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來台觀光與對台灣經濟的影響

當陸客來台人數達五百萬人次,來台觀光的總人數超過一千萬人次時,其對台灣經濟產業的影響,不僅會讓觀光產值占GDP達五%以上,更會改變台灣經濟產業的結構,使無污染的觀光休閒產業成為台灣重要的發展主軸之一。

最近社會對於馬總統的各項施政措施,有頗多的議論,但我們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觀光政策方向正確。因兩岸開放政策的維持,確實讓今年一月至六月份的陸客來台人數,高達50%的成長,整體來台總人數也成長達20%以上,所以陸客在來台人數的成長上有極大的影響。

雖說部分國人以香港自由行在當地創造極大的產值,也製造了一些負面觀感為例作比較,對陸客來台的人潮,怕會有負面影響。但事實上,台灣跟香港是有截然不同的主客觀條件,至少我們在陸客來台觀光的管控上有一定的管理措施,所以陸客來台觀光在台灣所造成的影響正面大於負面。如今,政府全面開放陸客來台觀光已屆四年,自由行也屆滿一年,這當中對台灣的經濟產業有何影響及效益,是可以深入探討的。

全面開放來台觀光以來的人數成長現況

九十七年七月十八日在兩岸政府的正式協議下,終於開放第一類旅客,可直接來台觀光旅遊。過去四年,大陸陸續開放全中國大陸人民均可來台觀光,其四年的成長狀況如表一:

至於自由行,自一○○年六月二十八日開放北京、上海及廈門三個城市,到一○一年四月二十八日再開放天津、杭州、南京、廣州、重慶、成都,預定今年底之前再開放福州、濟南、西安及深圳。原本有人擔心自由行會有嚴重逾期滯留現象,實際上,目前入境人數接近九萬人,卻僅有一人違規滯留的案例。

開放陸客自由行迄今,自由行簽證入境人數確實沒有預期的多,尤其在增加六個城市後,每月入境人數反而較三、四月少。此現象經深入瞭解,並非在申辦手續上,而是因為手續費居高不下。台灣的接待旅行社申辦一件費用可能僅收台幣一千元,而大陸卻是收人民幣一千元,又加上自由行的機票、飯店住宿、交通餐飲及門票等成本均高於團體,故大陸官方宣稱申辦大陸來台通行證(大通證)人數均按每日來台五百人的配額發放,但實際上有些人辦理此證後並未單獨來台,而是參加團體。以上這些情況,可以說是自由行來台人數未達預期目標的主要原因。

全面開放來台觀光的旅客效益

開放大陸地區人民來台從事觀光的業務,實際上是自民國九十一年一月就開始,當時的規定僅限於第二類(經由第三地來台)及第三類(旅居海外的大陸人民)。因大陸方面當時並未同意其人民來台觀光,全面開放一直成為觀光業界極希望突破的措施。九十七年七月馬總統上任後,授權海基會與大陸海協會協調,迅速取得共識而全面開放。

至今為止,所創造的來客數差異非常大。在全面開放前,經歷六年半的期間,來台人數包含第二類及第三類僅約有三十萬人,而在滿四年後的今天,來台的累積總人數已超過四百萬人次,遠遠超過全面開放前六年半的來台人數十三倍以上,這是全面開放的最大效益。

同時在九十九年時,陸客來台的人數更是超越一直領先的日本,成為國外來台旅客的第一位,並達到自九十一年政府努力推動來台「倍增計畫」政策目標人數,超過五百萬人次,成為來台觀光最重要的市場。

三十年前臺灣因經濟條件的提昇,讓國人得以提昇出國旅遊的能力及機會,不只人數逐年成長,在國外的觀光支出也大量的擴增,使台灣在觀光的收入及支出上變成負收入的國家。近年因大陸來台觀光旅客的持續成長及強勢的消費力,再配合其他國家、地區旅客來台人數的穩定增加,得以使台灣在整體的觀光收支上於九十九年轉入正收入的國家。這對於我國外匯收支貢獻極大。

活化台灣觀光產業

陸客來台的旅行模式異於其他地區國家旅客,尤其來台天數(七~八天)是日本或港澳或東南亞等市場所難以比較,且其行程有八成是屬於環島方式,故其效益遍及各觀光產業,包括飯店、交通、餐廳、購物店等,並涵蓋如台東、花蓮等台灣各地。

過去,花東在平日期間很難有觀光旅客前往,如今每天平均達到三千多人,超過一百輛遊覽車進入該區活動,每天平均可在這些地區創造將近千萬的消費額,對其產業及居民不無小補,也突破過去「週休五日」的經營窘境,使各產業及地方都能雨露均霑。

各觀光產業為因應市場的成長需求,在這四年間紛紛擴充改善各種軟硬體設備,如:

一、旅館或觀光飯店:除內部設施裝潢全面整修外,總房間數增加約達二成,一般旅館已有四○六三六間房,觀光及國際觀光旅館也有二五四二四間房,並也增加不少的優質民宿,大大提昇接納客容量。

二、遊覽車:因接待陸客有車齡限制,從而帶動汰舊換,車輛數也增加二成,達到一三八四四輛。

三、導遊人員:為因應整體市場的成長,吸引有意投入該產業者,由原八八一一人,增加至二四九○五人。

四、各主要風景區入客數大量增加,如阿里山由四四四三四人增至一八三八○一人,日月潭由三六八六○人增至三五四五三六人,故宮由一六八五一二人增至四二一三五七人,野柳由五九七八六人增至二五五○八三人等。

創造新興產業

台灣與大陸同文同種,生活習慣相似,因而在陸客來台的觀光旅行過程中創造及帶動一些產業,是過去沒有特別注意的,例如:

一、帶動旅行社重視來台觀光的業務

過去經營來台觀光的旅行社,其佔有比率不足10%,而今相繼投入該項業務的業者已超過兩成以上。尤其過去沒有經營來台業務的大型旅行業者,如:雄獅、康福、鳳凰等公司,均積極努力開發大陸以及世界各地來台觀光的業務。

二、伴手禮產值及項目持續增加

鳳梨酥單一項的年產值可達一百億,並且帶動如太陽餅、綠豆皇、牛軋糖、麻糬、肉鬆、魚鬆等各地方特色伴手禮,以及在台期間對水果類的消費。

三、牛肉麵等民俗料理成為主要餐食

傳統的民間餐食成為來台觀光陸客必然會有的一餐,甚至於火鍋類也包括在內。當然各地方的特色料理亦成為桌上美食,帶動地方上農、漁、畜牧類等消費。陸客來台一趟行程,午、晚餐共有十多餐遍佈全省各地,讓各地大小業者包括菜農、漁民及養雞鴨畜業者都獲利,達到雨露均霑的境地。

四、醫美觀光成為陸客來台新興產業

過去五年,醫美觀光在陸客的發展上礙於法規約束,無法順利推動。直到今年的醫美簽證開放及二月份在海南島的兩岸旅行業聯誼會論壇中,成為來台觀光的重點合作產業,始確立醫美在未來的陸客來台重要新興產業的地位。預期在觀光的活動之外,來台享受高優質的健診美容,將帶動另外一項高產值的產業。目前,來台從事醫美觀光的陸客正持續增加中。

五、高爾夫、農業休閒及定目劇是下一波待合作開發的業務

兩岸旅行業在今年的海峽兩岸聯誼會中,除醫美外,高爾夫、農業休閒及定目劇都是未來可以努力的重點產品,均可成為陸客來台觀光活動中,可以包裝的產品行程。

開放觀光 效益無窮

觀光休閒產業在台灣的服務業的比重是愈來愈重,尤其該產業除造就上述的產業及產值外,也培養了很多觀光休閒餐旅科系學生,這些年來也提供數十萬人的就業機會。所以,政府如能延續兩岸的開放政策及簡化各種措施,排除一些障礙,相信陸客來台觀光的業務,勢必產值無限及效益無窮。

尤其,兩岸的觀光交流是沒有口號的政治,沒有語言的外交,又是最沒有汙染的產業,經由人與人的直接交流體會,其所產生的結果是絕對超乎你我的預期。

(許高慶/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