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綜合病區運作 離島醫療服務改善

【本報訊】設於離島科大醫院的「仁伯爵綜合醫院社區綜合病區」昨日正式投入運作。

本澳因社會發展,人口增加和老齡化,政府強化公共衛生體系,增加病床,完善醫療衛生設施。

衛生局李展潤局長表示,政府制訂《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10年規劃》,優化整體的醫療系統,離島醫療綜合體原計劃分三階段進行,首階段於2014年落成急診大樓,綜合大樓及康復大樓預計於2017年及2019年落成。

確保離島急症服務

因離島居住人口不斷增加熱,多項大型公屋、酒店、會展和娛樂設施相繼落成,離島人口流量大幅增長,雖然仁伯爵綜合醫院已有擴建計劃,但預計仍未能滿足居民醫療需求,且離島無政府醫院或急診服務。香港醫管局提交的《緊急救援實力研究報告》建議衛生局擴充仁伯爵綜合醫院急診部,並先研究加強路地區的醫療設施。因此離島醫療綜合體興建計劃定於2014年落成急診大樓,以解決區內最重要的醫療服務需要。

李展潤局長強調,政府對此政策至今沒改變,只是調整工程,過渡期間,衛生局將加強急診醫療措施,保證離島的緊急醫療服務不受影響,讓市民安心使用服務。衛生局制定的《完善醫療系統建設方案──10年規劃》從三個層面改善本澳醫療設施,當中包括擴建及重建工程、離島醫療綜合體和初級衛生保健網絡,初步估算預計整個規劃將投資約100億元。詳細預算待每項工程進行設計、施工及招標等才能準確知道,衛生局將公佈每項工程所需的預算費用。

昨日正式投入運作的「仁伯爵綜合醫院社區綜合病區」是因應離島醫療服務不斷增加的需求,以及配合仁伯爵綜合醫院的長遠發展,同時協助病人儘快恢復及返回社區而設。開設初期有24張病床服務,主要接收由仁伯爵合醫院內科、神經內科及骨科內經治療後病情穩定,預計可於二周內返回社區的病人。除了為病人提供藥物治療外,還配備簡易的物理治療服務以協助病人更快返回社會,以及提供健康教育,向病人或社區的護理提供者作出支援等多項服務。

病房樓層面積為約為26,630平方呎,有15名護士及9名護理助理員,由仁伯爵綜合醫院内科、骨科、物理治療科安排專科醫生工作,離島急症站配合處理緊急情況。為逐步完善病區工作及為將來擴展服務,將按實際需要增聘醫護人員。病區的護理模式將參照內科現行的方法,採取電子醫囑以確保病人用藥安全,病人各項血液、尿液、痰檢查,送返仁伯爵綜合醫院檢驗室,而X-Ray檢查借助科大醫院服務。

離島急診站運作暢順

離島急診站自2011年11月1日投入使用運作暢順,服務人次已積累達27,000人次,每日平均求診逾130人次,最高單日的求診者達220人次。因應實際需要,除充分利用科大醫院以外,衛生局將考慮擴大與非牟利醫療機構合作,包括購買更多醫療項目。而衛生局現時租用的科大醫院面積約為37,000平方呎,包括仁伯爵綜合醫院離島急診站和社區綜合病區,每月租金約為$911,111.11,平均租價約為$24.62/平方呎。

認同離島醫療系統規劃

仔坊眾聯誼會代表出席了「仁伯爵綜合醫院社區綜合病區」的開幕儀式。仔坊眾聯誼會阮若華副理事長表示,離島人口增加,醫療服務需求加大,相信離島醫療綜合體的發展可以對整個醫療體系作補充,希望政府在離島醫療投放更多資源,令離島居民可享用更多醫療服務。他認同現時離島醫療系統的規劃,相信離島急診站已起到舒緩作用。至於「仁伯爵綜合醫院社區綜合病房」投入運作,由於設施較新、空間較寬闊和寧靜,相信對復康病人較理想。

工聯離島辦事處梁銘恩副主任就認為,該社區綜合病房的運作可舒緩仁伯爵綜合醫院留院病人床位的緊張。他建議與交通事務局溝通增加離島巴士服務,提供巴士到達社區綜合病房的資訊給病人。

《醫療事故法》爭取第四季立法

就傳媒查詢《醫療事故法》進度,衛生局表示,局方會加緊重新修訂《醫療事故法》草案,爭於2012年第四季進入立法程序,將以過錯的醫療責任為立法方向,以保障醫患雙方的權益。而兩次公開諮詢後,及經過多年努力,醫療事故法已有一定框架,包括建立提供醫療服務的衛生專業人員民事責任制度,訂定就診者的基本權利及義務,推動醫患雙方和解、調解及仲裁;訂立醫療事故的責任保險;及設立獨立的醫學鑑定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