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就是要理直氣壯地引導主流意識

隨著分別增加兩位直選和間選議席的第五屆立法會的選舉逐漸到來,各方有意參選者正在緊鑼密鼓地籌劃參選。有的充分運用自己的強大組織資源,暗中加強組織建設,力圖在固票箍票的同時擴大票源;有的則宣揚理念,爭取更多的選民認同支持,在投票日將手中的選票投給自己。其中有幾位青年朋友,則別樹一幟,以較為激進的言行作為吸睛的手段,希望能與其原本所在的政治團體作出票源區隔,以利於自己脫隊參選。因此,不斷推出新議題就成為自己「造勢」的手法,但似是曲高和寡,難以在社會上形成迴響呼應。那就只能是調子不斷升高,而且還試探著衝擊社會認受的底線。最近,更是到代表中央政府的澳門中聯辦「踢館」,針對「引導社會主流意識」的論述,要求約見中聯辦新任副主任李剛進行解釋。這既是要為自己「造勢」,又要是趁此行為抬高自己的地位,與李剛「平起平坐」,更是要向剛到任的李剛「施下馬威」。不過,仍是得不到社會迴響。

實際上,本來就連這幾位青年朋友們自己所言,關於「要勇擔傳媒社會責任,把社會主流意識引導好、把居民心聲反映好,要對得社會期待、經得起歷史檢驗」的論述,是中聯辦分管與澳門特區文化、教育、新聞界聯繫的另一位副主任李本均在中文傳媒高層春茗宴會上的致辭中所言,並非是李剛的談話內容。而他們卻指名道性地要求李剛與他們見面,可見他們並不是為了討論「引導主流意識」的問題,而是要藉此製造知名度,並要為挑戰中聯辦及其所代表的中央政府的權威打開一個缺口,甚至是要趁李剛甫就職就來個「下馬威」。畢竟,社會上傳說,在白志健主任屆齡退休後,將由李剛接任中聯辦主任。因此,他們要「叫板」的目的及動機是很明顯的,並非是要討論「引導主流意識」,這只不過是一個「項莊舞劍」的掩護藉口而已。

其實,即使是李本均副主任所說的「引導主流意識」,又有甚麼不對?他們發問,「甚麼是主流意識」?主流意識就是「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方針的精髓,《澳門基本法》的精神及內容,及中共「十八大」有關港澳事務工作的論述。前兩項是貫穿澳門整個「五十年不變」甚至更長時間的整體政策;後一項則是當前的工作要求。

按照中共「十八大」報告的論述,對澳門而言,當前的主流意識就是要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保持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針,必須把堅持一國原則和尊重兩制差異、維護中央權力和保障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權、發揮祖國內地堅強後盾作用和提高港澳自身競爭力有機結合起來,任何時候都不能偏廢。為此,必須嚴格依照基本法辦事,完善與基本法實施相關的制度和機制,堅定支持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和政府依法施政,帶領澳門各界人士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切實有效改善民生、循序漸進推進民主、包容共濟促進和諧,深化內地與澳門的經貿關係,推進各領域交流合作,促進澳門同胞在愛國愛澳旗幟下的大團結,防範和遏制外部勢力幹預港澳事務。

作為新聞媒體和新聞工作者,就是要牢牢把握這個輿論導向,理直氣壯地引導這個主流意識。

當然,按照西方新聞學的原理,媒體作為第四權力,具有輿論監督的責任。然而,監督政府施政與支持特區政府依法施政,這兩者之間是一對統一的辯證關係,並不衝突矛盾。監督政府施政,是為了政府的施政更好,而不應以「否定一切,打倒一切」的「文革」遺風來看待特區政府的工作;也不宜只看到樹木看不到森林,抓住一點,不及其餘,像「瞎子摸象」那樣流於片面偏頗。

開展輿論監督的確是每個新聞媒體的使命和責任,輿論監督更是新聞媒體擁有運用輿論的獨特力量,幫助公眾瞭解政府事務、社會事務和一切涉及公共禮儀的事務,並促使其沿著法制和社會生活公共準則的方向運作的一種社會行為的權利。隨著社會的全面進步和現實生活的深刻變化,大眾對媒體輿論監督越來越關注,需求也越來越迫切。因此,在社會矛盾的凸現期,作為主流媒體,尤其要有強烈的責任感,為社會正氣助威。要掌握輿論宣傳大方向,把握事物的基本面,分辨主流和支流,凝聚人們的向心力,這才是主流媒體從業人員的職業精神。切不可心血來潮,不負責任地隨意刊發那些會擾亂人們思想,會激起群眾怨憤的失實消息。有些事件,過度炒作,過分渲染,會造成群眾對社會、對政府的怨憤情緒和不信任感,其殺傷力不容小視。因此,新聞媒體有批評和監督的責任,但必須經過核實,必須真實可信,必須準確可靠,必須厘清主流與支流,尤不可把個案當作整體,予以一抹黑。假新聞,有時確實可以矇騙一部分不明真相的群眾,但主流媒體有責任站出來撥亂反正,查明真相,還原真相。這才是主流媒體的主流意識和主流精神。

因此,必須將輿論監督與正面引導有機地結合起來,這樣才能充分地發揮傳媒的「第四權力」作用。但這與引導主流意識並不矛盾。而這個監督,是必須有利於推進特區政府重大決策的科學化和民主化進程;有利於推進廉政建設,防止腐敗現象滋生;有利於全體「澳人」當家作主的主人翁意識的進一步確立,健全社會肌體;有利於特區政府正確政策的執行落實;有利於實現司法公正;有利於凝聚和傳遞「正能量」,促進社會的團結和諧。

澳門目前的和諧發展局面來之不易,必須更加珍惜,倍加呵護。中聯辦副主任徐澤指出,要有一個幹事業的良好社會政治環境,就是如此。因此,新聞媒體的加強監督,最主要的是加強建設性的監督,加強支持性的監督。要善於當「鼓號手」而不能做「爆破手」,要主動送「打氣筒」而不能送「受氣包」,就是要帶著「喇叭」去監督,帶著「氣筒」去監督。對特區政府的工作,看到成績就鼓勵宣傳,看到缺失就批評指出,看到困難就共同應對,切實做到「補台」而不「拆臺」,批評而不添亂,齊心協力共同推進澳門特區的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