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變觀念 全社會支持和參與青少年理財教育

子悠

由澳門青聯、中銀澳門分行青年協會及澳大合辦的“全澳大專院校學生投資模擬比賽”週一(27日)起接受報名。該項賽事自2009年開始舉辦,總結首年的股票交易、次年的外匯,至去年的投資組合等單項投資經驗,今年比賽首次採用股票及外匯兩個本澳投資市場中較受歡迎的投資工具,組合投資作賽。每隊參加者會有一百萬元虛擬資本,於選好的股票及外匯本金配置比例後,在九月廿四日至十一月三十日下午四時(股票)及十二月一日淩晨三時半(外匯)期間,於股票及外匯兩大投資市場內買賣交易,最終累積金額最高的五個帳戶獲勝,分別可獲奬金一萬、八千、六千、四千及二千元,另設十個優異奬。主辦單位希望透過活動,讓參加者汲取廣泛的投資實踐經驗,學習對時事敏銳度及分析,以及應用更多的投資技巧,減低投機意識及增強理財觀念,更好地擬定個人投資管理策略。同時,今屆比賽將同時開始長期投資研究項目,透過每年收集投資者的投資記錄,包括投資分配、回應市場變動、風險評估等活動記錄,建立基本的數據基礎,作為長期研究本澳青年投資取向、行為的重要參考資料,亦可供政府日後制訂投資政策的參考,助本澳財務投資長遠發展。無論是出於對青年人自身理財水準的提高,還是健康投資觀念所帶來的整個社會的發展動力而言,定位與青年人的理財教育與訓練,培養良好的投資理財觀念,所具有的意義不可謂不深遠。但是也應看到,雖然社會上陸續有團體開展對青年人,以及在校學生的理財教育,從整體的氛圍來看,卻並不能說是足夠。進一步完善對青少年的理財教育工作,所需要走的道路還有很長。

青年理財雖正面 但亦有隱憂

稍早些時候,街總青年政策小組有關“青年消費與理財”問卷調查反映,受訪的大部分年輕人的消費和理財觀是正面健康與保守,更促請社工、家校等加強培育青年人正確的理財與理性的消費模式,懂得分析和審視自身真正所需。是次調查於七月中旬開展,受訪對象為十六至卅五歲本澳居民,以街頭抽樣形式進行,共發出七百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六百六十一份,有效率約九成七。藉此瞭解本澳在高速經濟發展下,有否對青年的消費模式及理財觀念帶來新的衝擊,青年人有否沉迷於非理性和感性的消費中,及時總結意見向政府反映。小組成員分析指,八成受訪青年有儲蓄習慣,每月支出和使用政府發放的現金消費依次為娛樂消費、給家用、家庭開支和學習;近七成過去一年沒有為入不敷支而煩惱,擁有信用卡者八成三沒有“碌爆卡”,可見青年的消費和理財觀都很健康,但理財相對保守。鑑於不少受訪青年人的消費屬非理性,易被廣告影響,胡亂消費。小組強調,除透過暑期活動,協助青少年分析和審視自己真正所需,教導年輕人不應只滿足物質上的需求,應建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還希望廣大社工與家校等加強合作,協助青少年培育正確的理財及理性的消費模式,父母更應以身作則。

不過,亦有本澳專家學者指出,亞洲地區居民多抱“搵快錢”的投機心態,投機氛圍好濃。相信與文化因素有關,而本澳亦不例外。隨著澳門居民對金融產品熟悉程度加深,不少居民都會“玩股”、“炒外幣”,金管局數據顯示,去年底本澳居民投資在香港證券的市值高達六百三十九億。雖然“投機”與“投資”只一字之差,但當中風險卻大不同。投資是較長遠的行為,例如透過買賣股票、外匯收取利息回報;投機則為短線投資,主要是透過股票價格上落“搵快錢”,多抱“今日買,明天賺”的短線投機心態。這一點從本澳房屋的買賣上亦能看出很重的投機氣味。相對於部分地區設專門課程教育居民投資策略、風險及防騙方法,亦派專家到小學,從小教育學生有關股票等知識等防治過度投機活動,培養爭取投資理財觀念和行為的做法。專家學者認為,澳門政府推行的投資教育工作較為被動,較多在網上提供資料,建議當局主動推行投資教育課程,教導居民正確投資,盡量避免高風險投機。

其實,專家學者非言論並非危言聳聽,猶記得2008年國際金融海嘯襲來之時,本澳亦有大批迷你債券的受害者。這其中大部分的人士當初購進債券之時,根本就沒有詳細的瞭解和考證有關債券的風險,只是為銷售人員所介紹的較高收益預期所吸引。這也算是一種投機心態的體現。而且,現時隨著本澳經濟的飛速發展,整個社會文化也已經發生著悄然的變化,大家對消費和金錢的觀念也逐漸與以往不同。這從每年伊始的加薪潮、跳槽潮,以及各種社會經濟罪案的發生都能有所體現。總之,現時社會上對金錢的追逐已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狂熱。為積累更多的財富,青年人必定會加入投資理財的行列。但是面對複雜的社會環境,我們的青年人能夠堅定爭取的投資理財觀念,穩步、正常獲得利潤,遠離高風險的投機行為?尤其是生活在一個投機氛圍很濃厚的環境下,澳門青年人應該如何獨善其身?更為重要的是,現在的少年學生等未來一代,未來如何避免不良投機風氣的影響,從小樹立其正確的投資理財掛念。這離不開良好的理財教育。

理財教育應採取多樣化教育模式

在全球金融危機背景下,理財素養的培養日益成為當前各國教育的重要目標之一,其中兒童理財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1 982 年,美國學者安德森指出,理財教育就是能夠讓人們學會如何明確理財目標、認識個人收入基礎、制定詳盡的理財計畫以及應用理財計畫、調整理財計畫、評價理財目標和理財過程的一系列環節。

2008 年年底,花旗銀行攜手上海市徐匯區教育局、21 世紀教育研究院以及新加坡非營利教育組織“培訓協會”,聯合推出了主題為“理財有道”的青少年理財教育系列專案。該專案圍繞一本全新的少兒理財書籍《理財有道》展開,旨在幫助1 5 歲至1 7 歲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和理財觀,使其儘早掌握重要的生活技能,如人生規劃和財務管理等。可見,

理財教育已開始逐步走進中國學生的課堂,與他們“親密接觸”。但是反觀本澳,雖然時有社團和政府部門舉辦有關理財教育的活動,但真正將理財教育放進課堂卻始終沒有實現。

縱觀各國理財教育的發展,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無論在實踐還是理論上都相對成熟,因而成為各國效仿的對象。在美國,理財教育已經滲透到少年兒童與錢財發生關係的一切環節之中,概括起來主要是賺錢、花錢、存錢、與人分享錢財、借錢和讓錢增值等六方面。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萌芽於20 世紀30 年代的保險業,歷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演變,無論是在理論還是實踐上都已不斷成熟,並形成了以學校理財教育為主,理財組織、社區、家庭為輔的多樣化教育模式。

家庭理財教育方面,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師,美國的家庭很注重孩子的理財

教育,他們一般根據孩子的特點和年齡階段,由淺入深地培養孩子的理財觀。在美國,家長一般都會鼓勵孩子在業餘時間打工賺錢;會通過減少送給孩子昂貴物品,並向孩子解釋, 如果將來想擁有更有價值的東西,他們現在就不得不放棄一些價值相對較小的東西,從而激發孩子養成存錢的習慣並珍視自己勞動所得,以此教會孩子如何存錢;提供模擬成人生活開支的訓練,並注重培養孩子的“饋贈”意識。

學校理財教育課程方面,自1 957 年以來,美國絕大多數州政府先後採取了在中學開設經濟學和理財教育課程的政策。美國經濟學教育國家委員會(NCEE)建議,可以將經濟學和個人理財教育與學校的一些相關專業相結合,使學生們從中受益一生。美國中小學教育開設了財務知識課題,專門進行傳授個人理財開支計畫、企業投資、股票類比貨幣的社會流程

遊戲和申報從事家務勞動所得報酬等活動。關於美國中學理財課程對學生成年後儲蓄行為的長期影響的實證性研究表明,中學的理財教育對學生成年後的財產積累有重要的、漸進性的積極影響。這些理財教育內容主要以如下幾種形式融入美國中小學課程:第一,與其他學科相分離的理財課程;第二,整合進入某個學科中的理財課程;第三,以主幹課程的形式整合進入學科中的理財課程。上述幾種課程模式共存於目前的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課程中,它們彼此取長補短,為學生提供了多樣化選擇。

此外,20 世紀90 年代以來,美國大量的社會組織和金融機構開始致力於理財教育,通過各自不同的方式為理財教育提供服務。

美國中小學理財教育同時採用了系統的、循循善誘的、激勵性的和必要的實踐性教育,使孩子隨時隨地都處於一種強烈的理財氛圍之中,最終達到全面性的認識。通過這種因勢利導、切合實際的理財教育,美國的中小學生一般都具有很強的獨立性和經濟意識,在經濟事務上具有很強的管理和操作能力,這為美國培養造就大批的優秀經濟管理人才提供了雄厚的人力資源基礎。

本澳中小學理財教育的缺失

本澳經濟發展速度之快已經令到舉世側目。居民家庭收入日益增高的同時,雙職工家庭的增多,也使得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有更多的金錢用來表達對孩子的親情。這在內地也是一樣,曾有調查顯示,現時的中小學生,他們中間普遍存在著一種不正常的高消費現象,正所謂:“吃喝講排場,穿衣要高檔,稍稍不滿足,哭鬧來一場”。體現在他們亂花錢、高消費、理財能力差等現象背後的主要原因,就是理財教育的缺乏,研究認為這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第一,家長缺乏理財意識。家庭教育往往對孩子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父母的思想言行經常會影響孩子的生活習慣。中國“視金錢如糞土”的傳統思想,使我國家長的理財意識總是顯得消極或有失偏頗,很多家長把理財與存銀行、按計劃花錢等概念等同起來,並不清楚理財還是累積存儲和投資再生的元素。正因為如此,家長很少在這方面教育自己的孩子,培養他們的理財意識。

第二,學校缺乏相應的理財教育課程。迄今為止,尚未出版正規的學校理財教程,學校教育中有關學生理財課程的開發也尚無突破性進展。這具體表現為:一是教育普及面窄,受教育的人數有限;二是沒有形成系統的理財教育;三是起步遲、起點低,像娃娃理財教育、幼兒理財教育等基本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