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發展危機下 中小企應重視“微創新”

王希富

日前,澳門工商聯會會長何敬麟在該會舉辦的新春茶話會上表示,本澳最主要中心商業區鋪租已經動輒百萬計,周邊二、三線街道鋪租亦將繼續上升,預計今年整體商店鋪租升幅為15%至20%。又強調,物價持續增長、薪酬、租金不斷上升,但顧客消費能力卻有所下降,導致中小企營商越來越困難,建議政府應加大力度扶持中小企。同時希望中小企優化營運、開源節流,使營運更高效,更具競爭力。的確,“打鐵還需自身硬”,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特區政府對中小企所採取的扶持措施逐年加碼,但始終不能完全滿足中小企的生存、發展需求,這既是客觀經濟環境的影響,也是出於本澳基本制度的約束,政府不可能完全為中小企做“保姆”。所以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或者商界社團從中小企自身著眼,呼籲中小企進行自身的優化,通過變革、創新來實現新的發展。但在實際發展中,眾多的中小企雖然也明白創新的重要性,認識到無論是從產品、服務還是管理上都要與時俱進,但受限於本澳人資、租金成本等因素,自身實力弱小的中小企往往是有心無力,即使是一直宣導的中小企“抱團”策略也並未發揮出良好效果。在此情況下,我們不妨將視角再度回到企業自身的創新上來,既然進行大規模、全面性的變革、創新難以實現,何不引入“微創新”的概念?從某些細節上,以小投入獲得大成效,實現“四兩撥千斤”的效果。而且也能促使政府扶助資源真正用到“刀刃上”。

正確認識微創新的內涵

微創新雖然是一個新生的概念,而且是一個真正“國產”的理念,但其應用效果卻相當明顯。有研究認為,微創新正在不斷地影響著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許多新興的中小企業也正因為微創新概念的運用,使企業產品的市場份額不斷增加,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體驗,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從而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不斷上升。微創新也逐漸融入了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中。

那麼,究竟何為“微創新”?360安全衛士董事長周鴻禕在2010年中國互聯網大會“網路草根創業 周鴻禕與就業論壇”上指出一個方向:“用戶體驗的創新是決定互聯網應用能否受歡迎的關鍵因素,這種創新叫’微創新’,’微創新’引領互聯網新的趨勢和浪潮”。周鴻禕稱:“你的產品可以不完美,但是只要能打動用戶心裡最甜的那個點,把一個問題解決好,有時候就是四兩撥千斤,這種單點突破就叫“微創新”。尤其是對於小公司,因為大公司拷貝有優勢。對於這一點,創業者沒有什麼可抱怨的,這就是現狀,唯一要抱怨的就是自己沒有創新。要做出“微創新”,就要像鑽進用戶的心裡,把自己當成像一個老大媽、大嬸那樣的普通使用者去體驗產品。模仿可以照貓畫虎,但肯定抓不住用戶體驗的精髓。”

可見,微創新就是指用戶體驗上的創新,即從用戶體驗的角度去改善用戶使用的體驗,從使用者使用產品的所有流程開始,在產品上做了一些改進,能給用戶創早價值。其實質在於對用戶體驗的關注和改進,進而以這種用戶體驗上的單點突破,實現市場的爆發型增長。有人認為,它是企業的一種先進的文化,其以用戶至上為核心,從小事入手,從小處著眼,從一些簡單的改進去打動使用者的心,它需要一種專注而聚焦的精神去做產品的創新。但也有人批評說,微創新壓根就是“偽創新”,實則還是以拷貝為主小修小補為輔,起了個好聽名字罷了。

其實,從一開始,“微創新”最主要的是針對中國互聯網產業而提出,也確實,很多互聯網企業的成功都印證了“微創新”的力量。比如:內地的騰訊,QQ本身就有很多微創新,QQ檔案傳輸速度比MSN快,這就打動了用戶的心。總結起來,騰訊公司雖然每次都不會第一個去吃螃蟹,但是模仿之後的“微創新”才是騰訊成功之道。騰訊公司會根據使用者需求,從小處著眼,貼近用戶需求心理而“微創新”。不管是遊戲、團購還是其它產品,模仿不是關鍵,而“微創新”才是王道,最起碼中國的互聯網競爭亦是如此。再就是提出“微創新”的周鴻禕所在的360公司,他們的主要產品360安全衛士從查殺流氓軟體開始,也是一直在做微創新工作,查殺流氓軟體就是“微創新”。後來,360開始給用戶電腦打補丁、體檢、開機加速,每一項功能都是“微創新”。360就是靠這樣一個一個的微創新發展起來的。從產品角度,內地軟體業界的影音播放機方面,當年所有播放機都沒有歌詞功能,千千靜聽就做了這一件事兒就成功了;另外,暴風影音就是把國外很多解碼器打包在一起,讓各種常見格式都能播放,靠這一件就火起來了。

創新的作用自不必多言,無論是對整體社會的發展還是某個企業或者機構的成長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所能起到的作用是形成“人無我有”的優勢。那麼微創新到底算不算創新?又具有哪樣的作用?

創新理論的提出者熊彼特是一位關注社會與經濟發展變遷的宏觀經濟學家,因此他對創新的定義也比較抽象。他認為創新是一個將生產要素重新組合,最終經過生產經營體系創造利潤的過程。從微觀層面看,創新有五種途徑,也就是產品創新、技術創新、市場創新、資源配置創新和制度創新。

微創新是對熊彼特創新理論的精細化和現代化,它在創新的基礎上發生了一些分化和演變,大體可以分為:技術型微創新、功能型微創新、定位型微創新、模式型微創新、服務型微創新以及整合型微創新。它所能達到的效果應該是“人有我優”。從學術的角度上筆者並非專家,所以無法對“微創新”是否屬於創新做出論斷。但是從企業發展的角度上,無疑“微創新”與創新一樣,都對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一定程度上,我們不妨將“微創新”也視為一種創新。

中小企為什麼要重視微創新

理論學者認為:現在已經進入了一個用戶體驗為王、消費者驅動的時代。以前用戶購買商品更多是一種被動選擇,沒有主動權,可是隨著中小企業的大量出現,用戶體驗變得越來越重要。使用者和公司裡做產品開發的人看問題的角度是完全不一樣的。從產品開發的人來看,是想我要用怎樣的技術去教訓客戶,我要使用者感覺我的產品怎樣。但用戶看商品往往是這樣想,這個東西怎麼用起來很方便很簡單,可以為自己解決什麼問題和創造什麼價值。所以,創新不是從企業自身的角度出發,而是從改善用戶的體驗出發,有時候甚至是讓企業做了一些很不起眼的創新。但是這種微小的變化給用戶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感覺,一種衝擊。一旦打動用戶,這個“微”創新實際一點都不微,可能成為佔領市場的巨大力量。現階段,很多企業很自負,老想著怎麼去搞一個大的創新,但是從用戶這邊來看,即便是一個很大的創新,沒有打動用戶,你的創新可能投入很大,大卻無法佔有市場。企業認為不重要的東西,用戶可能覺得很重要。因此,微創新以改善用戶體驗為關鍵而誕生。這正是微創新順應市場需求的表現所在。

筆者認為,可以將創新與“微創新”的關係理解為“人無我有”到“人有我優”,其實本質上反映出來的是“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正如周鴻禕所言“當我們提起創新總感覺像微軟那樣你要雇傭多少科學家,在全世界有多少研發中心或者有多少研究院,要有幾千個人關起門來三年磨一劍,最後弄出來一個別人高不可攀的專利。這種創新實際上已經不能在今天有效的運作了,而且這種創新也不是很多公司所能去做的。”的確,在當今科學技術高度發達,傳播手段和速度多樣而迅速,處於產業經濟鏈下端的中小企業在自身資金、技術實力不足,市場佔有率不高的情況下,要大投入企業開發新技術、新服務、新產品,顯然是不可能的。在完全創新困難重重之下,中小企業要保持生存和發,必須不斷“零敲碎打”,從細微處著手,更加貼近客戶需求,方可得到不斷的發展。而這也正是“微創新”之本質。

在任何時代變革中,創新都與之形影不離,推動時代不斷向前,“微經濟”時代亦是如此。與其它不同的是,“微經濟”時代的創新並不需要驚世駭俗的大發明,在市場需求越來越多樣化的今天,需要的是從使用者的細微需求入手,也許只是一點點“微創新”,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英特爾中國區董事總經理黃節曾表示,對於中小企業來講,完全創新難度很大,但可採取“微創新”的方式進行企業科技升級。中國知名年釀酒企業水井坊總經理柯明思也認為,在保留企業原有精髓基礎上,做出“微創新”,是企業長久發展的最好辦法。世界知名服裝零售商蓋璞大中華區總裁楊得銘和星巴克中國區總裁王靜瑛也都肯定了“微創新”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他們表示,只有在每天的工作中不斷進行“微創新”,讓其成為企業血液的一部分,才能長遠立足於市場。

從澳門的情況來看,中小企業占到企業總數的九成以上,對保證市民就業,維持社會穩定的作用不容忽視。但是也應該看到,澳門中小企所面對的環境甚至可以用“內憂外患”來形容。內部有龍頭支柱產業的競爭,無論是社會資源的佔有還是正常措施的傾斜上,中小企業無疑都處於劣勢。對外方面,由於澳門一直以來都屬於微型經濟體,產業結構不完善、市場規模不大,都讓中小企業面對來自資金、經營管理、人力資源等方面的不足。要進行完全的創新,難度之大可想而知。“微創新”或許正該成為本澳中小企業思考的方向。

“微創新”不是仿造,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過程中,可能每一個具體步驟是小的,但是得到的結果仍然是一個新的東西,最後積累出質變的結果。正所謂“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中小企業該如何微創新

現在,內地理論界將微創新細分為幾大類型:技術型微創新,強調技術要素,不是耗時長久的研發,而更多的是一個微小的點上的突破,或是對已有技術與眾不同的創新應用;功能型微創新,通過開發出某種滿足使用者需求的產品或服務功能,製造出獨特使用者體驗的創新活動;定位型微創新,通過對產品或服務進行獨特的定位,並針對這一定位進行產品設計,達到創新獨特使用者體驗的目的,這就是定位型微創新的核心內涵;模式型微創新,通過引入新的商業模式,給消費者帶來全新獨特的用戶體驗,從而佔領並擴大市場;外觀型微創新,在產品基本功能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