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九大為何秘密召開

七大:全體代表觀看大型歌劇《白毛女》

1945年4月23至6月11日在延安召開的七大,是党的歷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代表大會,它確立了毛澤東思想為全黨的指導思想,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和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出席七大的正武代表有547人,候補代表有208人,合計755人,代表著當時全國121萬黨員。

七大期間,代表們的業餘生活是輕松愉快的。在七大召開的50天裏,大會為代表們安排了比較豐富的文體活動,有體育活動,電影晚會、歌劇、話劇等文藝演出。會議休息時,有的代表在院子裏聊天,有的則抓緊時間打乒乓球或克郎球。文藝活動更為豐富,每個星期六的晚上舉辦舞會,中央領導同志和一些代表都穿著布鞋或草鞋在王家坪的桃林草地上跳交誼舞。

除了舞會、話劇,七大期間還給代表們放映了《列寧在十月》《列寧在1918》等蘇聯電影。這些影片有的是譯制好的,沒譯制的就由蘇聯回來的同志當場做口頭翻譯。七大期間,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形勢比預想的發展還快。5月2日,蘇聯紅軍攻克柏林,希特勒服毒自焚。5月8日,德軍五條件投降,協議在柏林郊區簽字。史達林在莫斯科向蘇聯人民發表講話,宣佈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消息傳來,整個延安沸騰了,七大代表們深受鼓舞,也充滿了抗日勝利的信心。

6月10日晚,全體七大代表觀看大型歌劇《白毛女》,會場氣氛極為活躍。由王昆主演的《白毛女》,由延安魯藝根據當時流傳于河北平山、阜平一帶“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集體創作。鮮明的藝術形象和感人的故事告訴人們,必須挖掉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大山,才能奪取革命鬥爭的勝利。

在七大上,進行專場演出的還有陝甘寧晉綏聯防軍政治部宣傳部部長蕭向榮和李鷹航合作製作的《中國共產黨頌--獻給七大》大合唱。這台節目由聯防軍政冶部宣傳隊排演,並在大會期間為代表們進行了專場演出,受到代表們的好評。 閑暇的時候,代表們還在一起下象棋,打康樂球,到處呈現一派祥和,團結與愉悅的美好氣氛。

八大:鄧小平起初不願當總書記

1956年9月召開的中共八大,是建國後中共召開的第一次代表大會,具有不少引入注目的特點,如關於社會主義社建設方針的確定,關於中共領導體制的變化等等。較為關注的是中共領導體制的改革,而在領導體制的改變中,總書記一職的設立更為引人注目。

八大的黨章規定選舉總書記一人。此時的總書記與五大時不同,五大時的總書記是黨的最高領導,而八大時最高領導是黨中央主席。

八大黨章對主席、副主席的規定與七大不同,八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的主席和副主席同時是中央政治局的主席和副主席。”七大黨章規定“中央委員會主席即為中央政治局主席與中央書記處主席”,而八大沒有規定刪刁是中央書記處的主席、副主席。這樣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就真正分開了,決策機關與領導日常工作的機關就分開了。中央書記處有很大的權力,如副主席周恩來任總理的國務院要接受中央書記處的領導。書記處的權力高於政治局委員,甚至副主席。

毛澤東這樣安排自有道理,他說:我們這些人,包括我一個,總司令一個,少奇同志半個,就是跑跑龍套工作的。他要培養鄧小平,因而讓鄧小平先任中央秘書長,後任書記處書記。

鄧小平于1954年任黨中央秘書長,副秘書長有多位。當時幾乎天天開秘書長會議,討論研究各方面的工作。毛澤東有一次召集秘書長會議,說得很明確:你們是幹事的,對外一律用中央名義,不用秘書長、副秘書長名義。

醞釀八大中央名單時,鄧小平表示不願意做總書記,怕不順。鄧小平所說“不順”,一是和劉少奇不順。劉是副主席,是接班人。二是和周恩來不順。劉少奇與周恩來同歲,比鄧小平大6歲。他們的黨齡,資歷,威望都在鄧小平之上。毛澤東做鄧小平和中央同志的工作,講得很風趣:“至於秘書長改為總書記,那只是中國話變成外國話。其實,外國的總書記就相當于中央的秘書長。”他明確提出: “還要設一個書記處,書記處的人數可能要多幾個,書記、候補書記可以有十幾個人。”做工作之後,小平接受了。

八大選出的總書記是鄧小平。鄧小平比毛澤東小1l歲,即52歲,和毛澤東在開七大時的年齡一樣。

九大:史無前例的保密工作

20世紀50年代末,中蘇關系出現裂痕,到1969年;兩國兩黨之間關系的公開惡化,已經持續了10年。這年春天,戰爭的陰雲越來越濃,蘇聯邊防軍幾次出動坦克,裝甲車和直升機:入侵我國黑龍江省虎林縣境內的珍寶島,造成了流血事件,我邊防軍被迫奮起反擊,逐出入侵者。這使得事態更為激化,上升為邊境武裝沖突。蘇聯隨後調集軍隊,在中蘇、中蒙邊境“陳兵百萬”。毛澤東和中央由此判斷:國際形勢嚴峻,戰爭難以避免。為了防止蘇聯的突然襲擊,也為了防止“階級敵人”搞破壞,九大架取了極為嚴格的保密措施。

為了保密,事先並沒有公佈九大召開的日期,開會前3個月,代表們先是以省,市,自治區為單位秘密集中起來進行全封閉的學習,切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除了少數軍政高級領導之外,其他人一律禁止外出,隨時准備進京出席九大。由於九大代表不是選舉出來,而是各革委會根據在“文化大革命”中的表現“協商推薦”的,有些代表文化素質很低,鬧出了不少的笑話。廣東韶關地區的一位瑤族代表眼看年關將近,還遲遲沒有進京的消息,就不幹了,提上自己的小包要回家,結果被哨兵給攔住了。哨兵問他:“你不想去北京見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了?”這位代表滿臉委屈地說:“眼看快過年了,我家就我一個男人,我不回去過年,豬誰來殺?”

日復一日,終於盼來了進京通知。代表們被分批召集到了北京。到京以後,他們分別被安排住在北京飯店、前門飯店和京西賓館。代表人住的賓館如臨大敵,戒備森嚴,大門緊閉,代表們一律不准外出;甚至室內電話也被全部撤銷,靠街的窗戶不得打開,晚上須拉上窗簾,不能讓“階級敵人”覺察絲毫痕跡。不久,代表們得到通知說,4月1日下午舉行大會,會場在人民大會堂。

人民大會堂處于天安門廣場附近,遊人很多。1500多名九大代表要在這裏集會,想不為人知,絕非易事,為了保密,大會秘書處為此作了周密佈署:住各賓館的代表一律乘大交通車,每車45人,定車定人,各代表團按順序登車。登車前,各代表團在賓館樓下大廳集中,列隊候車,大交通車每次開來兩輛,車門面向賓館,剛好擋住大門,外面的行人看不見。車剛停穩,門衛便打開緊閉的大門,代表們迅速登車。此後每隔三四分鐘,就有兩輛大交通車開來。這樣每個賓館只需六七次,約半小時即可將全部代表接走。行車路線也是精心安排的。如說住在北京飯店的代表,從他們的住處乘車直到人民大會堂,距離不到一公里,行車時間也只需兩三分鐘。但為了不引起外界的懷疑,代表們的車子卻背道而駛,向東開到東單,轉而向南到崇文門,沿前門東大街、西大街西行,再右轉北新華街,兜了個大圈子,最後開進人民大會堂側門院內停車,代表們這才神不知鬼不覺地由便門進入會場。會場內也是用厚厚的深色窗簾把門窗遮蓋得嚴嚴實實的,從外面看不到任何燈光人影。保密工作做到這個程度,可以說是滴水不露。

4月1日晚上,中央人民廣播電台的播音員以高亢洪亮的聲音播出九大開幕的消息時,國內外才知道中共九大已經召開。這件事情引起強烈反響,一些外國媒體迅速報道了大會召開的消息,同時都很驚訝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毛澤東和其他一些中央領導人看了之後也像是打了一場大勝仗一樣,非常高興。

(劉建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