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首現輸入基孔肯雅熱病

【本報訊】衛生局昨日證實1例輸入性基孔肯雅熱病例,呼籲巿民注意防範。

患者為1名64歲尼泊爾籍澳門居民,男性,於澳門工作,住在澳門黑沙環區。患者於4月30日至5月7日與家人和朋友到巴厘島旅行。回澳後,於8日下午開始出現發熱、乏力、肌肉酸痛、全身關節疼痛等病徴;9日因出現四肢紅色皮疹,到科大醫院門診就診並入院治療。14日,經檢測為基孔肯雅熱IgM抗體陽性及PCR檢測陽性。根據疫區旅遊史及出現症狀的時間,已被列為基孔肯雅熱輸入性病例。此亦為本澳有記錄以來第1例病例報告。

基孔肯雅熱(chikungunya fever) 又稱屈弓病,是一種通過埃及伊蚊或白紋伊蚊傳播的病毒性疾病,臨床表現及傳播方式和登革熱類似,但通常並不致命。引起基孔肯雅熱的病毒在1952至1953年非洲坦桑尼亞的爆發中首次被分離出來。東南亞多國在1960至1982年期間曾出現嚴重流行,其後又一度沉寂。1999年起,該疾病又相繼在印尼、印度等東南亞地區大規模流行,感染人數以百萬計。

基孔肯雅熱的症狀,包括突起發熱、嚴重頭痛、寒顫、噁心、嘔吐以及嚴重的關節痛。一般並不致命,但有些基孔肯雅熱病人的關節痛可嚴重到影響病人的活動並持續數周至數月,而登革熱通常不會出現這種持續的關節痛和倦怠。有的病人會出現皮疹,但罕見出血。潛伏期可3至12天,通常為3至7天。有些感染者沒有症狀,但其比例不詳。目前沒有該病的特效藥或疫苗,治療以對症為主。

衛生局表示,雖基孔肯雅熱一般並不致命,但可能對病人造成的痛苦不輕,短期內大量病人的出現會影響當地的社會經濟活動。本澳白紋伊蚊活動十分普遍,又和目前廣泛流行的地區來往密切,出現基孔肯雅熱的風險不低。基孔肯雅熱在東南亞地區的流行情況日益嚴重,衛生局已在2008年派員到世界衛生組織合作實驗室實習基孔肯雅熱的實驗診斷方法,留意出現類似症狀而登革熱檢測陰性的病人是否感染基孔肯雅熱病毒。

預防控制基孔肯雅熱的方法和登革熱類似。衛生局呼籲巿民注意清除家居內外的積水,杜絕蚊孳生;到多蚊的地方活動時,應使用驅蚊劑,防止被蚊叮咬。前往東南亞地區本病流行的地區旅行時,宜穿長袖衫褲,在有空調或有防蚊裝置的地方住宿,外出時在暴露部位塗上驅蚊劑。如出現發熱等症狀,應儘快就醫。同時,亦呼籲所有醫生留意疑似基孔肯雅熱病人,如有懷疑,應及時作出申報和檢測。衛生局公共衛生化驗所已可為所有醫療機構提供基孔肯雅熱檢測。巿民如有疑問,可致電衛生局傳染病熱線28700800或瀏覽衛生局傳染病網頁http://www.ssm.gov.mo/cs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