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永不磨滅的番號”

“部隊在,番號在;部隊裁,番號撤。”許多解放軍老兵一提起自己部隊的番號,總是懷著無限的敬意。特別是一些有著光榮傳統的部隊,即便是部隊撤銷了,但崇高、神聖的番號在戰士心中也永不磨滅。

1月15日下午,中央電視臺一則看似普通的軍事新聞,吸引了外界的注意力。該報道的內容是瀋陽軍區39集團軍狙擊手在嚴寒條件下進行輔助訓練,報道中直接亮出了部隊番號,而不再是以往的“某部隊”稱謂。隨後,中央電視臺以微博的方式發佈消息稱:“我軍陸軍集團軍番號今起解密”。

解放軍番號解密究竟意味著什麼?一時間,海內外媒體有關解放軍番號的報道鋪天蓋地,眾說紛紜。有外媒分析稱,這顯示了“中國軍隊更加開放透明”。

此次只公開陸軍集團軍番號

數十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對外公佈消息時,都是使用“某集團軍”、“某師”、“某團”之類的稱呼。用“某”字替代,是出於保密宗旨,對外部敵對勢力保持著高度警惕,嚴守戰略意圖和軍事建設的秘密。

但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發達,類似集團軍番號這樣所謂的軍事機密,也逐步喪失了其保密功能。集團軍的駐地和番號幾十年相對固定,早已成為“公開的秘密”。只要上網搜索,中國軍隊各集團軍的創建、歷史沿革、歷任將領、參戰史、駐地及裝備等都赫然在目。當然,其中也有不少是臆測的內容。

此次公開陸軍集團軍番號,一方面是因無“密”可保,另一方面則是展示軍事透明度的需要。多年來,總有一些西方國家的政客和不負責任的媒體對中國進行抨擊,指責中國軍事不透明,而且常常與所謂的“中國威脅論”一起,混淆視聽,誤導國際輿論。中國要在世界正視聽,就要逐步增加軍事透明度,公開番號便是其中的重要舉措之一。

不過,軍事透明都是相對的。有報道稱“外軍番號不是秘密”,這句話未免太武斷。軍事透明都是相對的,不同的時期、不同的國家、不同的軍隊、不同類型的部隊,軍事透明度都不一樣,不能一概而論,或以偏概全。

此次我軍只公開了陸軍集團軍番號,而沒有公開師、團級別的部隊番號,更沒有涉及部隊代號,這對於保守軍事機密並無大礙。

番號是部隊的生命和象徵

那麼,究竟什麼是番號呢?番號,即部隊番號,是一支部隊的生命和象徵。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語》(2011年版)和《中國軍事百科全書》(第二版)的權威解釋,部隊番號是軍隊中建制單位的正式名號,按照編制序列和單位性質授予。部隊的番號屬於軍事機密,一般僅限於軍隊內部掌握使用。

番號通常由冠名、矢名、數名和格名組成。冠名,表示單位的隸屬範圍和建制關係;矢名,表示單位性質;數名,表示單位的建制序列;格名,表示單位的規格、等級層次。如“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邊防第1團”,其中“中國人民解放軍北京軍區”為冠名,“邊防”為矢名,“第1”為數名,“團”為格名。

我軍部隊番號的排列,分為統一排列和非統一排列兩類。第38集團軍、第112師、第336團等,屬於統一排列;國防大學、軍事科學院、空軍總醫院等,屬於非統一排列。世界各國軍隊的部隊番號基本形式大體相同。

番號中的數字,可以用阿拉伯數字,也可以用漢字。如“紅15軍團”,也可寫作“紅十五軍團”。但一些專有名詞,如“八路軍”、“新四軍”、“好八連”等,只能用漢字,不能用阿拉伯數字。

有些被授予榮譽稱號的部隊,如“塔山英雄團”、“劉老莊連”、“黃繼光班”等,通常使用榮譽稱號,不使用番號。

不少人不清楚番號和代號的區別,甚至以為番號就是代號。實際上,部隊的代號是為密化部隊番號而授予的代稱,通常以數碼、字母或字詞組合而成。部隊代號由總部統一編擬、授予和管理,一般授予團以上部隊及需要保密的軍事單位,主要用於單位或個人的對外聯繫。在承辦公文時,部隊代號與部隊番號具有同等效力。

我軍從1950年開始統一使用數字部隊代號;1962年全軍統一使用四位數字和帶字頭的三位數字部隊代號,如“8341部隊”、“總字190部隊”;1975年全軍改用五位數字部隊代號,團及團以上單位均使用首位不為0的5位數字代號,如“37001部隊”。外軍的番號、代號情況與我軍基本相同,如俄軍部隊也使用5位數字代號。

解放軍番號的創立和沿革

我軍從建軍之初就使用番號。1927年八一南昌起義部隊沿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的番號,這是我軍建軍後最早的正式番號。此後,各地起義軍先後用了“工農救國軍”、“工農討逆軍”、“工農革命軍”等番號。如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部隊番號為“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

1928年5月,中共中央頒佈《軍事工作大綱》,決定將“工農革命軍”統一改稱“紅軍”。1930年6月以後,各地紅軍分別進行整編,中共中央將紅軍正式定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通常在紅軍師以上部隊番號前冠以“紅”字,如紅四方面軍、紅1軍團、紅3軍第7師19團等。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工農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和新編第四軍(簡稱新四軍)。不久後,八路軍番號改稱第十八集團軍,但仍習慣稱八路軍。八路軍、新四軍按照新的編制統一了番號,如“八路軍115師343旅685團”、“新四軍第1支隊2團”等。

從1946年9月起,我軍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由於當時戰事繁忙,各部隊改稱的時間不一,直到1947年年底才全部改完。解放戰爭後期,中央軍委於1948年11月1日頒發了《關於統一全軍組織及部隊番號的規定》。這是我軍第一次在全軍範圍內統一番號。這次確定的番號和編制原則,基本上一直延續至今。

根據規定,全軍野戰部隊的縱隊改稱為軍,師和旅統一稱師,番號排列數目為70個軍210個師,內中空額,留待今後建立新的軍和師時補足;軍以上設野戰軍、兵團兩級,共定20個兵團的番號。全軍基本按兵團轄3軍、軍轄3師、師轄3團統一編排,團及團以上各級番號在全軍排序,如15兵團44軍130師390團。

解放戰爭勝利後,原本的陸軍6大軍區、70個集團軍經過幾番精簡整編,逐步形成了現在7大軍區、18個集團軍的格局。

(徐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