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山東棗莊市台兒莊

【本報記者劉紹滿山東棗莊市報道】我國第一個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落戶在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表示,基地的建設能調動臺灣參與共建的積極性,能打造山東乃至全國對台工作新的載體和平臺,有利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

澳門傳媒山東涉台參訪團昨日出席在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舉行的“台兒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情況介紹會”。據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介紹,國家決定及於2009年12月16日批准在山東省棗莊市台兒莊建立國家第一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於1937年發生台兒莊抗日戰爭大捷歷史事件,當時的國民黨軍隊取得了戰爭的勝利,基地的建設對於紀念是次抗日大戰及促進大陸與臺灣的交流有歷史性密切意義。在基地宣傳成立不久之際,於2010年、2011年,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吳伯雄分別來棗莊市參訪,大大提高了棗莊市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推動全市對台工作實現了重大突破和跨越發展,棗莊市對台工作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稱,建設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重建台兒莊古城,一方面可以體現出我們在改善國共兩黨關係方面的極大誠意和善意;另一方面通過保護恢復台兒莊大戰遺存,展現抗日戰爭的壯烈場景,使之成為一個國共合作的見證,一座抗戰歷史的豐碑,一種民族精神的象徵,有利增強兩岸同胞的民族歸屬感。

近年來,棗莊市政府堅持規劃先行,提前謀劃對台交流活動,提高了棗莊市與臺灣交流的計劃性和實效性。在2010年與2011年,該市根據交流基地建設需要,分別規劃了14個和10個重點對台交流項目。每年均有三個項目被列入國家台辦重點規劃項目。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台兒莊古城開城儀式、第三屆海峽兩岸龍邀請賽和第五屆棗台青年藝術交流夏令營被國台辦確定為2012年重點對台交流項目。

談及棗台雙向交流效益時,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負責人指出,2011年全市接待應邀來當地參訪臺灣團組達到21批、428人次,應邀赴台團組達到34批、234人次,雙向往來團組人員規模連年翻番,實現了成倍增長。2011年,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工作也列入省台辦2011年工作重點。還承辦了第二十屆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成功舉辦了海峽兩岸抗戰文學論戰、海峽兩岸航空運動友誼賽、2011年棗莊全國(海峽兩岸)摩托車文化旅遊節、海峽兩岸圍棋邀請賽、台兒莊古城媽祖分靈安座儀式、海峽兩岸籃球邀請賽等活動。

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指出,棗台交流帶來的綜合效益日益顯現,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立以來,棗台往來交流日益密切,前來參觀、考察的交流團組紛至沓來。2011年以來,國台辦交流局、新聞局、研究局及信息中心全體人員分別來該市考察,並對交流基地建設和其在兩岸交流中發揮出的重要作用給予了高度評價。截至目前,全國11個省、省內14個市地台辦到該市參觀考察,300萬中外遊客蒞臨交流基地參觀,其中臺灣遊客超過了三萬人次。

棗莊市在交流合作的過程中,積極審慎對接臺灣新聞媒體,大力宣傳台兒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建設情況,以及海峽兩岸文史研究陳列館、台兒莊抗日英雄紀念碑、和平廣場和抗日英烈群雕園等項目的規劃和設計情況,進而宣傳棗莊市悠久的歷史、豐富的人文景觀和旅遊資源,提升棗莊在臺灣島內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臺灣民眾到棗莊參訪大戰故地,吸引更多的臺灣企業來棗莊投資經營,切實做好“建巢引鳳”的工作。並且努力助推台資企業做大做強,實現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吸引更多的台商到該市參觀考察,投資興業,推動該市對台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棗莊市臺灣事務辦公室強調,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的特色在對台,優勢在對台,潛力在對台,影響也在對台。我們將按照國台辦、省台辦的標準和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合理設計、科學規劃交流基地發展目標。依據本地資源優勢,團結對台做文章,突出平臺特色,科學制定短期、中期和長期發展規劃,明確發展目標,突出反映交流基地兩岸交流平臺的載體特色,做好借勢發展的文章,將交流基地打造成海峽兩岸之間溝通協商、互利雙贏的人氣旺、影響大的新的交流平臺。

出席介紹會的主要人員包括有中聯辦台務部副部長王升、中聯辦台務部調研員趙宇、文化教育部副調研員徐建明與本澳傳媒機構代表,以及棗莊市市委副秘書長、市台辦主任畢志偉,市台辦副主任、棗莊海峽兩岸交流基地辦公室主任王國華、市台辦副主任李軍、市台辦副調研員王慧君、市台辦綜合科主任科員謝清濤、滕州市台辦主任王正平、棗莊古城管委會副主任王兆海及古城記者站站長王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