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哈氣候“混戰”“基礎四國”抱團

【中新社多哈12月7日電】按照既定日程,多哈氣候大會7日進入最後一天。上午9點,中國、印度、巴西、南非“基礎四國”在中國代表團辦公室再度緊急碰面,就大會最後的案文交流資訊,統一立場。

同一時間,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加拿大等“傘形集團“也在多哈國際會議中心的另一個房間裏“對表”。

近200個談判方的利益訴求,要全部寫入薄薄的大會案文,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況,這些國家貧富差距懸殊,對氣候變化的承受能力大相徑庭。

國際氣候政治版圖近年來發生明顯分化重組。雖然在氣候融資等核心議題上,窮國和富國仍然針尖對麥芒,但在其他一些關鍵議題上,傳統的南北陣營界限不斷模糊,主要談判力量重新進行了排列組合。

如在達成一份新的有法律約束力的全球氣候協議方面,小島嶼國家和最不發達國家集團就“離家出走”,和歐盟走到了一起。他們認為,美國以及中國等新興發展中大國也要在國際協議框架下做出“自上而下”的減排承諾,而不僅僅是在國內做出“自下而上”的承諾。

為了讓本國利益在大會成果中能夠得到更多體現,各國在幾十個不同議題上,都在尋找立場相近國家做盟友,多哈氣候大會註定是一場“混戰”。

自11月26日多哈會議開幕以來,除了大會小會激烈交鋒,在各個會議室、各國代表團辦公室,甚至是餐廳裏、過道上,總能看到不同國家的代表或兩兩成對,或三五成群,密集磋商。

因巴西(Brazil)、南非(SouthAfrica)、印度(India)、中國(China),取各國首字母剛好組成英文單詞BASIC,因此被叫做“基礎四國”。

與此同時,這四個發展中國家又是新興經濟體,經濟發展迅速,但同時都面臨“成長的煩惱”——二氧化碳排放大幅增長,在氣候談判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

從2009年哥本哈根氣候大會以來,四國頻頻抱團發聲,爭取氣候話語權。他們的核心訴求是,氣候談判必須要堅持《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確定的“公平、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各自能力”原則,要“基礎四國”現在就和發達國家一樣做出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減排承諾,模糊了歷史責任、忽視了他們的國情。

四國認為,雖然他們經濟體量大了,但人均GDP和發達國家還有鴻溝,還有大量人口處於“日均1美元”的貧困線下;雖然排放增量明顯,但歷史累計排放占比不高,人均排放不足美國的四分之一。他們現在的排放屬於“生存排放”和“發展排放”,和發達國家的“奢侈排放”不可同日而語,必須區別對待。

多哈會議前,四國在北京就此次會議基本統一了立場。在多哈會議上,四國親密合作,根據談判中出現的新情況,又多次舉行磋商,兩度召開聯合記者會,中國還數次代表四國在大會發言,用一個聲音表明立場。

在6日舉行的記者會上,在回答同一個問題時,後一個發言的部長第一句話必定是,“我同意某某部長或者其他幾位部長的意見”,相當默契。記者會後,四國的部長們就在新聞發佈廳外的過道開起了臨時協調會。中國代表團團長解振華向另外幾位部長介紹了他剛剛和《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秘書處執行秘書菲格雷斯會面的情況,並根據最新的談判進展和他們商量對策。

在談判的衝刺階段,“基礎四國”亮出了三大談判底牌,並代表發展中國家再次強烈敦促發達國家展現政治誠意,兌現對發展中國家的出資承諾,並設定更有雄心的減排目標,在應對氣候變化中承擔他們應當承擔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