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工業是本澳多元發展可行之路

陳觀生

近年商界致力打造澳門品牌,近年正積極開拓內地銷售市場和鞏固澳門製造品牌形象,同時更著重發展手信、食品加工等另類工業。這種凸顯本澳獨特文化的另類工業,亦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崇,經濟財政司司長譚伯源就認為應凸出本澳獨特文化在建設消閒渡假中心的作用,如本澳的土生菜、葡撻、手信等建立起澳門品牌。筆者認為,另闢蹊徑加上凸顯本澳獨特文化,正是本澳多元化產業發展的正確思維,亦是現實的可行之路。

手信業見證另類工業成長

廠商聯合會早前稱,近年正積極開拓內地銷售市場和鞏固澳門製造品牌形象,同時更著重發展手信、食品加工等另類工業。並採取提升產品質素、定位及價格,承接更多生產期短的訂單等策略來發展。

這是從本澳手信業的發展中得到的經驗,可以說,手信業的發展見證了本澳另類工業(和傳統的制衣等工業不同的工業生產)的成長之路。

手信業主要是指經營傳統餅食、地方特產、香煙和酒類,供作禮品用的小型店號。手信店依時尚的變化而不斷更改經營的內容。最初,餅食並不具備手信的功能,更多偏重於飲食,只是作為點心小食,或聊以充飢。上世紀30年代,澳門的工商業以客貨運碼頭為中心,形成舊澳門最繁榮的商圈。為滿足區內的飲食需求,內港一帶的大街小巷陸續出現不少餅店,澳門的製餅業就在這時逐漸形成較具規模的產業,並迎來行業發展的第一個全盛時期。數十年來,大多數餅家都是前店後廠,典型的家庭式作坊。本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初,來澳門的遊客,特別是港客,訪親拜友總喜歡帶上小盒傳統糕餅作手信;70年代末期以來則改帶各類精美糖果、酒類等。當時,港客返港,總會捎帶上糕餅、鹹魚海味和地方小食。過去,在港客往來碼頭必經之道的新馬路一帶,手信店成行成市,其中不少是老字號的店鋪。

隨著新口岸港澳碼頭建成啟用,原來新馬路一帶的舊式店號漸趨淡靜,從而促成手信銷量劇跌。到80年代末,澳門共有以經營手信為主的店號70多家,其中約有10家兼營批發酒類及罐頭行,澳門的中西酒罐頭商號大都是由士多辦館、超級市場或手信食品店實行多元化經營。

到1990年代,正值澳門回歸前的一段經濟低迷時期,那時社會治安混亂,接著又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來澳遊客量銳減,以遊客為主要經營對象的手信業自然首當其衝,部分商號維持不住,轉行結業的不少,大型手信店生意額一度下跌至不到往日的二成。澳門手信業進入了霜凍期,被稱之為夕陽產業。

澳門的回歸,對整個澳門手信業來說是最重要的轉捩點,隨著治安的穩定,博彩業經營權的開放,個人遊的興起,大批遊客開始從四面八方來到澳門,與旅遊業相關的第三產業順理成章地隨之起飛,其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手信業。一度幾乎退出市場的手信業,再度蓬勃起來,在各海陸空口岸,可以看到遊客們提著手信店的購物袋。在旅遊區,手信店一家連一家。澳門標誌性建築大三巴牌坊下有條小街,白日裡摩肩接踵的遊人在此起彼伏的叫賣聲中從小街頭走到小街尾,就能大致領略澳門手信業的基本面貌。

傳統創新創造另類產業

本澳手信業發展給予的啟示,澳門手信業靠的是遊客,但最重要的是澳門的絕大部分手信有著中國傳統的制法,適合中國人的口味,而且物美價廉,並具有澳門獨特的文化。在筆者看來,關鍵是手信業從傳統中創新,迎合了市場的發展需要,從一個另類產業發展成為本澳具有影響力的產業之一。

手信業在澳門,是個既古老又時興的行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日子,也有過蕭條不景的時光。這個行業的發展歷程,就像澳門現代社會發展的一個縮影,見證了近百年來澳門的興衰起落,其中更烙印著本澳獨特的碼頭文化:

本澳舊碼頭本來就是個人口流動極大的地方,加上當年內地大環境並不十分安定,導致大批華人背井離鄉,遠走他方尋找出路。澳門的特殊歷史政治背景和地理位置,使得這塊彈丸之地能保持一份難得的安寧,在中國人近百年來遠赴重洋的歷史中,澳門理所當然地成為不少過客移居外地的中轉站。而澳門居民也有不少移居香港、台灣、馬來西亞等地,甚至去了大洋的另一邊。對於那些飄洋過海的人們來說,回味澳門的杏仁餅,無異回味故鄉的味道,還有杏仁餅中深藏的濃厚人情味。從那時起,杏仁餅、鳳凰卷、老婆餅等傳統餅食就成為港澳華人之間饋贈親友的恩物。這些東西不再是簡單的充飢之物,而是寄託著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對故鄉的緬懷,這逐漸成為離澳訪親的人們必帶的一種禮品。傳統的餅食不再是單純的裹腹之物,而被賦予手信的職能,澳門的手信業也隨之逐漸成型。

所以,手信業的發展是建基在本澳傳統文化之上,隨著時代的變化而重新崛起,當中對傳統文化及產業的創新,是手信業形成今日產業化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在文化體驗方面,澳門的手信業確實稱得上是一個奇蹟,在被所有人認定為夕陽產業之時,在收斂起早期的鋒芒,漸漸沉寂之後出人意料地又火紅起來,而且這勢頭更是越燒越旺。轉變彷彿是在一夜之間完成的,關閘、碼頭、馬路橫街,忽然多了很多提著大包小包手信的人,一間連一間的手信店如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甚麼時候經過都能看見店裡人頭湧動門庭若市。原來,杏仁餅、肉乾、花生糖,已在不知不覺間,沉澱成很多人記憶中的澳門味道。

其次在人才智慧的發揮上,手信也鐫刻出澳門人的優秀品質:智慧、執著、勤奮。本澳手信業一些創辦人是移民到澳門的,不是土生土長的澳門人,但正是澳門的包容性讓他們,憑藉著頭腦、激情和創意,很多是從一個賣花生糖的街邊檔主奮鬥成為擁有數十家分店的企業家。

第三是生產工藝的革新上,由於旅遊和手信業從復蘇到飛速發展,歷時不過短短的兩、三年時間,尤其是內地剛開始實施個人遊的那兩年,訪澳的遊客數量以倍數增長,而遊客數量的增加既帶旺消費市場,同時也造成壓力。突如其來的轉變,銷量的猛增,傳統的製作方式無法應付,手信業不得不重新審視生產模式,研究如何在保證產品供應的同時,又能維持一貫的口味和品質。為保證產品供應,手信業界以機械生產代替效率較低的手工製造,建設較具規模的廠房,專程聘請機械設計師,研製全自動生產機械,同時亦一直保留「低效率」的手工製作方式,如今,本澳具規模的手信店的許多產品也用機器生產,那不僅是產量的增加,還可以使品質更容易做到有統一的標準。

第四是在產品行銷上,10年來產品的包裝也有相當大的改進,既重視方便遊客攜帶,也追貼國際上對食物衛生的潮流,採用獨立包裝的形式;又根據國際上的要求,印上詳細的食物標籤;同時包裝外觀也更為精美……比起回歸前,可說是不一般的進步。近年,有手信業者建議與文創合作,加強包裝設計,並透過參加不同的品牌展會及博覽會,開拓內地及周邊地區,乃至海外市場,打開更大的銷售通路。

本澳另類工業發展空間廣闊

根據統計局公佈去年第4季旅客消費調查,旅客人均消費1,812元,其中,內地旅客消費最高,人均消費2,902元。第4季旅客不包括博彩消費的人均非購物消費為866元,住宿和飲食佔非購物消費8成;旅客人均購物消費則持續上升至947元,增加3成3,購買手信或食物佔2成1。據消委會資料,2010年,旅客人均消費為澳門幣七百七十多元,手信/食品就占了當中的24%,

而據媒體報導,在廣州舉行的“2012澳門.廣州名品展”反應熱烈,澳門參展商稱情況超乎預期。展會現場手信和食品攤位吸引大批當地市民到場參觀選購,有展商稱所代理的澳門和葡國特產非常受歡迎,滿意成效。亦有手信店負責人稱單在早上銷售額已逾10萬人民幣,並需多番補充貨源。

由此可見,以手信為主的本澳特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前景廣闊。因此,除了在本地向遊客銷售,澳門手信業近年來也在積極拓展外地市場。近10年來,除了大舉進入內地,他們開始以現代的形象走進美加、新馬及台灣等地。

澳門地區面積不大,人口密度高,工業發展的空間越來越小,土地資源尤其是工業用地缺乏已促使廠商為降低成本而把工序移向附近的珠江三角洲地區。澳門過去教育相對落後,文化程度偏低,人才缺乏,技術水準低,勞動力價格較高,原材料電力等資源不足,交通等基礎設施有待改善,這些都是澳門發展工業的明顯不足。

近年來,由於澳門旅遊業和地產業的快速發展,使澳門工資上漲,生產成本上升,澳門工業進入了由勞動密集型向高科技產業發展的轉型時期。本地企業將部分工序及有關的生產轉移到中國內地,而在本地發展技術含量高,產值高的高技術、新技術、高產值工業。

但由於先天不足,本澳傳統工業發展每況愈下,澳門的出口加工業包括制衣、針織、彩瓷、塑膠、手袋、玩具、人造花、電子製品等迅速衰落,原因是勞動密集型輕紡產品出口加工業的競爭優勢逐漸喪失。

近年,隨著澳門經濟發展,本澳工商界提出,“澳門製造”是澳門工業重新定位發展的立足點。基本共識認為,創立澳門製造品牌,走進內地市場及拓展本澳旅遊消費市場,是澳門製造業的出路。

據瞭解,“澳門製造”的主要內涵,第一是技術含量高,產值高;第二是擺脫傳統市場,開拓產品銷售新市場,促進市場多元化發展;第三是工業結構產生變化,能發揮本澳獨特優勢,發展另類工業。

隨著本澳旅遊業的持續發展,有關行業也有相應發展,其中以往不被重視的行業因與旅遊業關聯度高得到了長足發展,手信、食品加工及零售等就是其中的受益行業。筆者認為,本澳尚有一些行業亦有機會像手信業一樣,另闢蹊徑,以本澳獨特文化為依託,創造出新的發展機會。

總結起來,另類工業之所以等得到發展,需要有一些條件相配合。首先,這些行業要發展海外市場並非有響噹噹的品牌就行,海外市場和本地市場對產品從品質到包裝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異,外銷產品必須符合國際相關包裝標準,從字型字體到成份展示,一切都非常嚴謹。只有深悉其中奧妙,才不會走彎路。其次,要注重品質,堅持誠信經營,規範行業制度,才能推動行業的發展;第三是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