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號順利返回地面 中國航天邁太空站時代

【本報綜合】神舟十號順利返陸,中國載人航太工程完成第2步第1階段,接下來將展開太空實驗室工程研製計畫,邁向建設中國航太第3步-興建太空站。

神舟十號返回地面過程順利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北京時間6月26日8時07分許,搭乘三名中國航天員的神舟十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中部草原上順利著陸。

中國官方通訊社、電視台等媒體從當天上午7時左右開始直播神十返回地面的過程,返回前,神十飛船主著陸場參試設備工作穩定,狀態良好,具備執行飛船返回搜索救援能力。主著陸場氣象條件滿足飛船返回著陸要求。

7時30分前,神十三名航天員先在返回艙就位,穿好艙內氣密服,做好返回準備。接著,神十飛船完成第一次調姿,飛船在運行軌道上“橫”了過來,軌道艙成功分離。隨後,神十飛船完成第二次調姿,返回制動開始,推進艙發動機啟動,飛船進入返回軌道。

與此同時,在內蒙古四子王旗境內的阿木古朗草原上,地面搜救人員已全部到位,直升機正在待命,等候神十返回。

飛船進入黑障前,神十飛船返回艙與推進艙分離,三名航天員報告身體狀況良好。隨後,飛船進入黑障,與地面通訊短暫中斷。

飛出黑障區後,神十飛船返回艙主降落傘成功打開。

8時07分,神舟十號飛船成功著陸。8時20左右,工作人員進入返回艙與航天員進行交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等當天上午來到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飛控大廳,通過中心指揮顯示系統觀看神舟十號飛船回收實況。

天宮一號與神十載人任務圓滿成功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張又俠26日上午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宣佈,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當日上午8時07分,神舟十號飛船返回艙順利降落在內蒙古中部主著陸場預定區域,3名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王亞平健康出艙。至此,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圓滿完成,實現了“準確進入軌道,精準操控對接,穩定組合運行,健康在軌駐留,安全順利返回”的任務目標。

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賀電。賀電中說,在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向出色完成這次任務的航天員,向所有參加這次任務的科技工作者、干部職工和人民解放軍指戰員,表示熱烈祝賀和親切慰問。

賀電說,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進一步鞏固了中國空間交會對接技術,標誌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戰略目標取得了重大的階段性勝利。以這次任務圓滿成功為標誌,中國載人航天事業將進入空間站工程建設的嶄新發展階段,今後的任務更加艱巨、使命更加光榮。

在過去15天裡,“神十”3名航天員成功實施進駐天宮一號、飛船與天宮一號自動和手控交會對接、中國首次太空授課、中國首次航天器繞飛交會試驗以及航天醫學實驗、技術試驗等一系列太空活動,圓滿完成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首次應用性飛行任務。

“神十”3名航天員出艙後,將換裝進行體檢、休息,並享用返回地面的第一餐,隨後將由直升機送往中轉機場乘專機飛回北京。

計劃2015年發射空間實驗室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26日在北京透露,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的整體發展規劃和計劃,下一步將開展空間實驗室工程的研製建設,計劃在2015年前後發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就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發佈會上,王兆耀說,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也在按計劃順利推進,計劃在2018年前後發射試驗性核心艙,2020年前後完成中國載人空間站的建造。在此期間,根據需要發射一系列的貨運飛船和載人飛船,向空間實驗室和空間站提供物資的補給和成員的往返。

王兆耀說,2005年2月,中國政府批准實施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第一階段任務,其主要的任務有兩大項,分別是突破航天員的出艙活動技術,以及掌握空間飛行器的交會對接技術。

王兆耀表示,這個階段中國進行了天宮、神七、神八、神九、神十共五次發射。突破了以氣閘艙、艙外航天服為標誌的出艙關鍵技術;突破了手控交會對接和自動交會對接技術;基本掌握了飛船和目標飛行器對接起來的組合體的控制和運營技術;初步建立和完善了航天員在軌駐留保障技術體系。

在綜合效益方面,王兆耀說,中國形成了應用型的載人天體往返系統,長二F火箭和神舟飛船組成的天地往返運輸系統。進一步完善中國載人航天研製生產體系和航天員的選拔訓練在軌活動的保障體系,進一步完善陸海天基相結合的測控體系。

長征五號七號承建空間站

中新社北京6月26日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副總經理袁潔26日在北京透露,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運載火箭未來將全面承擔中國空間站建設、空間發射的主要任務。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當天就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袁潔在發佈會上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介紹了中國新一代運載火箭系列型譜當中最具代表性的兩個家族成員,分別是長征五號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七號中型運載火箭。

袁潔說,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中國在研的最大運載能力的運載火箭,將主要用於滿足載人空間站等的發射需求,具備近地軌道20噸以上的運載能力。長征七號運載火箭將在載人空間站工程中承擔貨運飛船的發射任務,具備近地軌道約13噸的運載能力。

“這兩型運載火箭將在充分繼承現有運載火箭的成熟技術基礎上,按照產品化、系列化、通用化的思想,從總體設計到分系統設計,從結構材料到單機產品,都採用大量新技術,特別是採用新型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技術,也就是液氫煤油和液氫、液氧等無毒、無污染的推進劑,更加安全、可靠和綠色環保。”袁潔說。

袁潔透露,兩型運載火箭研製工作進展順利,研製成功後將主要在海南發射場執行相應航天器的發射任務,目前處在初樣研製階段,整體工作進展順利,研製計劃預計在“十二五”期間實現首飛。

對於記者有關海南發射場的問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王兆耀表示,該發射場從2009年9月開工建設。目前火箭的總裝測試廠房和發射塔架,以及航天器的總裝測試廠房,還有指揮控制中心等主體結構設施都已經基本完工,可以按照計劃實施下一步的發射合練,以及後續的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