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貿協議為何在臺灣遭遇扭曲

2013年6月21日,兩岸正式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協議中大陸對台開放80項服務,開放幅度均高於WTO承諾;而臺灣對陸開放64項,開放度大多剛達到WTO承諾,僅19項高於WTO承諾(早已對外資開放),新增開放項目僅28項。由於服貿協議對臺灣更加有利,島內多數企業與主流輿論簽署當日就表達歡迎立場,希望協議早日生效。然而,在綠營的惡意攻擊之下,島內部分民眾、尤其是“受衝擊”業者對協議充滿恐懼。民調顯示,對於兩岸簽署服貿協議,47.4%的民眾認為弊大於利,僅24.9%的民眾認為利大於弊。明明有利臺灣的協議卻遭遇扭曲,如此詭異的現象,讓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都“感到詫異”,也連帶讓協議在“立法院”的首次闖關宣告失敗。

為何會出現如此情形?馬當局又將如何導正視聽?我們該怎樣看待此次服貿協議在島內所遇到的阻力?本文將逐一揭開謎底。

綠營造謠引發恐慌

對於兩岸正式簽署《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綠營主流仍基於“反中”、“反馬”一貫思維,施展各種手段,以混淆視聽,將協議“妖魔化”, 煽動民眾恐慌情緒。前民進党主席游錫稱,過去簽ECFA是“送肉飼虎”,這次簽服貿協議則是“引虎進屋”,即使大陸“讓利”,也是為“奪本”,是要取整個臺灣。台聯党主席黃昆輝稱,“簽服貿協議是在配合統一步調”,大陸國企將不計成本,打倒臺灣企業。民進党主席蘇貞昌則呼籲“受衝擊”產業趕快“自救”,否則就沒救。台聯黨“立院黨團總召”許忠信更大放厥詞,“開放服務業將造成臺灣約542萬人次受衝擊,比重占GDP的56.04%”。

由於綠營的反對,“立法院”舉行第一次臨時會議時,“朝野”經過協商,服貿協議本文應經“立法院”逐條審查、表決,協議特定承諾表應逐項審查、表決,不得全案包裹表決,非經“立法院”實質審查通過,不得啟動生效條款。可是會議期間,民進黨與台聯黨仍以潑水、襲胸、咬人等衝突方式阻止審議,並要求馬當局給出協議評估報告,在評估報告出爐後,又以各種理由先後兩次要求重做。“立法院”第二次臨時會開始後,綠營又持續佔據主席臺,故意阻撓。 “臺灣教授協會”、“臺灣國家聯盟”等“獨派”團體則主辦集會,邀集20多個團體包圍“立法院”,“公投護臺灣聯盟”還一度率百餘人闖進“立法院”, 迫使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不得不同意延後處理兩岸服貿協議,服貿協議的審查進程被大大推後。

當局溝通宣導釋疑

為改變被動局面,馬當局高層採取多項補救措施,啟動黨政協調平臺,特別加強與黨籍“立委”溝通,並針對不同行業,實施管控化解疑慮。7月6日~9日,國民黨先後三次召開黨政平臺協調會議,由“行政院長”江宜樺領銜,相關部門詳細向黨籍“立委”說明協議內容及影響。“陸委會”、“經濟部”、“農委會”等不但詳細回應業界的各種疑慮,“行政院”還編列952億元新臺幣預算應對服貿協議可能對島內產業的衝擊,並設置諸多限制措施與管控機制,對家庭式經營業者進行保護。

此外,馬當局還密集加強正面宣導,爭取更多民意支持。6月底至今,馬當局全面展開“搶救服貿協議大作戰”,先後舉辦百場以上各種形式的座談會,“府”、“院”、黨高層都親自上陣與業者溝通。馬英九不但多次以接受媒體專訪的形式宣傳服貿協議的好處,並提出“五個沒有”與“十個壯大”,包括:“沒有開放大陸勞工來台、沒有開放投資移民、沒有開放計程車業、沒有開放大陸出版業,以及沒有開放大陸中藥材零售業來台”,“可以壯大台餐飲、電影等十大行業”。馬英九還特別回擊部分起哄綠營學者,稱“很多高級知識分子反服貿協議的理由完全不堪一擊”。

為充分化解外界疑慮並展現溝通誠意,國民黨與在野黨達成妥協,同意服貿協議由“立法院內政委員會”主審,八個“委員會”聯席審查。馬英九也定調稱,不求服貿協議在臨時會通過,但希望先經過“委員會”審查程序,待下個會期再完成審查。

在馬當局的正面宣導下,島內主流輿論以及電子商務、文創、金融、運輸、醫療、電信及觀光旅遊等產業再次表態希望協議早日生效,即便“受衝擊”行業中也出現理性聲音。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張平沼表示,台業者可通過對岸的市場規模,培養國際品牌,“對臺灣服務業是大利多”。東森、PChome等電子商務龍頭認為,通過服貿協議,台商不僅能夠分享大陸網購的龐大商機,也替中小企業到大陸賣臺灣商品開拓一條道路。智冠董事長王俊博表示,服貿協議讓企業在大陸的競爭力大大提升。臺灣《經濟日報》指出,大陸是亞太經濟整合過程中各方積極爭取的對象,“從大局來看,若討論服貿協議只有反對而無可行的替代方案,只會帶來親者痛、仇者快的結局”。《工商時報》稱,服貿協議的生效與否,攸關能否實現“促進兩岸服務貿易自由化的制度性安排”,只因少數爭議項目而影響制度進程與兩岸關係,實在得不償失。《中央日報網絡報》稱,包括臺灣在內的任何經濟體在對外開放中,都不可能“只得不讓”。

需要指出的問題

此次服貿協議因扭曲受阻,背後有許多因素值得重視。

一是折射出兩岸經貿進入深水區。長期以來,兩岸經貿關係處於非正常化階段,基本是臺灣“只要不給”、大陸“單邊開放”,島內因安全等理由對陸資設下種種限制,WTO所規定國民待遇未曾落實。隨著兩岸經貿的深入發展,單邊限制越來越影響到雙邊利益。為此,此次服貿協議設立公平待遇條款,力圖實現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與自由化,這自然會遭遇臺灣貿易保護主義與反自由化人士的反對。另外,近年來島內經濟開放速度與程度都跟不上時代步伐,在缺乏其他區域自由化協議衝擊的背景下,兩岸服貿協議的簽訂,很容易讓習慣於封閉狀態的中小企業產生恐慌心理。

二是反映島內民粹意識形態盛行。市場經濟下不同利益間的衝突與協調本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李扁執政20年所推動的“閉關”政策與“反中”意識形態緊密結合,使經濟領域民粹之風盛行。經濟政策是否合理往往附加意識形態評判標準,無形中放大有話語權優勢的綠營能量,讓佔據“立法院”多數席次的藍營不斷退卻,嚴重擾亂正常的民主秩序,壓縮理性探討的空間。此次“立法院”作出對服貿協議“逐條表決”決定,讓包括美國在內的國際社會都感到不可思議,折射的正是這種狹隘的民粹心理。

三是民進黨的兩面手法值得警惕。《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簽署時,民進党曾實行“焦土抗爭”,反對理由與當前反對服貿協議的理由驚人的相似。隨著ECFA正面效益顯現,民進黨態度也不斷轉變,前民進党主席蔡英文甚至承諾“若執政將概括承受”。如今,民進黨內登陸經商者絡繹不絕,檢討兩岸政策的“華山會議”也在進行,試圖留給外界以“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的印象。然而,縱觀民進黨在此次反對服貿協議中的表現,卻充斥著罔顧事實、“為反對而反對”的言論,很難相信他們能夠真正改變。

四是馬當局內部溝通意識及對輿論引導能力有待提升。首先,臺灣行政部門在如此重大的政策上缺乏主動溝通的意識,凡事都要馬英九親力親為,反映的是馬英九行政團隊大局意識的缺乏。國民黨今後應確保黨政協調平臺的機制化,避免急就章式的運作。其次,馬當局再度處於“有理說不清”、“有理說不聽”的境地,反映了其對輿論引導能力的缺乏,這是國民黨重返執政後對“台獨”意識形態未加以大規模撥亂反正的不良後果,也是今後需要努力改革的方向。

(陳詠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