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海峽論壇續寫兩岸交流新篇章

6月16-22日,兩岸民間交流盛會第四屆海峽論壇在福建隆重舉辦。此次論壇聚焦“彙聚民意,共謀福祉”,堅持面向基層、面向民眾、面向民生的務實方向,保持民間性、草根性、廣泛性的鮮明特色,為兩岸各界民眾搭建了深入交流合作、相互學習借鑒的重要平臺,有助不斷凝聚兩岸民眾共識,更加增進兩岸共同利益,進一步增強兩岸同胞感情融合,為拓展兩岸關係新局面提供更堅實保障。

論壇特點:承襲與創新

第四屆海峽論壇承襲了往屆論壇固有的優勢,再次展現了兩岸民間交流的盛景。一是延續相同主題。此次論壇仍由國台辦、中華全國總工會、臺灣中華僑聯總會、臺灣工業總會、臺灣觀光協會等兩岸共68個相關機構共同主辦,在福建八個縣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展開五大板塊29項活動,繼續以“擴大民間交流、加強兩岸合作、促進共同發展”為主題,圍繞增進兩岸民生福祉、共謀合作發展和鞏固、深化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等議題展開討論。

二是繼續突出參與主體的民間性。論壇堅持突出民間、立足基層的特色,吸引了兩岸基層組織、民間團體踴躍參與,涵蓋了臺灣的農、漁、水利會、基層司法調解委員會、社區發展協會及鄉鎮公所等各領域民眾代表,基層參與面創歷年之最。

三是島內除民進黨外的各主要政黨積極參加。包括國民黨副主席、“立法院副院長”洪秀柱、新党主席郁慕明、親民党秘書長秦金生、臺灣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中國統一聯盟主席紀欣、人民最大党主席許榮淑等均率團參會,全台共22個縣市組團參與,參會人數超過萬人。據悉,雖然民進黨禁止党公職人士參加,但綠營執政的台南市仍有觀光旅遊局副局長林國華登陸行銷台南文化,另有2名前民進黨地方黨部主委及2名前民進黨“立委”出席。

四是繼續發佈惠台政策。每屆海峽論壇大陸方面均會公佈相關惠台政策,此次同樣有“惠台大禮包”,包括放寬台生及其他臺灣居民在大陸就業、增加赴台旅遊數及擴大個人遊範圍、允許臺灣居民申請大陸高校教師資格證、開放進口臺灣大米、增設6個兩岸交流基地、設立“促進海峽兩岸科技合作聯合基金”、為大陸台企提供更多貸款及為臺胞在陸生活提供便利等8項有利措施。

五是繼續打造“嘉年華”節慶氛圍。論壇繼續辦好臺灣特色廟會、名優特產展銷、閩台民間民俗表演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活動,使海峽論壇真正成為每年一度兩岸鄉親歡樂祥和的喜慶節日。

與前三屆論壇相比,本屆論壇突出體現“更”字特色,即“更”深入、“更”廣泛、“更”持久地交流,主要表現為以下四大方面:

一是更加突出交流活動的品牌培育。本屆論壇繼續舉辦在往屆論壇中獲得良好口碑的青年、職工、婦女等論壇,並不斷把這些活動做大做強,擴大參與面與豐富內容,有意將之打造成兩岸界別交流的品牌活動。

二是論壇活動涉及面更加廣泛。本屆論壇新增了10個活動項目,首次舉辦了兩岸婚姻家庭論壇、臺灣農民創業發展研討會、兩岸鄉鎮基層調解員聯誼交流會等,將論壇由以往經濟、文化的宏觀層面延伸至社會點滴生活,涵蓋面之廣、之深不可言喻。尤其是在兩岸配偶已達32萬對之多的情況下,兩岸婚姻被喻為“三通”之外的“第四通”,兩岸婚姻家庭論壇打造了新的交流平臺,擴大了交流層面。

三是更加豐富了兩岸祖地文化交流。論壇延續往屆火熱的閩南文化、客家文化、媽祖文化、陳靖姑文化、鄭成功文化等兩岸民間民俗文化交流,並且首次推出兩岸民間宮廟敘緣交流會、開漳聖王文化節等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活動,突出體現兩岸祖地文化淵源和血緣親情相連的關係。特別是今年正值鄭成功收復臺灣350周年,海峽論壇專門在鄭成功故里南安舉辦了多項紀念活動,打響了兩岸“祖地文化牌”。

四是更加突出兩岸同胞“心靈”交流。賈慶林主席寄望本屆論壇為兩岸同胞感情架起“連心橋”,更深入推動兩岸“心與心的溝通”。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亦提出,只要兩岸從“心”做起,將開啟更繁榮富庶的新世紀。本屆論壇特意安排了眾多以文化為主題、拉近兩岸心靈距離的交流活動,突出民之所想、民之所願的議題交流,為兩岸同胞架設“心橋”,使這場盛會由“關注民生”深入到“共積民心”。

擴展兩岸民間交流層面 融合兩岸同胞血脈情誼

作為馬英九連任後的第一場兩岸民間交流盛會,本屆論壇的順利召開被外界普遍視為是一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尤其是民間交流承前啟後的重大盛會,有利於共謀兩岸百姓福祉,拉近兩岸民眾心靈距離。民進黨也因缺席這一盛會而遭致廣泛批評。

其一,兩岸民間盛會召開和惠台措施公佈意義重大。國民黨副主席洪秀柱指出,本屆海峽論壇是“規模最龐大、內容最豐富、人數最眾多、交流最廣泛、感情最熱絡的兩岸嘉年盛會”,兩岸應“珍惜、把握、善用”。國民黨中常委、海峽兩岸勞工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侯彩鳳,臺灣農田水利會聯合會會長楊明風、臺灣“中華婦女會理事長”李仁人、“中華兩岸勞動關係發展協會理事長”姚江臨等均一致稱讚海峽論壇“辦得非常成功”,為兩岸各界交流搭建了良好平臺,對促進兩岸大交流、大合作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台“陸委會”在大陸公佈8項惠台措施後第一時間回應稱,“兩岸交流多元且有相關機制,可增進雙方的瞭解,是雙方可以積極努力的方向”。參加本屆論壇的不少臺灣基層民眾、台商與涉台專家認為,八項惠台新舉措細緻入微,既設身處地考慮到了臺胞、台企的具體需求,也有利於推動兩岸經貿合作朝“精細化”方向發展。登陸報道的臺灣各家媒體記者均表示,惠台措施“誠意十足,充分顯現大陸希望臺灣民眾進一步融入大陸社會的用心”。臺灣南部的工會代表們稱,大陸的惠民措施“範圍廣、推進快、成效足,使更多島內民眾受益”。台《聯合報》認為,大陸的政策意義積極,或可吸引不少臺灣民眾到大陸發展。

其二,有助促進兩岸各方面的融合,深化“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一是進一步深化兩岸政治互信。歷經四年的海峽論壇通過兩岸基層互動和對接中擴大彼此認同,深化了兩岸民眾的互信,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夯實民意基礎。兩岸始終以最大誠意互相交流、建立友誼,不僅拉近了彼此距離,也化解了對立隔閡,更奠定了兩岸和平的穩固政治基礎。二是不斷增強兩岸互利合作。海峽論壇再次為兩岸經貿合作“加薪增溫”,為新形勢下兩岸實現互利共贏提供了良好契機。尤其是海峽論壇為眾多的兩岸中小企業家搭建相互借鑒學習和交流合作的重大平臺,將有助臺灣中小企業面對不利的國際經濟環境度過難關,並將深化兩岸商會的合作長效機制。三是更加促進兩岸同胞感情融合。共同的文化是民族認同的基礎,海峽論壇充分展示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成為兩岸同胞共尋同根同源的廣闊平臺,使民眾間的感情越來越深。論壇舉辦期間,兩岸通過各具特色的戲曲文藝匯演,進一步增強了“兩岸血脈相通、文化相聯、語言相同、祖地同源”的認同。四是推進擴大兩岸社會基礎。海峽論壇深入推動兩岸鄉鎮的特色項目合作活動,擴大了兩岸民間交流,加強了兩岸基層合作,明顯拉近了兩岸的距離。而且海峽論壇著力加深兩岸青年交流力度,有助累積未來兩岸發展的強大後備力量,為兩岸美好的明天譜寫光輝的篇章。

其三,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深化提供路徑。一是提出“說好話、做好事、存好心”。洪秀柱強調,兩岸應共同“多說有利兩岸關係的話,多做有利兩岸發展的事”,必能為兩岸帶來更積極、正面與良性的發展模式,共創兩岸美好的未來。島內主流輿論對此亦深表認同,認為“目前有利兩岸的話和事不是多了,而是少了”,共同努力才能推動兩岸“不斷求同、減少分歧”。二是呼籲增強兩岸中華文化的紐帶聯繫。洪秀柱希望開闢“兩岸文化論壇”,兩岸共同攜手發揚中華文化,並且提出兩岸共同呈現客觀史實,建立新的價值基礎。洪還檢討陸生赴台的“三限六不”政策,盼兩岸共同多開放以增加陸生赴台人數與多元性。島內輿論認為,洪的建議與賈慶林主席在論壇中關於“增強兩岸人民民族、歷史、文化認同,清除各種去中國化遺毒”的提法互相呼應,為兩岸鞏固文化基礎、深化感情融合創造有利條件。

其四,進一步暴露民進黨限制交流的態度,壓縮“台獨”勢力空間。民進黨無論是在2012年“大選”競爭期間還是新任党主席出爐之後,都曾宣示不反對兩岸交流、願意促進兩岸合作,但面對“大選”後的第一場民間交流盛會,民進黨就以“統戰意味太濃”為由公然禁止黨公職人員參加,徹底暴露其保守、限制交流的本質,“所謂的務實理性路線轉型都是玩假的”。同時,在兩岸進入良性互動的現狀下,民進黨至今仍龜縮在“台獨”死胡同裏,對海峽論壇這樣的民間活動抱有強烈敵意,不僅將進一步在兩岸大交流格局中被邊緣化,錯失發言權,而且將更難爭取島內主流民意支持。據島內媒體報道稱,雖然民進黨禁止派員參加,但部分親綠地方人士參會願望強烈,凸顯綠營內部意見分歧。若民進黨仍長期採取壓制態度,將可能使支持“台獨”的勢力進一步鬆動。事實上,一貫擅於對兩岸交流“抹黑”的民進黨在海峽論壇召開期間不敢公開批評、反對,採取回避做法,凸顯其深陷進退失據的窘境。

(呂存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