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官場頻現“世襲”濁流

近日,廣東揭陽市東縣(現揭東區)副縣長江中被爆工作6年被3次“破格提拔”。2011年時任27歲的江中詠出任副縣長,其父同父同期卸任該職。5月10日,揭陽市委組織發布情況通報稱:江中詠的任職違反了相關規定,決定撤銷其任命決定。又是一起“官二代”被免職事件,繼“富二代”橫行不法飽受輿論指責之後,“官二代”成為媒體關注的新焦點。

官場“家天下”醜聞頻現

除了江中詠外,近日另有一名“官二代”湖南耒陽副市長王卿受到輿論關注,其父親王禮忠曾任耒陽市長、人大主任,已在2008年退休。1980年出生的王卿2012年底由耒陽市招商局副局長提拔為耒陽市(縣級市)副市長,至今未公佈簡歷。

5月9日新華網報道援引湖南衡陽市委組織部回應稱,王卿1998年作為統招統分生從衡陽財校中專畢業後,分配到耒陽市檢察院工作。2005年提拔為耒陽市招商局副局長,2010年8月提拔為耒陽市經濟開發區招商局長,其任職符合《公務員職務任免和職務升降規定(暫行)》,並履行了幹部選任有關程式。

衡陽市委組織部負責人介紹,2012年衡陽縣市區政府換屆,按照湖南省和衡陽市有關規定,每個縣市區政府領導班子中,至少要有1名30歲左右的幹部。2012年7月,衡陽市委對耒陽新一屆人大、政府、政協班子成員進行全額定向推薦,王卿在政府副職推薦人選中得票均排第二,在9名80後年輕幹部推薦人選中得票排名第一。衡陽市委常委會票決,確定王卿作為耒陽市政府副市長提名人選。

針對線民質疑的王卿簡歷為何不公開的問題,衡陽市委組織部稱,王卿工作後通過成人高考、在職學習,先後獲得大專和本科學歷。其個人簡歷在民主推薦、考察公示和副市長選舉等環節已經對外公佈。因去年換屆人員變動較多,檔案材料完善補充、資訊審核任務重,其個人簡歷尚未在耒陽黨政門戶網公佈,“但將盡快公佈”。

對於耒陽市副市長王卿目前引發的爭議和猜疑,湖南省程式法學研究會會長、湖南師範大學法學院教授黃捷表示,此事主要源幹政府資訊存在不透明、不公開、不及時現象,也提醒各級政府及領導幹部,必須嚴格依法辦事。

5月17日,微博曝出:”袁慧中,1983年10月出生,2009年8月參加工作,2012年11月升副處,其父袁秋年為揚州市委常委,曾任宣傳部長,現為政法委書記。”該消息經媒體報道後引發公眾熱議。網友“韓寶懦律師”:這全是靠關系,坐火箭上去的。

近年來,引發爭議的官員任職事件並不在少數,比如80後美女副市長董海濤,湖南湘潭27歲副縣長徐韜,山東濟寧25歲女鎮長韓寒,“湘潭神女”王茜等等,背後無不飛舞著官員子女的質疑。河北省國稅局副巡視員李兆昌被網友指安排一家十幾人進入稅務系統上班。經記者調查証實,其妻子、兒子、女兒、小舅子確實都在當地各級國稅系統工作,被網友戲稱為“家天下”。

2012年8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2012年輿情藍皮書《中國社會輿情與危機管理報報告(2012)》。報告指出,80後女性官員因過於年輕往往成為公眾質疑的理由,潛規則、違規提拔、家世背景等揣測不斷。報告稱,吏冶腐敗是最大的腐敗,特別是跑官要官、買官賣官,以及裙帶關系、官二代等問題屢屢發生,引發人們不滿。

怎樣合法操縱“官二代”上台

官員後代能不能當官員?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在目前情況下,人們對官員後代“世襲”官員的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從目前看,官員特別是基層官員的確有著”世襲”的傾向。官員“世襲”,不合法可怕,合法同樣可怕。

據報道,河南省固始縣在2008年全縣選拔正科級和縣局級幹部任用中,最後確定的12名鄉長,基本都是當地官員和房地產老闆的子弟。

針對媒體質疑,中共固始縣組織部部長周輝回應說:“12名鄉長大都是現有官員之後”情況屬實,但“他們都是符合程式,經過大範圍的公選出來的,他們具備了當選的條件”。周輝反問:“難道官員之後就無權當選了嗎?”

固始縣這次官員選拔分成三步驟:第一步,在符合43周歲以下、任副科級兩年以上等條件下自薦,最後自薦出來270多人;第二步,經縣處級、正科級下部以上還有老幹部代表300多人投票,推出來60多人;第三步,經過數天考察,由縣委常委等官員50多人投票選出最後的鄉長12人。

從中不難看出,關鍵是第2、3步,300多人投票的都是現在的官和曾經的宮,而沒有群眾代表,在考察行列中也沒有群眾代表份額,也就是官推官,與民不相千。缺失了群眾的發言權的程式,顯然是一個不完整和不成熟的程式。

在2011年8月的江西廬山市事業單位招聘中,廬山管理局對其招聘範圍和對象特別注明為“具有廬山戶籍或廬山在編職工的未就業配偶、子女”。而事實上隨後公佈的筆試人圍人員名單詳細注明了幹部子女成績及領導幹部的職位,從這份名單裏可以看到,廬山管理局招聘的11個事業單位的職位考錄筆試中,有5個單位的第一名都是當地領導幹部的子女。此事件引發了線民的強烈質疑,是一次典型的以規則為幹部子女入圍“量體裁衣”的舞弊行為。

同年,河北滄州市鹽山縣設立了名為“縣長特別獎”的獎項,官方承諾獲獎者子女可在事業單位安排工作。工作人員証實了該獎項的存在,但稱不清楚指標分給了哪些人。當地檔顯示,獲獎個人包括該縣國稅局局長等人,其中部分人子女的工作已獲安排。

值得注意的是,在前述報道中,記者同樣並沒有發現李兆昌親友進入稅務系統的程式有何違規之處;河北鹽山的“縣長特別獎”更有政府出臺的檔為其背書。盡管如此,一系列事件仍引起了輿論熱議:“蘿蔔招聘”已經發展成了”蘿蔔開會”,“走後門”變成了“走前門”,“潛規則”變成了“明規則”。事實上,這種合法不合理的公職任命事件是普遍存在的。

為防範“官二代”“世襲”權力,2010年發布的《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第一章第五條做出了明確規定:”禁止利用職權和職務上的影響為親屬及身邊工作人員謀取利益。不准有下列行為:要求或者指使提拔配偶、子女及其配偶、其他親屬以及身邊工作人員”。

從官員“世襲”上,足以看出不合法的可怕以及合法背後隱藏的不平等。不管合法不合法,官員“世襲”一旦越來越嚴重,都將是一種極不正常的可怕現象。

官場“世襲”引起社會公憤

這類事件之所以引發如此強烈的情緒,是下層民眾對官員選拔制度和社會流動管道長期以來的不滿的表達。

人民網曾發表文章質問,官員子女當然有權當選,但“遍眼盡是官二代”,還能“當然”嗎?文章認為,若名副其實地按程式列事,那麼官員子女不能有任何捷徑,而應與其他人“公平競爭”,參加“擇優錄取”的公務員考試。依照常理,官員子女高比例通過公務員考核,機率已很微小;而在公平情境下,他們佔據官位中“大半壁江山”,更不大可能。所以官員子女當選,必定有大量“權力玩手腳,暗箱運作”、程式失靈的成分。文章指出,“宮位繼承”讓正常的社會流動陷於癱瘓,而造成如此惡果的,是程式的“過場化”,是陽奉陰違的權力把戲。官員選拔要挽回它的公信力,人們的“公正焦慮感”要得以緩解,就必須讓公正的程式落到實處,而不是“掛著‘程式化’羊頭,賣‘潛規則化’狗肉”。

《法制日報》的文章說,官員子弟之所以獲得進階的資歷,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在官場文化的影響下,他們從開始踏入仕途起,就受到各種形式的關照,有著尋常子弟無可比擬的升遷環境。在這個精心籌劃的過程中,家族勢力在官僚系統積累的資源發揮著極大的作用。從固始縣的例子可見,官員選拔系統具有高度的密閉性和排斥性,權勢家族之間也存有激烈競爭,對沒有背景的官員就會產生阻止效應。由此,官員家庭合法地實現權力在家族內部的傳遞,公眾成了看客。

民眾希望官員手中的公權能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自然希望官員的選拔能糅合更多的民情民意,希望能參與到官員選拔的過程中來,確保官員選拔的程式和正義性,而不是被權力遺忘在角落裏。“官二代也有權當官,但要用實力說話,而非憑關系晉升。人們擔心的,是權力世襲阻斷社會流動。人們期待的,是明規則真正戰勝潛規則。人們需要的,是機會公平和規則公平。幹得好比生得好更重要時,誰還擔心實現不了自己的中國夢呢?”

社會階層的固化會帶來兩大後果,一是社會流動陷入凝滯化,長久下去社會便會失去生機和活力甚至出現斷裂;二是社會情緒日益激化,正如有人所擔憂的那樣,社會關系一旦逐漸乾燥,可能一擦就出火。因此,有識之士呼籲:讓社會空氣濕潤一點。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不是終身不變的,一個家庭的社會地位不是世世代代不變的。人們社會地位的變動稱為“階層流動”。

社會流動通暢使處於底層的人們有進入上層的機會,有希望,有盼頭,因而化解階層矛盾,有利於社會和諧。如果下層的人們看不到上升的希望,不滿情緒就會增加,就會產生一種社會張力,張力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造成社會震蕩。

(綜合《南方週末》《新觀察》《南方都市報》《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