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發言人誕生記

2011年9月初,中國外交部迎來新聞發佈制度新一輪“升級”後的首場例行記者會。記者會從過去16年間每週舉行兩次增加到5次,這意味著中國與外部世界通過政府外交部門這一平臺進行溝通的時效性大大增加,信息量也大大擴展。相關專家在接受《世界新聞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新聞發佈制度“升級”的背後有著國內國際背景的雙重考慮。

而從1983年首場記者會只有“三句話”的簡短聲明,到如今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與中外記者的觀點碰撞交鋒,縱觀近30年來中國外交部發佈制度的變遷,正折射出中國同世界關係發展的軌跡。

“三句聲明”成為契機

一直以來,中國外交部新聞發佈制度的從無到有,它的成長、發展與演變始終同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同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同中國與世界關係的發展步調一致。

1983年3月1日,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齊懷遠,作為新中國第一位正式的新聞發言人站在中外記者面前:“中國外交部從即日起建立發言人制度。”這是中國新聞發言人一次面向全世界的歷史性告白。這一告白,源於一年前發生的一個突發事件。這一事件催生了外交部發言人制度的建立。

1982年3月24日,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在烏茲別克斯坦首府塔什幹發表了長篇講話。儘管這篇講話中仍不乏對中國的攻擊,卻傳達出幾個訊息,明確表明了蘇聯的對華態度——承認中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強調中國對臺灣的主權,建議雙方進行磋商,採取雙方都可以接受的措施以改善中蘇關係。

敏銳捕捉到這一訊息的中國領導人是鄧小平。他打電話到外交部,指示立即對勃列日涅夫的講話作出反應。兩天后,即3月26日,外交部舊址主樓門廳處,時任外交部新聞司司長的錢其琛臨時授命就中蘇關係舉行了一次只有“三句話”的新聞記者會,此事也成為日後建立發言人制度的契機。錢其琛在這個簡短聲明中只說了三句話:“我們注意到了3月24日蘇聯勃列日涅夫主席在塔什幹發表的關於中蘇關係的講話。”“我們堅決拒絕講話中對中國的攻擊。”“在中蘇兩國關係和國際事務中,我們重視的是蘇聯的實際行動。”

這場“三句話的新聞發佈會”是外交部歷史上一場特殊而又意義非凡的發佈會。這場不設座位、只發佈、不答問的發佈會,奏響了我國改革開放後創建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序曲。一年後,即1983年2月,中央要求外交部和對外交往較頻繁的國務院各部門建立新聞發佈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地發佈新聞。一個月後,齊懷遠向中外記者宣佈外交部建立發言人制度。這樣,外交部率先在各部委中建立了發言人制度。

幾十年裏不斷“升級”

發言人制度創立之初,每週只舉行一次記者會,僅發佈消息,不回答提問。從1983年9月起,改為每月第一次記者會回答提問。從1988年起,每場記者會都回答提問。1995年至今,記者會改為每週兩次,週二、週四下午各一次,除暑期和國家法定假日外,風雨無阻。1997年把現場交叉傳譯改為幕後同聲傳譯。不僅如此,外交部新聞發佈會還取消了對記者提問次數和發佈時間的限制。

為了方便記者提問,外交部新聞司2000年還設立了發言人移動值班電話。每天24小時包括週末和節假日,都受理記者提問和回答記者提問。此做法一出臺,就受到外國媒體的好評,認為“這是中國走向更加開放透明的一個舉措”。

外交部新聞司發佈處的工作人員稱:“遇有重大、突發事件,外交部還視情舉行專場記者會,迅速、主動發佈消息。如2008年3月10日,我一些駐外使領館受到‘藏獨’分子衝擊後,外交部發言人當晚即舉行記者會予以譴責。”

對於如今發佈會進行的新一輪“升級”,不少西方媒體認為這是中國融入世界程度不斷加深的結果。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在國際經濟金融危機中的強勁表現在世界經濟復蘇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的諸多表現令全世界印象深刻,也令世界更加迫切地想要瞭解中國。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曲星表示,綜觀近30年來中國外交部新聞發佈制度的演變,從封閉到半開放,從“說”到“聽”,再到作出回應、進行溝通,甚至進行觀點碰撞,折射了中國與世界關係發展的軌跡:“通過新聞發佈這個平臺看中國外交怎麼樣更加的自信,怎麼樣更願意與世界進行溝通,怎麼樣願意向世界闡述自己,怎麼樣傾聽世界的聲音,怎麼樣讓國內的民眾更多瞭解國際社會,瞭解國家對一些重點問題上的政策、觀點和立場”。

(丁甯、穆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