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話清明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 掃墓、踏青、打秋千……綿延兩千多年的清明節,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的積澱,留存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歷史和文化記億。在這一天,“家家墳上子孫來”,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賢、慎終追遠;但“清明未必盡啼淚”,在這一天,人們又有踏青、遊藝等迎接春天之趣。作為中國最主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博大精深的清明文化,歷久而彌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知清明文化,追求清明文化,享受清明文化。

又是一年春草綠,又是一年清明時。3月31日至4月3日,第九屆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研討會在山西介休開幕。來自海峽兩岸和港澳地區的100多名學者嘉賓匯聚一堂,就共同關心的中華傳統節日文化開展研討。

馮驥才:清明文化的內涵是人與自然的親和

清明節是在農耕社會形成的,不管這個由頭是哪兒來的,但只要把它確定為節日,它就是約定俗成的,不是法定的。人們都會把自己各式各樣的生活理想、願望、情感往這裏放。在農耕社會裏,我們往這個節日裏放進了什麼東西?主要是兩個,一個是人和大自然的親和。在古代人和自然是親近的,或者說人是在自然之中的。那時人生活的節律和生產節律一致,而生產節律又和大自然的節律又是分不開的。春播夏耕秋收冬藏,所以人更依賴于自然,人和自然的啟隋是一致的。如清明節,既是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一個節氣;既是大自然運行過程中一個重要的節點,也是人生活中一個重要的節點。插柳、子推宴等很多民俗都是為了表現我們跟自然的親近,另外一個就是人間的親和。這在掃墓、追憶先人等活動中都有所體現。很多價值觀的東西都在節日裏。

過好傳統節日,只有國家的文化自覺是不夠的,還要有全民的文化自覺。當前我們的節日文化,很多還停留在政府和專家的層面,而沒有真正地介人到老百姓的生活,這是我很憂慮的。這可能跟我們某些地方把文化和政績結合太緊有關系,跟某些地方把一些文化遺產作為發財由頭有關系,這使得傳統節日最重要的價值沒有發揮出來。我很清楚地記得一首詩:“他皆攜酒尋芳去,我獨關門好靜眠。唯有楊花似相覓。因風時複到窗前”。寫的是清明那一天人和自然的關系。古人很了不起,他把生活詩化了,他沒有把文化都變成錢,他把文化都作為精神,他不斷地追求精神的高尚,追求精神的永恆價值,這都是我們現代人要學習的。

仲呈祥:節慶文化是民族文化的支柱

節慶文化如水,是流淌、灌注在中華民族馴體裏面無處不在的軟實力,它浸潤著我們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情感理念、道德觀念、倫理意識、宗教信仰、審美方式和藝術特色。馮友蘭先生曾說:“在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裏面,傳統藝術品裏面,傳統的節慶活動裏面,都可以抽象出一種永叵的、代代相傳,凝聚這個民族,並且促進這個民族持續發展的一種真理”。清明節是中華民族的情感體驗、道德追求以及民族浸入在集體裏邊的意識體現,是非常寶貴的。我們紀念介子推,並不是要讓我們做當代的介子推,而是說從介子推這個歷史人物中抽象出來的忠義誠信、慎終追遠、不計利祿等理念是永存的、永恆的,是值得我們今天繼承,並要讓它與時俱進的發展。

我們應該高度重視我們的節慶文化。節慶文化也是民族文化大廈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文化的大廈是靠一根根文化支柱把它鼎立起來的,而節慶文化就是期間重要的棟梁支柱。對這樣的支柱,我們要精心地維護它,並且按照它給我們提供的至今仍有生命力的一些哲理、情感、道德理念,精心地加以維護,按照它順勢的方向,與時俱進地豐富、生化、發展。這是一個民族自覺的標志,而不應該反其向輕率地去顛覆它、解構它,更不能夠用西方的一些時髦的觀念隨意地對它進行曲解。一個民族對自己有生命力的節慶文化的珍視,是一個民族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的標志,只有自信自己民族的節慶活動當中蘊含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創造力,這個民族才能走向自強。

李漢秋:奏響清明三重奏

清明節的核心內涵和情感本體是緬懷先人。價值取向是提升生命意義,文化功能是凝聚族群、和諧天人。古時寒食在清明前一、二日,上已是農歷三月三也鄰近清明,唐以降都融匯入清明節。正好形成清明三重奏。一是生命清明。人從哪里來又到哪里去?這是人類永恆的疑問,這是潛藏心底的人性本能的叩問。當站在親人墓前時,這問題就油然浮現。因而清明節就試圖來處理生與死的聯系、連接、溝通,接觸到對人的終極關環,是集中體現中華民族的生命精神、最富有生命意識的中華傳統節日。掃墓時撫摸親人墓碑、骨灰盒,猶如撫摸親人身體,一面感受“生死兩茫茫”的悲愴,感念生我育我的恩澤,同時讓人們停下行色匆匆的人生腳步,佇立面對死亡,思考人生的價值和生命的意義。二是政治清明。清明本有政治清明的含意。《詩經》就有有“肆伐大商,會朝清明”句。我國傳統節日,絕大部分都是感自然節律而設,孕人文精神而豐。這種人文內涵常常以人物故事為載體而獲得廣泛傳播。介子推跟清明的關系,猶如屈原之與端午節。如果屈原定格為:高潔人格和愛國精神;那麼,介子推可定格為:不受富貴志在清明。

這應成為清明節的文化內涵。三是生態清明。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亮,故謂之清明。”我國大部分地區到清明時節,就告別嚴冬,迎來生機勃發萬物生長的春天,這是農耕的重要時機,也是生態良好的清明。

蔡繼明:假日經濟應突出地域特色

自我國將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列入法定節假日以來,以傳統文化為依託的假日經濟(小長假)已成為各區域性文化產業發展的新亮點。各地在推進假日經濟和文化產業開發的過程中,必須認真考慮文化的歷史地域差異,切忌千城一面,缺少個陸和特色。

清明節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節日。掃墓與踏青,是清明文化最具代表陸的表像特徵。西方人類學家一般將傳統文化分為精神文化的“大傳統”和風俗習慣的“小傳統”。按此二分法,清明節掃墓所代表的儒家“慎終追遠”的祭祀文化屬于精神文化層面的“大傳統”,而踏青所代表的“敦親睦族”的節日習俗則屬於風俗習慣層面的“小傳統”,這就是清明文化的二重涵義。這兩種文化傳統相輔相成,既區別而又有機統一,共同構成中國清明文化的整體特色。

但文化作為一種無形資源,具有典型的歷史陸與區域性特徵,不同歷史傳承、不同國度和不同區域內的文化是有著顯著差異的。我國的清明文化習俗與東南亞各國不同,我國北方清明習俗與南方不同,即便同屬北方的山西介休與河南開封的清明習俗也各有差別。開封清明文化更傾向於“小傳統”的風俗習慣,在節日風俗上體現出一種“平民”傾向,顯得愉既而輕松;介休清明文化則更帶有“精英”色彩和更深層次的文化內涵。所以,兩地在選擇清明假日經濟模式時,必須考慮如何因地制宜和突出特色。開封清明假日經濟開發應以“民俗”為主,突出“互動性”和“娛樂性”,踏青、遊園、觀賞應是假日經濟開發的主線;介休清明假日經濟開發則應以“文化挖掘”為主,以文化旅遊和文化產品開發作為假日經濟主線。總之,多樣性和差異性是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

王石:介子推並非崇高人格的偶像

一些節日習俗的消亡、失傳是正常現象,我們不必要費很大的力氣去複製。春秋禮儀祭祀介子推、掛祥鈴等是清明時節山西介休這裏一個非常有特色的活動。但是從全國來說,並沒有像介休這樣的傳承。還有介子推。介子推的歷史記載很少,《史記》、《左傳》裡有,但不多。介子推的人物和事跡大多是後人的附會,而不是歷史事實。我們今天所講的介子推的故事和他的思想,與其說是他的,不如說是後人的,是歷代入附會給他的,甚至強加給他的;與其說是介子推的精神,不如說是附會者的精神和意願。介子推精神在今天能否被今人接受,能否被青年接受,是一個很大的疑問。我認為介子推最多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對象,而不是一個崇高人格的偶像。我曾經問過很多大學生,他們覺得不能接受介子推,他們覺得他過於矯情、不自然。當然,這個是可以討論的。介子推在過去的歷史有他的意義,那麼如果離開具體的時代背景仍然有價值,那麼他的精神就是可以被後人所傳承的。

曹保明:文化在於挖掘,傳承在於實踐

中國民間傳統節日清明節具有珍貴的文化[生和現實性,也就是作為信仰遺產的鮮明的理性,這主要表現在它的傳統性和倫理陸上。千百年來,這個節日始終以自己鮮明的生存信仰觀念去傳遞著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風俗傳統,慎終追遠,祭祀先賢;並把人類的倫理層次分解得十分清晰,使人在這個節日的莊嚴內涵面前能認真去思考自己的情感和行為。體現清明傳統思想的各種行為和儀式其實往往都帶有較強的生活意義和現實意義,這是其它節日所不具備的。繼承這種傳統已成為衡量一個民族,一個村落,一個家庭思想和道德標准的重要條件。

文化在於挖掘,傳承在於實踐。當前,一些清明儀式上的用品越來越粗糙化、簡單化,使得儀式本身與信仰的內涵越來越不成比例,久而久之也使節日的信仰不斷地被淡化。要考慮使清明信仰儀式用品更廣義化和藝術化,留住人們心底的記憶歷程。如果能深入挖掘、記載先人生活歷程和生存功績的事項、功名、發現、創造的各種成就成果,並以一種獨特的材料去表述這些記憶,那清明節的信仰就會逐漸地被生活和歷史保留下來、傳承下去了。實際上生活中家人的家譜、族譜往往就具備這種功能和意義。同時,如果留下一件或幾件這樣的祭品,以紀念的方式保留下來,就能更好地促進活著的人傳承和認同節日的倫理觀念,使活著的人更好地珍惜生活,熱愛生活,和睦相處,友愛生存。這也有助於清明信仰觀念價值的傳播和弘揚。

(李香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