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鬥互鬥致學社工聯兩敗俱傷

東望海

立法會選舉過後,不同人士不同團體不同組別對結果的分析鋪天蓋地,其中很多集中在學社和工聯為何同時大量失票之上。有人將原因歸咎於賄選嚴重;有人認為是競選策略失誤;有人指是抹黑嚴重,等等,均各有理據。有人認為,兩者的敗選可能並無太多的關連性,只是剛巧一齊輸而已。但筆者認為,其實兩者關聯甚大,雖然當事者或者不認同,但其內部的爭鬥,以及民主派與傳統建制派之間的互鬥,才是他們大量失票以及兩敗俱傷的主要因素。

學社工聯成兩大輸家

社會普遍對這次選舉的結果感覺是令人驚訝,有賭場酒店大財團背景的候選人,竟取得了一半的直選議席,即使從選票結構來看,也是差不多這比例。意味著「加二加二」所增加的兩席直選席位,全部被財團背景的政團取得,民主派與傳統社團背景的政團,得票率大踏步後退。傳統社團雖然同心加上群力兩組依然控有三席,但深層次的問題積重難返。新澳門學社輸掉陳偉智的議席,雖然公職人員背景的梁榮仔以極微差距險守最後一席進入議會,讓反對派的議席數不減少,但代表性已經大幅下降。

這次立法會選舉,最大贏家當然是陳明金。澳門自九二年起改用了「改良漢狄比例法」計票(「漢狄比例法」通常用於對組投票,一個組別取得若干票數,其第一候選人就得百分百,第二候選則得二分一,第三候選人則得三分之一,餘類推。而澳門九二年起實施的「改良漢狄比例法」,第一二名候選人同樣是百分百和二分一,但第三候選人則是四分一,第四候選人則為八分之一,餘此類推。這種以幾何級數下降的計票方式,令第三候選人當選機會極低),二十年來就從未有一個組別可以拿得三個議席。而陳明金這次卻做到了,一舉拿到第三個議席,可說是創造了歷史。此外,澳粵同盟的麥瑞權和新希望的高天賜也是大贏家,一舉而取得兩席。

令人大跌眼鏡的是,以工人階層爲核心的同心協進會,在上屆直選中獲得二萬一千零九十八票,而今屆則只得到一萬一千九百六十一票,失去將近一半的選票。另一方面,主打民主牌的新澳門學社今屆分三個組別參選,與以往正增長的得票率相反,本次三組總得票率比上屆下降了百分之五,新澳門學社參選以來首次跌票,更丟掉了一個議席。「鐵票」的下跌,反映出新澳門學社以往的「粉絲」中有四千多人沒有繼續投「民主」票。

兩大輸家均存內鬥現象

對於學社工聯大量失票的原因,各種分析都有。有的指今屆立法會選舉,賄選情況嚴重,而且更有系統,更加隱蔽,更懂利用法律的灰色地帶;有的說澳門社會經濟持續向好,但凡經濟好的時刻,對政府,對建制派當然是有利,而對非建制派則是不利;有人認為是因為新生代的「激進」,年青人魯莽行動嚇走支持者,以及選舉策略失誤;有人歸咎于對手的抹黑。

失敗總是有原因,有人喜歡從外部找,有人善用內部檢討。筆者認為,學社工聯大量失票,均反映其內部肯定存在一些問題,特別是外人一般難以知釋的內部權力爭鬥,影響其實很大。

學社內部對於選舉策略的爭鬥,區錦新最近在某媒體上有所披露。他在文章中指,學社今次整體策略不當、具體策略不清、選舉工作鬆散。區錦新說,三組爭四席則顯然極度怪雞,完全違反基本的選舉策略,“對這樣的選舉策略,個人是有所憂慮的。只是,團體中卻以認為分三組為進取的為主流。在部份人心目中,就是分組愈多愈進取。因為以算術方法計算,一組拿兩席(零一年及零五年),兩組拿三席(零九年),那麼三組最少可拿四席。有人若對如此分組有點微言,就會被斥為保守,甚至被指為散佈悲觀情緒,持異議者豈能不閉嘴?”從中可見,學社內部在選舉策略上矛盾不少,稍為理性的說法竟被指為散佈悲觀情緒,這個以“民主”為招牌的組織,似乎並不真正民主。

區錦新亦同時透露,學社在參選的具體策略上,居然也沒有統一想法和目標。在進入選舉實戰階段,“各個組別都在全力衝剌,連陳明金也天天走訪各區在街頭拜票,梁安琪這些深居簡出的大老闆也晨咁早就衝上松山派宣傳品,而我們的個別團隊卻仍悠閑依舊。可能有些人認為像我這種每天早午晚站在街上派發宣傳品、接觸選民是老土和笨方法,他們認為只要開個記者會、到政府總部遞封信爭取曝光、拍兩條片放上youtube、在網絡上做過鍵盤戰士,就會鴻鵠將至輕易闖進議事殿堂。”面對如此競選狀態,區錦新只能獨善其身,帶領自己的團隊全力衝剌,有時只有他的妻子獨自到街上打遊擊派單張,去「洗街」沿門宣傳。到最後,區錦新估計對學社來說,整個選情是兇多吉少,為達目標四席,團隊全力衝剌並將學社第四人的目標移到他的第二候選人蘇嘉豪身上。但最終是學社的得票不升反跌,而跌得完全出乎意料,此時的任何努力根本難挽狂瀾於既倒,只能是保住兩席,一覺回到零五年。

從區錦新的說法,以及在選戰期間有人披露,周庭希想排在區錦新之前未能如願就獨自組隊等種種情況來看,今次學社確實存在較為激烈的內部爭鬥。

相對於學社內部有人公開其爭鬥情況,工聯內部的爭鬥暫時未公開見到,筆者只能從蛛絲馬跡來猜測。首先是同心當選人關翠杏在媒體稱,她們的得票比過往任何一屆都低,雖然前期已有心理準備,但未料及結果,她認為是由內外因素組成,會先探討內部不足的因素,未來會作調整、改變甚至改革。可見她已意識到內部必然存在問題;其次,選舉前,社會對同心是信心滿滿的,絕對不懷疑其可輕易拿下兩席。因為工聯畢竟是一個強大的系統,有著絕對的動員能力,不可能說敗便敗。同心由關姐押陣,怎可能會敗選呢?而且跌票跌得很嚴重,說明內部可能存在嚴重的爭鬥問題。如近年來工聯成為建制的主要力量之一,很多領導層都有公職在身,與一般工人階層的距離越來越遠,其動員效果也是越來越弱;第三,與關翠杏搭檔的第二候選人,對其並無多大加分作用,甚至可能是減分,筆者算是從事多年傳媒工作的“半資深”傳媒人,而同心第2候選人“林倫偉”的名字,還是在工聯公佈之後才認識,就算筆者是孤陋寡聞,但同心第2候選人知名度底是不爭的事實,而且同心亦未有向選民清楚解釋第二候選人的選擇理由所在,外界只能猜測他是在內部爭鬥中勝出。此外,工聯或許對於上屆的票後過於自信,對第2候選人的宣傳也是“臨急抱佛腳”,認為“同心由關姐押陣, 第二候選人是誰都可以當選”。

學社工聯互鬥致共同趕客

有人認為,近年到處追打關姐的某工會揭露了工聯很多醜事,才致同心失敗,但明眼人都不太相信因為某工會的追打,而令工聯大量失票,因為某工會攻擊工聯的所謂醜事,早在2009年已經被人拿來用過,當時反而令關姐成為票後。

筆者認為,學社工聯都出現大量失票,與他們之間相互激烈攻擊有一定關係,甚至起到了共同趕客的效果。兩者之間的互鬥,主要集中在兩件事上,一是對澳門政制發展諮詢和其他一些聽證動議等的表態;二是與李從正議員有關的素研中心被學社瘋狂阻擊。

政制發展諮詢期間,學社工聯有些針鋒相對的現象,坊間普遍認為“2+2+100”的方案最初是由工聯提出,而學社是反對這個方案的最大團體。學社工聯爭鬥可能預想不到的效果是:工聯在爭論中表現積極或者只是為了部分領導層的利益;學社在諮詢期間,少壯派不少抗爭方式甚至引起了部分學社支持者的反感,對不同意見或立場者,不分青紅皂白來要求人家向自己看齊,就難免被感到強加於人,而忽略了民主社會中待己以嚴,待人以寬的原則。

與李從正議員有關的素研中心獲得澳門基金會資助的事件,首先是被學社成員(雖然不是以學社名義,但其成員均屬於學社)提出質疑,之後運用各種手段阻擊,甚至出現“踢館”上門鬥爭的形式,雖然說工聯在事件中受傷極深(被質疑利用政府輸送的龐大資源令某些人得益,影響社會形象,較有知名度的李從正放棄參選),但學社其實並無從中得益,真是“損人不利己”。

在學社工聯互鬥中,工聯固然還手乏力,但筆者認為學社也“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被打擊者與他們從此冤大仇深不說,旁觀者看在眼裡,也讓人心寒。正如早前有網上貼文分析。有些選民認為新澳門學社作風日漸激進,讓人感覺只重視攻擊對手而不重視基層工作……。 “民主派似乎到處都是敵人,它激烈地批評政府,批評傳統社團,批評非直選議員,批評「只知享樂」的一般青年,批評不屬于民主派陣營的其他青年社運人士……這其實無異於為其他組別助選。”筆者認為,他們的這種行為,有些類似于文革中“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革命鬥爭境界!很容易引起社會的警惕。

有關心民主派的人士指出,民主派可能有一個成見,以為對政府的態度,是選票增減的關鍵。但任何政府,一般來說雖然總有施政的不足,但既然公共服務只此一家,別無分店,則仍會有無數居民,受惠於政府的日常服務和福利幫助,從而對政府的態度就不會一面倒。而傳統社團,更由於長期服務的耕耘,取得相當一部分居民的認同和好感,將它們罵得一錢不值,這些居民會作何感想呢?

有評論一針見血指,就某些富爭議性的議題、事件、個案,作出適當的發揮,爭取有所表現,鞏固自身的票源基礎,固然是任何政團的指定動作。但表現過甚,也會弄巧反拙。因為,當你挺身維護某些人、某個社群、某個階層權益的時候,如果分寸拿捏有欠準繩,也可能會讓其他人、其他社群、其他階層產生不滿、呷醋,這可能在鞏固了一部分票源的同時,又流失了另一部分票源;但維護力度不足,又會疏離自己的支持者,所以這是政治智慧的考驗,而一般上,是既確保自身的凝聚力,又盡量讓旁觀者接受,甚至連對手都覺得不是全無商量餘地,從而逐步建立起跨階層、跨社群的認同,五湖四海,各行各業,各種階層身份,都有自己的票源。

鄉事派崛起絕非靠賄選

今次選舉,以民聯、粵澳等鄉事派為最大贏家,相當部分選票是從傳統社團及民主派轉移過來,很多分析都明確或者暗示他們是靠賄選崛起。有人說,本澳經濟持續向好,其中博彩業更如日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