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際視野探索世界旅遊休閑中心之路

特區政府旅遊局昨日舉行報告會,公佈由亞太旅遊協會專家組撰寫的《澳門旅遊業定位: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專題研究報告。該研究報告是由澳門特區政府旅遊局委託亞太旅遊協會進行研究及撰寫,就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供專業建議,作為澳門在制訂政策及實現目標過程中的重要參考材料,並冀能引發各方面更多的思考,以集思廣益,在旅遊政策的角度多提意見,使澳門正在建設的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實至名歸。

澳門回歸後,尤其是崔世安就任第三任特首後,特區政府十分重視決策科學化和決策民主化,為各項政務的決策多次進行了大型研究,借助富有理論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以充足的事實為依據,按照事物的內在聯繫對進行現場調查得來的大量資料進行分析和計算,遵循科學的程式,進行嚴密的邏輯推理,為特區政府作出正確決策提供智囊參考意見。除了是由特區政府自己的智囊團隊直接進行研究之外,還向外委託。其中主要是委託內地的研究機構和大專院校,其優點是符合國情區情,瞭解中央政府對澳門特區的發展定位和策略,因而其研究結果有利於澳門特區政府的決策,與內地經濟、社會、文化的聯繫更為密不可分。

在如何構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課題研究方面,特區政府去年已經正式委託中國社會科學院及其屬下的財政與貿易經濟研究所,進行「關於將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專題研究,該所的「關於將澳門建設成為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研究課題組也曾派出專家,來澳進行第一階段的實地調查研究。

但由於「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的定位中,有「世界」二字,故單是邀請內地研究機構進行研究,可能在國際旅遊領域的理論和實務方面,還並不足夠。實際上,內地的研究機構,即使是具有較高理論研究和政策諮詢素質的國家級智囊機構,也是以中國的主觀定位為主,「從中國看世界」,可能在理論方面,國際視野仍不夠寬廣及深睿,並有可能會缺乏國際旅遊實務方面的實踐經驗。

因此,澳門旅遊局以其局長安棟樑是亞太旅遊協會二零一零至二零一二年度理事會候任主席的便利,委託亞太旅遊協會就《澳門旅遊業定位:邁向世界旅遊休閒中心》的議題進行專題研究,以「從國際看澳門」的角度來進行專題研究,可能就可以填補這方面的欠缺,並可互相對應、互補長短,進行理論和實務、國家政策與國際經驗的有機結合。

實際上,成立於一九五一年的亞太旅遊協會(PATA),是世界三大旅遊組織之一。多年來致力於支持、推動並引領亞太地區旅行及旅遊業可持續發展。亞太旅遊協會以其獨特的組織結構,成功促進了本地區旅遊資源的融合。通過整合並宣傳本地資源力量,它引領著近八十家國家或地區的政府旅遊機構、省市一級旅遊部門,四十家航空公司和遊輪公司,以及數百家旅遊企業。此外,數千名旅遊專業人士分屬於亞太旅遊協會在世界各地的三十多個分會。借助與會員的獨特夥伴關係和以及會員間的協作,亞太旅遊協會不斷推動往來於作為全球最具活力的地區——亞太地區及該區域內旅遊業的可持續增長、價值和品質的提升,因而無論是在專業理論上還是在實務經驗上,都是極具權威的機構。

亞太旅遊協會與澳門的關係十分密切。三十多年前當黎祖智出任澳門希望旅遊處處長時,就與其進行密切的聯繫,並按照該協會的要求,利用砲台古堡改建為聖地牙哥酒店,獲得聯合國的表彰。與此同時,及在後來出任教育、文化暨旅遊政務司時,極力推行文物保護政策。當今澳門能夠獲得「世界文化遺產」殊榮,除了是得力於中央人民政府以中國的文明古國、經濟強國和政治大國的強大實力,積極為澳門爭取,及派出專家協助整理相關申請資料之外,也與當年前澳葡政府重視中西文化交匯,推行文物保護政策分不開。為此,黎祖智曾獲亞太旅遊協會委任為地區主席及理事會成員,並曾有意延攬他出任理事會主席。

回頭說到這個專題研究報告的團隊,是由六名來自航空業界、旅遊目的地管理及品牌管理等不同界別的專家所組成。專家們多次來澳考察及收集資料,並得到本地業界、有關團體、機構及政府部門的協助。他們以國際旅遊的角度為切入點,對於如何理解及強化「世界」這個特定內涵,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並在瞭解弄通了國家「十二五」規劃予以澳門「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定位的目標、指標、計劃規律和策略之後,經過實地考察,提出十大策略建議。包括:一、建立全面的澳門旅遊業規劃大綱;二、令澳門與國際更加通達;三、重新定位澳門為一個世界級及多元化的旅遊城市;四、確定並投資於市場增長細分及新市場/品牌策略;五、利用商務活動作為澳門與珠三角合作及發展的平臺;六、多元化澳門旅遊產品;七、改善旅遊業質素水準;八、確定人力資源足以應付所需;九、採取旅遊業可持續發展的方向;十、組成一個傘狀的目的地管理組織(DMO)。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報告對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提出了相應的考慮和可能結果。除了是提出替代辦法,創造有利條件,及應對不能預計的情況之外,還特別提出「保持其獨特性」,就是:文化、社會機構和傳統;本土建築和遺產;歷史遺跡和地標;本地節慶、節目及活動;自然景觀和資源;公園和戶外運動場地。這個「獨特性」,是頗有針對性的,與特首崔世安前日關於政府在收回位於美副將大馬路及連勝馬路交界的十二幢兩層高樓房之後,沒有計劃清拆,並將會責成相關部門研究有價值建築物的保育和活化工作的決定,是完全吻合的。實際上,作為「世界旅遊休閑中心」,倘若建築物與其他地方「到處楊梅一樣花」,沒有甚麼不同,除了賭博之外,就沒有甚麼可以吸引遊客的了。

還有一個「避開不利情況」,包括:摩擦和不必要的競爭;本地居民對旅客有敵意及態度欠友善;損害或永久影響自然景觀和歷史資源;喪失文化認同;喪失市場佔有率;獨特的本地節目及節慶終止;過於擠迫、塞車及交通問題;污染;季節性高等,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其中尤為值得注意的是,近來互聯網上就有貼文發洩對大量遊客導致街頭人頭湧湧的不滿情緒,而內地遊客也對享受不到過去內地媒體經常提到的「汽車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的待遇而表示遺憾。這些,均值得注意。

該專題研究報告還在「多元化市場吸引力」部分提出,除了盡力利用「世界文化遺產」等之外,還應在娛樂表演尤其是大型娛樂表演的設計及演出,可利用澳門海濱地區,參考杭州、麗江、陽朔等地的表演模式。這裡所說的就是張藝謀的「印象」系列。本欄過去也曾多次鼓吹舉辦「印象澳門」演出,將具有嶺南及葡國(包括土生葡人)特色的元素糅合進去,以豐富遊客的文化生活,及延長其留澳過夜時間。現在,土生土語話劇和舞醉龍等項目都被列入「非遺」,而舞醉龍並非一年到頭都可以看到,但卻可在「印象澳門」演出中每天展示。還有「出聖像」、土風舞及當年漁民的「咸水歌」,與澳門的風情相契合。當然,林則徐巡察澳門,「望廈條約」簽署,鄭觀應、孫中山還有冼星海都可以「入戲」,以舞蹈等形式為表現。而該研究報告除以文字強調張藝謀「印象」系列是「好例子」之外,還特意採用了「印象」系列的多張照片。這對特區政府相關部門,應能令其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