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蕭二人都盡可能迎合馬意但仍有差異

習近平昨日在海南博鰲會見蕭萬長。這是習近平繼在中共「十八大」當選總書記,會見連戰後的第二次會見台灣重要賓客,更是他自今年全國「兩會」當選國家主席後首次會見台灣重要賓客。

更巧合的是,連戰和蕭萬長兩人都曾當選並出任過「副總統」,而且也都曾出任過「行政院長」。不過,由於兩人的專業學科背景及從政經歷不同,因而所關心的兩岸關係事務的領域也有所不同。作為政治學博士及也曾出任過「外交部長」的連戰,更重視兩岸關係在經濟、政治、文化、軍事等領域的全面交流合作,及台灣地區參與國際活動空間的問題。實際上,他於二零零五年四月訪問大陸的「破冰之旅」,與胡錦濤達成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願景》,就開列了包括「促進盡速恢復兩岸談判,共謀兩岸人民福祉」、「促進終止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促進兩岸經濟全面交流,建立兩岸經濟合作機制」、「促進協商臺灣民眾關心的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建立黨對黨定期溝通平臺」等五項願景,並在卸任中國國民黨主席之前,全力主導將這「五項共同願景」列入中國國民黨政策綱領中,宣示將傾全黨之力積極落實。而在首次「習連會」之時,由於兩岸經貿發展取得階段性的成果,因而他就有心推動兩岸關係向包括政治在內的其他領域進軍,因而他向習近平闡述了他對深化兩岸關係發展的一些具體建議,如「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的十六字箴言,及兩岸在探討和累積共識後,可建立一種「平衡、對等、有效」的政治架構,以及「求一中架構之同、存一中涵義之異」,「結束敵對狀態,逐步化解爭議」,「交流協商共榮,強化同胞情」,「提升民眾福祉,發揚民族尊嚴」的四點意見,還有進行兩岸政治對話以民間先行、智庫為先,由民間專家、相關團體就比較困難的兩岸議題加以探討,從現行各自的規定著手,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等。

而雖然也是修讀外交學,但其從政經歷卻是長期主持國際貿易及談判,並曾任「經濟部長」及「經建會」主委的蕭萬長,則較為重視兩岸經貿領域合作的問題。昨日他向習近平提出的三點期許,就全部是經貿方面的內容,包括在兩岸應在共同面對全球新局、共同構築兩岸願景、共同參與區域整合等三方面,積極尋求新的突破。當然,就是在經貿的範疇內,他的建議也比過去站得更高、看得更遠,提出了在國際經濟變數增加的形勢下,台灣和大陸應加強政策協調和經濟戰略共同探討,形成更緊密的聯繫與合作,以利兩岸經濟調整及產業轉型,強化因應變局的能力;未來應以「ECFA」及兩岸貨幣清算機制為基石,深化、擴大制度化合作,在全球市場攜手並進,共創兩岸願景;兩岸應共同面對亞太地區經濟加速整合的新情勢,合情合理解決台灣參加區域性經濟合作協議問題,攜手合作,互利共榮;以及大陸旅客乘坐民航班機在台灣「中轉」的問題。他所強調的區域經濟合作,與他曾經鼓吹過的亞太營運中心,及現在正在鼓吹的兩岸共同市場,也可算是「一路走來,始終如一」。

比較起來,由於蕭萬長的「副總統」是與馬英九搭配,因而更清楚馬九的「先經後政」甚至是「只經不政」政策思路,因而他的建議主張就只是在經濟領域兜轉,而始終沒有「突破」的意思。當然,在經濟領域內,仍是層次有所拔高,推向他這幾年來一直孜孜以求的經濟區域合作,並突破了「兩岸共同市場」的範疇,而是走向跨越國境的區域合作,其中有可能包括馬英九一直在茲念茲的台灣加入東盟「十加一」、「十加三」,進而是海峽兩岸都能加入「TPP」。蕭萬長的這個想法,完全符合馬英九的意思。而習近平也給予正面回應,並釋出了許多善意,除了本著兩岸同胞一家人的理念促進兩岸經濟合作,更多考慮台灣同胞的需求和利益,加快給予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及爭取儘快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力爭在年內完成貨物貿易、爭端解決等議題的磋商之外,也可以適時務實探討經濟共同發展、區域經濟合作進程相啣接的適當方式和可行途徑,為兩岸經濟合作增添新的活力。這也正是馬英九所需要的,甚至是連馬英九自己也未曾想到的。因此馬英九昨日的反應奇佳,連聲叫好,認為蕭萬長所說的兩岸宜加速「ECFA」各項後續談判,及早簽署服務貿易協議,及習近平回應說,「希望近期儘快簽署」;在年底前也將完成對貨品貿易和爭端解決機制協商,是「邁向完整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重要一步」,並可使台灣在國際間與新加坡、新西蘭,甚至其他國家洽簽經濟合作協議,獲得更佳的戰略地位。而「陸委會」也發表了新聞稿,聲稱蕭萬長與習近平會面時提出的三點期許,有利於促進兩岸雙方的瞭解與相互溝通,也有助於兩岸關係的良性發展,政府對此持正面立場。這與一個多月前「習連會」後,「總統府」先是強調連戰此行只是單純的民間交流,不代表國民黨及馬政府,後是聲稱連戰的「一個中國、兩岸和平、互利融合、振興中華」之說,並沒有預先向馬英九報備,與「習連會」進行切割,而「陸委會」也加上一腳「勿過度解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似乎習近平也從馬英九在「習連會」之後的反應中,找到了化解矛盾,求同存異的訣竅,因而他昨日對蕭萬長所提出的四點建議,迴避了政治訴求,也主要是在經濟領域內進行深化及拔高性的論述。但時,他提出了「一家人」的概念,與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前日會見蕭萬長時六次提出「一家人」作呼應,並以「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將兩岸關係靠拉得更緊密,並以「我們會更多考慮台灣同胞的需求和利益,積極促進在投資和經濟合作領域加快給予台灣企業與大陸企業同等待遇」,在兩岸經貿的「讓利」之上再加上一層「親情」的涵義,實行「以情動人」、「以情服人」。這比胡錦濤的「軟的更軟」,更多幾份柔軟。

然而,習近平的口中不提政治,並非就等於是放棄了政治議題。他所說的「希望兩岸同胞團結合作,共同致力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大陸和台灣取得的每一項發展成就,都值得兩岸中國人自豪。兩岸同胞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就是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貢獻。只要兩岸凡事都從中華民族整體利益考慮,就一定能克服前進道路上的各種困難和阻礙,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就蘊含了政治意涵。習近平雖然沒有直接說出「中國夢」,但其中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之一。一提到「中國」就皺眉頭的馬英九,看來也難以否定及退卻習近平這拳拳誠意。

總之,兩岸都有共同的追求,但也有不同的取向,只要能夠求同存異,就可以互補共利,攜手向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