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信良冀能透過弼助而影響蔡英文?

民進黨為期五天的第十四屆黨主席及第十五屆全國黨代表選舉的領表登記作業,已於昨日結束。前黨主席許信良和前「立委」蔡同榮在最後一天前往中央黨部進行登記。登記作業結束後,民進黨中央黨部發佈第十四屆黨主席選舉登記名單,有蘇煥智、蘇貞昌、吳榮義、許信良、蔡同榮等五人(全為男性)完成領表登記程序,形成「五搶一」的局面。按照民進黨中央黨部四月二日所發佈的「公告」規定,將於四月十九日上午十時對這五名黨主席參選人進行抽簽以決定號次。屆時,候選人未親自到場參加抽簽或雖到場經唱名三次者仍不抽簽者,由中央黨部代為抽定。將於五月二十七日上午八時至下午四時進行投票,一決雌雄。

由於按預測相對準確的「未來事件交易所」的預測,蘇貞昌的當選率高達百分之七十六,而其他四位參選者的當選機率將不會超過百分之六,故許信良的這次參選黨主席,就像他去年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那樣,是明知不可為而為之;其參選的極終目標並非是當選,所求的是要在參選過程中,利用電視辯論會與其他參選人進行辯論的機會,向廣大民進黨員及民進黨的支持者說明他的政見理念。因此,與其說他是「權位迷」,不如說他是「政見佈道苦行僧」。

但在過去,許信良卻真的是有過「謀大位」的意圖,那就是從小就發誓將來長大要做「大總統」。因此,當一九九九年初他極力爭取代表民進黨出戰二零零零年「總統」選舉的出線權,但卻看到黨內的氣氛是要拱抬陳水扁,並不顧陳水扁剛在一九九八年底的臺北市長衛冕戰中嚐到敗績,而民進黨內規有「四年內不得參加兩次公職選舉」規定的事實,要度身定做「陳水扁條款」為他解套。在「大勢已去」之下,發表《同志們,我們在此分手》的聲明,宣佈退出民進黨,自行以連署方式參選。但卻遭到嚴重挫敗,只獲七萬九千四百二十九票,得票率僅為百分之零點三,其所獲選票甚至還低於連署人數的三十四萬八千一百人(經「中選會」審核,符合規定的連署人數為二十八萬四千八百九十九人)。因而,其「大總統夢」徹底粉碎。

然而,許信良也曾在民進黨內集「萬千寵愛在一身」,先後兩次(一九九二、一九九六年)當選黨主席,而且也並非是尸位素餐,確實為民進黨的改革轉型作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發動「中國政策大評論」,提出「大膽西進」主張。雖然在辯論過程中,受到「新潮流系」、陳水扁等派系的圍攻,最後不得不在由「新潮流系」提出的「強本漸進」與「大膽西進」之間中間落墨,成為「強本西進」,但畢竟打開了民進黨西進的大門,此也促使了一些民進黨黨、公職人士暗中前往大陸地區投資。許信良還領導民進黨贏得了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完成「地方包圍中央」的部署。一九九八年六月底七月初美國總統克林頓訪問中國的前夕,許信良創辦的「新興民族文化基金會」舉辦「江克會談--除了焦慮台灣還能做甚麼?」的座談會,與國民黨的代表就「三通」問題展開激辯,並以民調結果為依據,強烈主張兩岸直接「三通」。克林頓在訪華期間發表「新三不」政策後,他又公開表態:「公投是向中共宣戰」。這些言論,對促使民進黨後來通過「凍結」《台獨黨綱》的《台灣前途決議文》,起到間接的促進作用。

許信良對民進黨發展的另一重大貢獻,是在民進黨籌集黨務經費十分困難之際,「夜奔敵營」與李登輝會晤,以民進黨「國大」黨團「放水」國民黨的「修憲」主張,換取國民黨同意為「政黨選舉補助金」立法,即規定參加公職選舉的政黨,凡得票率跨過百分之五「門檻」者,將可獲分配政黨選舉補助金。其中「總統」選舉是一次過分發,每票發給三十元;而「立委」選舉則是在該屆「立委」任期內,每年每票發放五十元。由此,民進黨每年可獲二、三億元的政黨選舉補助金,不但解決了黨務經費,黨工薪水標準也比照市場企業管理人員水平,使得他們可以無後顧之休,安心為黨工作,而且中央黨部也可搬進窗幾明亮,設備先進的華山商務大樓,改善了辦公條件。

但正如前述,在二零零零年「總統」大選一役後,許信良已是「過氣政客」,無論是在民進黨內還是在社會上,其影響力都已大減。因此,他寄情於大陸,在大陸及兩岸關係事務中尋找其「政治第二春」,獲得對岸誠情禮遇。

待到他在民進黨內的死敵陳水扁被判刑後,許信良重返民進黨,並參加民進黨「總統」初選。其實,他是深知自己根本不可能出線的,但情願借錢也要進行「總統」初選登記,目的都就要在初選過程中,透過電視辯論會宣達他的政見,尤其是在兩岸政策方面。正因為沒有「當選」的包袱,因而也較能放得開。

今次黨主席選舉,看來也是此技重演。但是,他昨日在登記後發表的聲明中,卻沒有與兩岸關係有關的內容,卻基本上是在為蔡英文挪火煮食:一、.支持蔡英文再戰二零一六。二、.讓蔡英文在二零一六「總統」大選中所提的主要政見,成為本黨的正式文獻。三、.讓二零一六「總統」候選人以及艱困選區的「立委」候選人,提早在二零一四年和「七合一」選舉的候選人同時提名。四、.讓本黨成為照顧貧弱族群的政黨,成為高舉社會福利大旗的政黨。五、讓本黨重新成為所有民主運動者以及所有社會運動者的溫暖大家庭。

不過,許信良在其演說中,仍有三點內容是與兩岸關係相關的。一是當選後將設「兩岸關係委員會」,位階與黨主席相同,他樂見由謝長廷擔任「兩岸關係委員會」的主委。這不但回應了黨內部份人恢復「中心事務部」並將之更名為「中心大陸事務部」的呼籲,而且更上層樓,將之從黨中央的一級幕僚部門,提升到與財務委員會、政策委員會平衡(兩者都是由黨主席兼任主委)的中央機構。

二是他當選後,將誠邀謝長廷的以適當形式代表民進黨訪問中國大陸,他以此身份訪問大陸與普通黨職幹部的意義不同,會更有影響力。雖然謝長廷對此提議是低調以對,其實應是謝長廷感到終於出了一口烏氣。這是因為,二零零零年五月他剛當選民進黨主席,尚待就職之際,就決定應廈門市長朱亞衍的邀請,以高雄市長身份前往訪問。但懷有「瑜亮情結」的陳水扁,擔心被他「搶先一步登陸」,而橫蠻地予以拒絕。如今能有此機會,又為何而不為?

三是當選後將接納「ECFA」。

不過,許信良的參選動機,卻很古怪,是要弼輔蔡英文參選「二零一六」。在去年低的民進黨「總統」初選電視辯論中,他不是批評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嗎?為何現又要為蔡英文「卡位」,並拉抬她參選「二零一六」呢?這不是自相矛盾,並與自己的歷來主張存在著衝突抵觸嗎?

或許,許信良是認為,倘此大計能成功,並真的能為蔡英文再戰「二零一六」「卡位」,蔡英文就必然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選戰中讓他擔任大陸政策智囊,從而直接影響蔡英文,以至促使民進黨實現真正轉型,即使未能徹底拋棄「台獨神主牌」,但也將能在兩岸經貿關係政策上走出一條新路。

倘果如此,許信良就不啻是再次促使民進黨轉型的「苦行僧」。但遺憾的是,他的當選機率甚低,未必能如願。不過他仍可以「客卿」身份,繼續影響蔡英文及民進黨高層以至全黨。

祝許信良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