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太空人從太空返回地面 官方:載人交會對接結果圓滿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在經歷了約13天的太空遨遊之後,29日10時03分,中國神舟九號飛船在紅白相間的降落傘的牽引下,飄然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

中新社記者在北京航太飛行控制中心目睹了神舟九號此次太空之旅的返程實況。實際上,中國3名太空人所乘坐的神舟九號飛船在28日已與天宮一號分離,太空人劉旺手動控制了這一過程。

天宮一號是中國太空人在外太空的第一個“家”。此次太空之旅,太空人景海鵬、劉旺、劉洋成功進駐天宮一號。這幾日,中國官方媒體密集直播了他們在“天宮”工作生活的實況。

29日是中國太空人從外太空歸來的日子。當天9時14分,北京飛控大廳大螢幕上的三維動畫顯示,神舟九號扭轉“身軀”,進行第一次姿態調整。

約1分鐘後,飛船再次調整姿態。返回艙推進艙組合體再次逆時針旋轉90度,神舟九號踏上了回家的路。

“神舟九號,返回制動開始!”制動發動機點火指令發出。點火指令成功執行。飛船減速,脫離距離地面300多公里的運行軌道,沿著返回軌道自由降落。

飛船離地球越來越近。幾分鐘後,飛船高度下降至140公里,接近地球大氣層。

9時37分,飛船推進艙和返回艙分離,完成使命的推進艙迅速掉落,在大氣層中被燒成灰燼。返回艙在北京飛控中心的嚴密監視下,繼續向東北方向飛行直奔著陸場。

同時,大廳裡傳來景海鵬高聲報告:“神舟九號報告,各項身體指數正常,完畢!”

緊接著,螢幕上信號消失,飛船進入“黑障區”。

9時45分,飛控大廳的大螢幕上,一顆“火球”拖著紅色的尾巴傾斜著劃過天際,神舟九號出現在重重濃霧之中。

“回收一號發現目標”、“回收二號發現目標”,飛控大廳內,飛船飛行狀態、太空人各項生理指標等大量數據傳向飛控中心,飛船順利穿越“黑障”。

接近10時,飛控大廳左側大螢幕顯示,5架搜救直升機的機槳開始轉動,搜尋飛船的蹤跡。中間大螢幕上,三維動畫正即時顯示著飛船的降落過程。

“神舟九號報告,座椅提升手控制令已發出,座椅提升,太空人感覺良好。”景海鵬報告說。

數分鐘後,巡天遊弋的神舟九號飛船安全返航。中國實現了長期載人駐留太空的目標,距離建立自己的空間站又近了一步。

官方評價結果圓滿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9日以“結果圓滿、過程完美、成果豐碩”12個字評價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在當天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天宮一號和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有關情況發佈會”上,有記者問,應如何評價中國首次載人交會對接任務?

王兆耀指出,此次任務成功實現了預定的任務目標。準確入軌、精准操控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安全健康返回的總目標得以實現。

他介紹,此次任務中,發射場系統實現了零視窗發射,長征2號F遙9火箭的入軌精度是所有載人飛行中最高的一次。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神舟九號飛船產品性能穩定、狀態正常。在13天的飛行當中,太空人配合默契,沉著冷靜、操作精准、各項試驗、各項工作和他們自己的生活都非常順利。飛行控制中心,地面測控站、海上的測量船以及天上的測量衛星組成的測控系統高精度的測量控制,順暢的保證了通信任務。著陸場的回收非常迅速、準確,回收了返回艙,太空人健康出艙。整個飛行過程,所有的重要事件,都是按照預定計劃進行的。“很多人說我們在表演,的確這是經過精心準備的,堪稱是過程完美。”

王兆耀說,這次的任務是火箭和飛船首次重大改進以後的第一次載人飛行,已經取得了圓滿成功。太空人首次操控對接;中國太空人第一次進駐在軌道上的人造天體——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女太空人第一次上天;整個飛行時間也是中國載人航太有史以來最長的一次;太空人在此期間做了一系列的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突破了一系列的關鍵技術,取得了一大批寶貴的試驗資料;為中國航太載人技術發展奠定了基礎。他說,這次在軌時間較長的飛行,讓我們對空間的認識、對載人航太規律特點的認識更加深刻全面,因此可以說成果豐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