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立法議員李從正促請政府規劃粵澳醫療及准他合作。
李從正說,要突破制約本澳發展的瓶頸、解決本澳民生問題,深化執行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通過合作項目的具體化,至關重要,尤其在土地資源和人才資源利用等方面,透過相方合作、互補發展。
他說,特區政府在施政報告中提出了構建多項長效機制,當中包括了醫療和社會保障兩個方面。面對本澳人口老齡化,社區安老服務、慢性病患者的專科服務、復康以及特殊護理服務的需求將不斷增加。未來隨著更多的本澳居民到內地工作或移居國內等,長效機制的構建其覆蓋必須考慮得更為周全。粵澳合作協議當中已明確在醫療服務方面支援醫療業界合作設立醫院及中醫藥醫療保健機構,開展醫院管理和人員培訓等交流合作,並研究建立醫療機構互助,推動衛生資源共用,醫療服務標準化,完善雙方居民轉診機制等。社會保障方面,支援本澳服務提供者到廣東開辦老年人及殘疾人社會福利機構,完善生活在廣東的本澳居民的社會福利。如何進一步推動相關合作項目的落實最為重要。
李從正說,隨著區域合作的深化、珠三角在經營和生活上的融合進一步加強,不少本澳居民選擇移居內地發展或退休養老,亦有部份長期病患者選擇到內地求醫及復健。特區政府在較早前,教青局以先行先試的方式,向廣東省兩市就讀高中的澳門學生發放學費津貼,這是在粵澳合作的大原則下教育領域內先行一步的舉措,此舉應值得支持及借鑒,尤其醫療服務和社會保障領域方面。
李從正質詢當局:
1. 就粵澳合作框架如何具體落實方面,有否分別建立粵澳恆常性溝通機制和珠澳恆常性工作機制,繼向就讀內地高中的澳門學生發放學費津貼措施後,在醫療、社會保障和老人服務方面,有否具體的、創新性的,有利於解決本澳部分民生問題的措施出台?
2. 特區政府有否考慮透過框架協議的特殊政策,加強具體合作,把本澳相對較為完善的初級護理模式和廣東省的專科醫療技術與人才結合起來,在內地構建初級護理和專科醫療並行的模式,讓澳門居民在廣東省,按照特定的條件下享有在澳門相同的醫療福利待遇?而另一方面,可否透過粵澳醫療服務合作,解決澳門病例少的問題,有利加強培育本澳優秀的中、西醫療人才?
3. 在粵澳合作協議中的安老及社會服務方面,特區政府能否推動盡快落實在廣東省尤其是在與澳門相鄰的珠海,開辦服務長者及殘疾人士的社會福利機構,合作興建一些環境和專業服務較佳的護老社區,為澳門的長者和殘疾人士提供更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