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民間祭拜之中元節祭拜

中國的歲時節令有“三元”—— 上元正月十五,中元七月十五,下元十月十五。其中“中元節”由於時間上的巧合,卻是三家合而為一的節令:

——就道家而言,七月十五日是地官大帝的誕辰。在中元節當天,“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諸大聖普旨宮中”。因此在這天,民間都有祭祀地官大帝的儀式。

——七月十五日又是佛教做“盂蘭盆會”的日子,信徒要用百味五果供養僧,為現生父母祈福,為過去七世父母超度。

——這一天也是一般人家祭祖,祈求祖先庇福的日子,表達對歷史的崇敬之意和對祖先的緬懷之情。

盂蘭盆會

“盂蘭盆”原音是梵語“烏蘭婆拏”的,是“救倒懸”的意思。佛家認為,痛苦的人生就像倒掛在樹頭上,苦不堪言,為免除眾生“倒懸”之苦,佛家便在廟中誦“盂蘭盆經”,並且佈施食物給孤魂野鬼。這種風俗,據說是起源於“目蓮救母”的傳說。目蓮尊者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最具神通。有一天他遨遊天堂時,父親的靈魂告訴他,母親正受難於地獄的惡鬼道中。原來他的母親因為不守清規罵僧吃狗肉,死後被打入地獄,受餓鬼的苦刑。目蓮想用缽盛飯拿給他的母親,不料飯才一入口,就被一道火焰燒成炭灰,他沒有辦法,就跑去懇求佛祖教他解救母親的方法。佛祖說,他的母親罪孽太深,必須用盆器,羅列百果,“供養十方大德,仰大眾之恩光,救倒懸之窘急”。目蓮照著去做,果然使他的母親脫離倒懸之苦。

佛家“目蓮救母”的“盂蘭盆會”傳入中國後,和中原的中元節祭祖不謀而合。其實,佛家要“普渡”水陸冤鬼孤魂,道家要給惡鬼囚徒“赦罪”,儒家主張“仁愛”,都是相通的。這樣,中元節的禮俗,就將了儒、道、佛的理念融合在一起了。

祭祖

中元節當天,家家戶戶用豐盛的酒肉祭拜祖先。民眾相信先祖死後成為神鬼,所以祭祖一直是重要的活動,慎終追遠、緬懷先人。人們在這一天舉行各種祭奠活動,表達對先祖的思念和崇敬。這一天,臺灣從北到南,由東往西,街頭、家門口、店鋪前,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民眾焚香燭、祭三牲、燒冥紙的祭祀場面。

中元普渡

民間俗稱“中元節”為“中元普渡”,把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傳說地藏王菩薩發過願要普渡眾生,所以在每年的七月一日“開鬼門”,讓身在陰間的眾鬼返回陽世探視自己的親友及子孫,直到七月底,才召眾鬼回地獄。陽間的人們統一在七月十五日,為所有鬼魂舉行大拜拜,讓鬼魂享宴一番;到七月三十日,關閉鬼門,讓鬼魂重返陰間。

古早鹿港流傳一首“普渡謠”,唱出從七月初一開始每天普渡的地點,可以看到當年中元普渡盛況——“初一放水燈,初二普王宮,初三米市街,初四文武廟,初五城隍宮,初六塗城,初七七娘生,初八新宮邊,初九興化媽祖宮口,初十港底,十一菜園,十二龍山寺,十三衙門,十四飫鬼埕,十五舊宮,十六東石,十七郭厝,十八營盤地,十九杉行街,廿後寮仔,廿一後車路,廿二船仔頭,廿三街尾,廿四宮後,廿五許厝埔,廿六牛墟頭,廿七安平鎮,廿八濠仔寮,廿九通港普,卅日龜粿店,初一米粉寮,初二乞食吃無聊”。

農曆七月一日鬼門開的時候,萬鬼都從陰間來到人間。為使孤魂野鬼能安心渡假,自七月初一起,一切驅鬼儀式如祭煞、暗訪、神明繞境等活動一律暫停,以避免驚擾到他們的假期。人們為保平安,婚喪喜慶皆不敢輕舉妄動。很少有人選在七月結婚、搬家或開幕,因為七月的禁忌已成為臺灣的民俗,即使不相信,也不能犯忌.

農曆七月,從初一“鬼門開”到三十“鬼門關”,每戶人家都要供奉菜飯。

寺廟裏七月一日前一天中午就點起萬盞燈火,為鬼魂照明指路,在農曆七月一日淩晨舉行典禮。信眾們搶著上香膜拜。凡供奉陰鬼之祠廟,在這一天淩晨,都會將放置骨骸的門打開,釋放鬼魂到人世享受祭祀。鬼門開放後,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外準備“五味碗”(魚、肉、雞、鴨、菜)和糕、粿、水果等祭品並敬香、焚燒經衣、冥紙等,為孤魂野鬼接風洗塵,稱為“拜門口”。路口、屋簷下也安置“普度公燈”為孤魂野鬼照明。通常用玻璃製成的四方型燈,可防風雨並可透光,燈上寫著“慶贊中元”、“陰光普照”、“信士×××敬供”等字樣。

祭祀在七月十五日中元節達到最高潮,人們在這一天舉行各種各樣的祭奠活動。道士們以誦經作法事和準備三牲五果普渡孤魂野鬼,舉行普渡祭儀。許多街道兩旁,隔幾十步遠就擺放著一個堆滿供品的香案,香煙嫋嫋,案前有一個小火盆,人們將早已準備好的冥紙一疊疊續入火盆,有人在香案前雙手合十祭拜祈福。過去家家戶戶殺豬宰羊,而今大量的牲禮已為鮮花素果所取代,只有在少數的村鎮裏,才能看到較完整的祭拜儀式。

普渡當天,點燃高高掛起的燈籠,以便指引到陽間的鬼魂前來聚集。若是通告水府幽魂(溺斃的鬼)來享用祭品,就得“放水燈”。臺灣的水燈通常糊成小屋形狀,釘放在香蕉葉莖上,裏面插上一根蠟燭。放水燈的遊行隊伍以樂隊為前導巡迴市街一周,來到河岸,並備有三牲祭品,請僧道訟經致祭後,再將水燈放入水中。放水燈的活動,過去極為普遍,規模盛大,現在只有基隆、新竹新埔和桃園一帶保有這個儀俗了。基隆市的中元祭,一連多天舉行放彩燈、迎鬥燈、燈車遊行等活動,然後舉行盛大的“放水燈”活動。數千人聚集在淡水河畔,將一盞盞造型別致的紙制彩燈放置在水面上,大大小小的彩燈與天上的繁星相輝映,載著人們的祝福順流而去,夜色中的淡水河變得剔透而斑瀾。

“普渡”分為公普和私普。“私普”是以街、莊等居住單位為主的普渡,從七月初一到三十,大家排好時間輪流普渡。舉行普渡的當天下午,家家戶戶在門口擺上豐盛的菜飯以及其它的食物等。每盤菜上都要插上一枝香。“公普”又稱為“廟普”,在七月十五舉行,俗稱“拜七月半”,以各村莊的寺廟為中心,由廟寺主事者來主持。“公普”時在廟中設祭壇,祭壇前神桌上擺滿各種供品(用麵粉捏製成的飛禽走獸、魚介水族和歷史人物等),祭壇旁供著紙糊的“大士爺”,他是陰間鬼王,由他將供品分配給大大小小的陰鬼,“大士爺”頭頂上還供上觀音菩薩負責監督。“大士爺”左右各有一個紙厝,左側是供讀書人的孤魂休息的“翰林所”,右側是供其他孤魂休息的“同歸所”。 普渡結束時,還要進行“火燒大士爺”儀式,請鬼王召集眾鬼返回陰曹地府。

普渡的供品各種各樣,只是不可用面線。金紙也有許多種:福金,銀紙,四方金,壽金,還有經文紙,庫錢等。上香後馬上燒更衣,然後在祭品上繼續接香,一般要點三柱香之後才燒金紙。

搶孤是中元普渡最後一項活動。七月三十日入夜,臨近“關鬼門”時分,在普渡的廣場上早已搭起高臺——“孤棚”,上面放滿各式各樣的供品,搶孤隊伍摩拳擦掌,蓄勢待發。最知名的宜蘭頭城搶孤活動,延襲舊制,“孤棚”建為上下兩層,下層是許多幾層樓高的柱子——“孤柱”,用來支撐“孤棚”,上層則是十多座紮滿祭品的“孤棧”,每個“孤棧”也有十多米高。祭品有食物和純金牌,還有一面“順風旗”。參加搶孤的人分成若干隊,每隊各有一根孤柱,主持人一聲令下,各隊人馬爭先恐後爬上各自的的孤柱,先攻上孤棚的人,先把祭品扔下去給人們搶拾,然後攀上孤棧頂,搶下“順風旗”和金牌。據說搶得“順風旗”可以得到神鬼庇護,出海捕魚可以滿載而歸。搶孤的由來,傳說是因為怕鬼魂在普渡期間群集後流連忘返,當鬼魂看到搶孤活動中搶奪祭品時比自己還要兇猛一群人,會被嚇得逃回到陰間。

陰廟,大眾爺和有應公

中元節祭祀在臺灣特別隆重,是因為早期到臺灣開墾的先民,死於海難、瘟疫、兵災人禍的不計其數,無人收埋的屍骨遍地,使先民對鬼魂非常畏懼,恐怕無人祭祀的孤魂野鬼為厲招災。因此,臺灣先民對於中元“普渡”,比在原鄉還更重視。

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又可分為有應公、大眾爺、義民爺、老大公、萬善爺、好兄弟等等。孤魂野鬼令大眾不安,有所歸之後才能不再危害人間,如《春秋傳》所說:“鬼有所歸,乃不為厲”。因此,人們將散落的屍骨集中一起,置於鬥甕中,建祠祭祀,使之有所歸屬,稱為“萬善同歸”。這種供奉鬼魂的祠廟稱為“陰廟”。陰廟通常在廟後設有納骨塔、納骨間,放置無主骨骸,平常重門深鎖,只在農曆七月才開啟門扉。

臺灣的陰廟很普遍,據臺灣歷史學會資料,僅臺北市一個小小的木柵區就有二十六間這樣的祠廟。

陰廟有大眾爺廟和有應公廟兩種,其相同點都是奉祀無主鬼魂,不同異處是大眾爺是鬼中的厲鬼,而有應公所奉的則是無主的骨骸。此外,也有民眾將城隍廟、地藏王廟歸納為陰廟。

有應公類陰廟有“義民廟”、“有應公”、“姑娘廟”、“水流公”等種類,奉祀不同的孤魂。“義民廟”供奉“義民爺”早期是指為清廷“剿賊平亂”而戰死者。開台初期,清廷經常利用客家子弟剿平“民變”,所以這種義民廟以客家地區為多。日本侵佔臺灣初期,臺灣軍民奮起抵抗,終因寡不敵眾而死傷殆盡,民眾收埋殉難者忠骸,當時不敢稱為“義民”,只好稱為“大眾爺”,光復後才稱“義民爺”,另建祠供奉。因族群械鬥事件而身亡者,則以某某“義公”等名稱奉祀。修路、建築、遷墓時挖掘到的無主骨骸或無名屍,則集中供奉,稱為“有應公”或“百姓公”、“萬善祠”、“金鬥公”、“大墓公”等。無主女屍則集中在“姑娘廟”。海上浮屍則稱“水流公”,如北海岸著名的“十八王公廟”。有些醫院也設有“院公”、“院婆”的小祠廟,供奉死於院中的無名病患。有應公廟前通常掛有紅披,上書“有求必應”四個字, “有應公廟” 因此得名,並因為有求必應,所以信徒很多。

大眾爺廟奉祀的大眾爺是死於非命的孤魂,據說是鬼中的“厲鬼”。《左傳》中“晉侯夢大厲”注雲:“厲,鬼也。”古以死而無後稱“厲”,因無後嗣奉祀生活無著的鬼魂,便成為“厲鬼”,作祟害民。先民眾疾病纏身時,認為是因為沖犯了“厲鬼”,於是焚香燒紙祭拜,祈求疾病離身。《士喪禮》雲:“疾病禱於厲”,為求平安乃為厲鬼建祠奉祀以安撫亡魂。

拜“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