新的運行機制和國家的資金投入,也極大地激發了參與企業的創新積極性,為我國在全球新一輪競爭中贏得主動提供了有力支撐。

基礎研究強化部署

隨著後金融危機時代世界經濟和產業格局的重大變化,全球科技發展格局正醞釀新版圖,使得基礎研究對科技發展、國家競爭力的提升和人類文明進步的影響更為深遠,戰略意義進一步凸顯。

“十一五”期間,我國在基礎研究領域取得了鐵基超導、幹細胞研究、量子調控等重大成就,但“中國要成為科技強國並不斷提高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力,必須要在基礎研究方面強化部署,這是新時期我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