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騰沖,匯聚鞏固深化的洪流 ——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寫意

驚蟄春分時節。萬物萌動,江山秀麗。

以抗日戰爭時期中國遠征軍騰沖戰役和史迪威公路的歷史積澱,和順古鎮的山水人文,翡翠玉石的光彩奪目而聞名遐邇的雲南騰沖,聚集了來自海峽兩岸、港澳及海外的120餘名專家學者、媒體記者。

3月15日至16日,第十屆兩岸關系研討會在這裏召開。

記者在親身參與的觀察中體會到,本屆研討會把握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由初創期進入鞏固深化期的歷史契機,緊扣鞏固深化、再創新局的主題,圍繞總結2008年至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經驗啟示,研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思路途徑,展望兩岸關系前景等三個方面的議題,既有大陸官方的鮮明立場,又有兩岸民間的立體聲音,既務實又務虛,整個研討會討論發言熱烈,參與熱情高,輿論反應到位,內容豐富充裕。特別是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親臨研討會並發表主題講話和晚宴致詞,民進党人士羅致政等三人以個人身份參會,被兩岸輿論高度關注。

主基調:鞏固深化,再創新局

今年1月14日台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結束後,海內外關心台灣問題的人士普遍在思考這樣的問題:在歷史機遇和歷史遺留問題同時存在的情況下,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取得明顯進展,這給我們提供哪些經驗與啟示?總結這些經驗啟示,推動兩岸關系不斷取得新成果的思路何在?路徑有哪些?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前景如何?

本屆研討會上,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的兩次講話,代表大陸官方,回答了這些問題。在開幕式發表的主題講話中,王毅認為,2011年,兩岸關系穩中有進,克難前行,又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事實再次証明,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是一條正確道路,符合兩岸同胞的共同期待和根本利益。而“台獨”、主張罔顧現實,違背民意,無論怎樣改頭換面都是行不通的。反對“台獨”、認同“九二共識”,鞏固交流合作成果,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越來越成為兩岸民意的主流。四年來兩岸關系發展的重大成果,深刻影響著台海局勢。而促成這一歷史性變化的時代背景和關鍵因素則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的提出以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政策主張。

王毅指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思想和主張,孕育於反“台獨”鬥爭尖銳之時,形成於兩岸關系實現歷史性轉折的關頭。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在中央對台大政方針基礎上,站在全民族發展的高度,首次全面系統闡述了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鮮明提出了爭取祖國和平統一首先要確保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同時,科學回答了為什麼要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怎樣推動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重大問題。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及有關政策主張,是對兩岸關系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是體現以人為本、為民謀利理念的具體實踐,是中國大陸和平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維護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實現民族複興的內在要求。王毅強調,民族複興與國家統一的歷史進程,離不開兩岸關系的和平發展,離不開兩岸各界的緊密融合,離不開兩岸雙方對一個中國的共同堅持,離不開兩岸同胞對任何“台獨”主張的共同抵制。隨著兩岸交流往來的深入,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重要思想將日益展現出其生命力和感召力。

王毅表示,當前,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正在由開創期進入鞏固深化的新階段,面臨著繼往開來的新形勢。我們將秉持既定的對台方針政策,最廣泛地團結台灣同胞,最大限度地調動兩岸各界的積極因素,在不斷開創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新局面的同時,切實做好鞏固深化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這篇大文章。為此:

首先要鞏固兩岸政治互信基礎,深化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認知。兩岸關系越往前發展,雙方就越要珍視互信,越要加強和擴大互信。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管控分歧,更好聚同化異,不斷克服各種幹擾,保持兩岸關系發展的正確方向。兩岸在事關維護一個中國框架這一原則問題上形成更為清晰的共同認知和一致立場,就能為再創兩岸關系新局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為解決兩岸之間的各種難題開辟更加明朗的前景,為擴大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同胞的福祉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二是鞏固兩岸經貿關系發展成果,深化互利合作。當前的重點是要推進ECFA的後續商談,不斷充實框架協議的內涵。與此同時,還應加快推進兩岸金融合作,促進兩岸產業合作,鼓勵兩岸雙向投資。繼續關心和支持大陸台商,依法維護他們的正當權益,協助台資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和產業轉移。

三是鞏固兩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深化文化教育領域交流。要更加注重交流的規範化和機制化,更加注重提高交流的質量與水平,更加注重交流的實際效應與具體成果,更加注重與台灣基層之間的接觸與互動。要不斷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鼓勵兩岸同胞增強休戚與共的民族認同,清除文化教育領域的“台獨”思想遺害。

四是鞏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深化兩岸同胞的感情融合。要繼續深入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餼把兩岸基層交流更加深入、持久和常態化地進行下去。要繼續實施並適時擴大對台惠民政策,為包括中小企業和農漁業者在內的台灣基層民眾多辦實事好事,使更多的台灣民眾在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進程中受益。要聚攏一切支持兩岸關系改善發展的台灣各界人士,使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獲得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形成沛然莫之能禦的浩蕩潮流。

在3月15日由研討會主辦方舉辦的晚宴中,王毅主任進一步總結到:去年的兩岸關系,最大特色是“承前啟後”,關鍵詞是“穩中求進”;今年的兩岸關系,最大特色是“繼往開來”,關鍵詞是“鞏固深化”。我們願和台灣各界朋友一道,下氣力鞏固深化兩岸在政治、經濟、文化以及社會等各個領域取得的一系列成果和進展。但說到底,我們要鞏固的是兩岸同屬一中的共同認知,要深化的是兩岸同胞心靈和感情的真正融合。

協奏曲:民進党人士的參會受到格外關注

打開由本次研討會主辦方海峽兩岸關系研究中心印製的《研討會指南冊》,在第七、八頁台灣專家的名單中,分別出現了下列名字:羅致政——東吳大學副教授,董立文一警察大學副教授,陳淞山——專欄作家。許多人士知道,這是三位民進党人士,他們的實際職務分別是民進黨發言人,前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陳水扁辦公室前主任。這是民進党人士以個人身份公開參加大陸舉辦的重要研討交流活動,受到海峽兩岸的格外關注。島內媒體更是鋪天蓋地報道,並用“破冰”、“研討發言受矚目”等評價民進党人士的參會。

對此,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主任王毅在15日晚宴致詞中表示,這次民進党人士也以個人身份出席了研討會,我們對他們表示歡迎,他們同樣有平等發表意見的權利。我總是相信,事實越辯越清,真理越辯越明。觀點的不同正是通往並實現共識的過程。

本刊記者吳江專門采訪了羅致政副教授兩個問題:一是羅先生在會上提到了民進黨希望兩岸和平這些字眼,可是民進黨的“台獨”主張與兩岸和平這一目標是相反的,民進黨如何才能維護兩岸和平這一目標?二是目前民進黨內正在檢討大陸政策,請問羅先生民進党除了來開會這第一步外,下面還能做出哪些步驟來增進民進黨和大陸的聯系?對這兩個問題,羅致政表示:“兩岸的和平穩定與否不是由民進黨單獨來決定的,是兩岸之間共同要去面對的問題,所以從這角度來看,我想兩岸之間正因為有不同的分岐,政治立場的不同,所以更需要溝通跟對話。在以和平作為基礎之上,有沒有可能找到雙方可以妥協的一些互動的方式,這是民進黨要努力,可能也是對岸這邊也要共同努力的。”羅致政說:三位出席的學者專家基本上都是個人的身份,不代表民進党,雖然大家都有民進黨的淵源或者是“綠營”的關系,但基本上他們還是以個人的身份來出席這個會議,但這也算是一個重要的開始,讓“綠營”的聲音可以在這樣的場合裏面被聽到,然後交換意見。至於未來用什麼樣的方式,可能要用比較漸進的方式,互相摸索的方式,最好的方式可能是用互動的方式,從個案的累積成為一種模式。比方說先從“二軌”的方式,學者專家的方式,慢慢漸進到“一軌半”,或者是甚至有一些限制的黨人員等等的提升,就是說從互動中找到相互可以接受的模式,再強調一下,這樣的模式不是民進黨說了算,也是雙方之間共同摸索出來的。

交響樂:成果突出,問題“深水”,前景樂觀

研討會期間,專家學者分別在3月15日上午的大會主題演講、下午的分組討論,16日上午的發言中,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主張.中共中央台辦、國務院台辦副主任、海研中心主任孫亞夫在對研討會進行小結時指出,兩岸專家學者充分肯定了過去四年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成果,普遍認為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開創了新局,兩岸關系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其經驗啟示是,要有發展兩岸關系的良好願望,有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共同政治基礎,有務實的思路,有兩岸民眾的廣泛參與,要繼續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未來四年兩岸關系和平發展還有大的發展空間,當然也面臨一些問題,兩岸各界要有解決問題的積極態度,鞏固深化,再創新局。

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副會長王在希認為,2008年至今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可以載入史冊的有四件事:一是兩岸關系擺脫了陳水扁當局的“台獨”路線,走上了和平發展的大道,二是恢復了兩會協商,實現了全面雙向直航,打開了兩岸的門戶;三是兩岸交流交往不斷擴大;四是ECFA簽署。

台灣世新大學教授戚嘉林在概括小組討論情況時提出,兩岸專家學者普遍認為兩岸關系已進入深水區,要積極尋找解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政經分離等突出問題的有效辦法。

台灣二十一世紀基金會董事長高育仁建議,要摒棄舊思維,開創新局面。一是樹立兩岸共同史觀,建構新的積極的“中華共識”,二是早日成立兩岸和平發展委員會,作為解決政治問題的平臺組織。

廈門大學台研院院長劉國深建議,要進一步釋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民間力量,對公權力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可分解到民間解決。

……

百家爭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