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國慶紀事 道歷史秘聞

也許人們依然記得上個世紀末的一次天安門廣場大閱兵。那是1999年的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作為國慶獻禮,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決定彙編一部反映新中國50年歷史的文獻紀錄電影。我欣然接受了這項創作任務。

從1985年開始,我陸續參與拍攝了《紫禁城》、《姑蘇情》和一些反映百姓生活的電影紀錄片,在工作中時常會接觸到新影廠的膠片歷史資料,但是從未深入地瞭解過它們。為了這部紀錄片,領導特許我調看所有影片和素材,所耗時間可想而知。僅完成這一項工作,我就在資料室待了近一年的時間。

經過對歷史影像和史書的研讀,加之黨史、國史專家的指導,我們的創作思路很快清晰了。我們決定從每年的國慶典禮這一象徵意味十分濃鬱的影像入手,影片定名為《國慶紀事》,時長90分鐘。

■尋找遠去的信息

說起來有些羞愧,當我第一次在資料庫放映室看歷年國慶節影片時,一同觀看的還有中央文獻研究室的熊華源、安建設等同志,他們邊看邊津津樂道與影片相關的一些背景情況,其中不乏對歷史真相的“揭露”。在他們如數家珍的時候,我幾乎說不出一句話,只有洗耳恭聽。對於很多歷史問題,說起來我好像都知道,但實際又似是而非,我羞愧於自己歷史知識的膚淺。為了完成創作任務,別無他途,只有埋頭惡補。

經過一段時間的苦讀和採訪,我逐步對有關歷史有了更多的瞭解。這時再看資料影片,豁然開朗。老話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終於能看出一點“門道”了,也具備了一些與學者對話的可能性。從事歷史題材的影片創作,首先要盡可能地將相關歷史爛熟於心,如此才能真正地接近創作主體,感知創作內容。

當然,僅僅停留在對時代背景的瞭解仍是不夠的,還要關注影片資料中呈現的一些重要細節。在1950年的國慶節影片中,我們看到農民在天安門前向毛主席鞠躬、高呼“毛主席萬歲!”寥寥幾個鏡頭,將翻身農民對共產黨、對新中國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像這樣的細節在影片資料中比比皆是,但若沒有一定的歷史知識儲備,就不易發現它們,更談不上運用它們了。

如果說國慶節是新中國時間概念上的國家象徵,那麼雄偉莊嚴的天安門城樓就是新中國物化的象徵。今天人們走過天安門,都能看到城門正中懸掛的開國領袖毛澤東的巨幅畫像。熟知北京歷史的人都知道,這裏曾經懸掛過蔣介石的畫像。新中國成立了,換下蔣介石的像自不必說。但是毛澤東的畫像是什麼時候換上的呢?難得有人能說得清。注意到這個問題,我採訪了一些當年設計、組織開國典禮的老同志,他們雖然也沒能給出確切的時間,但都一致肯定,在1949年開國大典上,並不是第一次懸掛毛主席像。

究竟從什麼時候開始懸掛毛澤東畫像,帶著這一疑問,我在新影的影像信息庫裏尋找線索。以1949年10月1日為時間坐標,從此往前,我逐一查找天安門的影像,終於在紀錄慶祝北平解放大會的一段膠片上看到一個會場的全景鏡頭。台下是載歌載舞的北平市民,作為大會主席臺的天安門城樓,隱約可以看到剛剛就任北平市市長的葉劍英在主持會議。就在這個畫面裏,我驚奇地發現天安門城樓上懸掛了一幅毛澤東畫像,而且,這一幅不同於開國大典上的那一幅。

1949年的2月12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舉行北平入城儀式後的第九天,距離舉行開國大典還有半年多時間。這成為迄今為止可以見到的天安門城樓懸掛毛澤東畫像的最早記錄。因此可以肯定,毛澤東的畫像至少在開國大典前半年就懸掛在了天安門城樓上。在這個懸掛著毛澤東畫像的天安門城樓前,解放了的北平市民高唱著“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此後,高掛在城樓正中央的毛澤東畫像,歷經風雨,六次更迭,見證著新中國前進的腳步。

■拼接歷史的碎片

《國慶紀事》的原始創作思路是通過歷年在天安門廣場舉辦的國慶典禮,把共和國的發展歷程串連成線,從而體現出新中國的進程。但如果機械地羅列從開國大典到新中國成立50周年的每一次慶典,勢必難以讓人接受。

為了避免無謂的重複和審美價值的丟失,我們刻意將若干個在共和國進程中極具意義的國慶典禮串聯成一串珍珠,並將典禮中必不可少的“奏國歌”作為點睛,讓觀眾在每一次國慶典禮的氛圍中,感知國歌的深刻內涵。於是,開國大典、一周年、五周年、十周年、二十周年、三十五周年直至五十周年,每一次國歌的奏響,都把觀眾帶進了那個年份,喚醒人們對那個年代的記憶。

作為講述國慶的紀錄片,不可避免地要追溯國慶的源頭——開國大典。關於開國大典,已經有無數影視作品將之呈現,如何在人們司空見慣的影像中挖掘新意,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

很多關於開國大典的文字記載都顯示毛主席在開國大典上高呼過“人民萬歲”,但在什麼時刻喊的,並沒有文字說明,更沒有視聽影像表現。對此我很能理解,因為當時紀錄電影還沒有同期錄音的可能,有些攝影機甚至還不能勻速。於是,帶著對真相的探求,我又埋頭於開國典禮的諸多資料之中。遺憾的是始終也沒有發現毛主席呼喊“人民萬歲”的真切畫面。

後來在畫面中尋找辛亥革命老人黃炎培的過程中,我又仔細地審視著每一個資料鏡頭,突然,畫面中毛主席激動的神態讓我感覺到了什麼,經過不斷回放,終於清晰地看到他口中說著“人民萬歲”!

開國大典的這天晚上,多數黨和國家領導人都去參加慶功會了,而毛主席從下午3點到晚上,始終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廣場裏遊行的人們招手致意。從現存的電影鏡頭上,很難肯定他老人家在白天是否喊過“人民萬歲”,那一整個下午他的內心是何種感受,我們也無從知曉,但在這個夜晚,他確實這樣喊了。在人們的笑臉和高舉的火把的映照下,這位人民的領袖表情異常興奮,“人民萬歲”的口型真真切切地出現在了歷史的鏡頭中。之後,加上從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找到的現場錄音資料,一個毛澤東主席高呼“人民萬歲”的鏡頭有聲有形地出現在我們的紀錄片中。

■歡慶,不局限於天安門

1997年7月1日香港終於回歸祖國,而在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一個國慶日,遠離母親懷抱的香港也曾為這個激動人心的節日而歡呼。

新中國剛剛成立,香港的許多愛國人士就公開地表明自己的政治態度。有人在家門前懸掛中國國旗;有人騎著插上小國旗的自行車飛馳而過;街頭公共大巴上寫著“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各社會團體在會館門前張燈結綵;學校、工廠工人們載歌載舞:“大家加油幹,人人出力量,人民的新中國繁榮又富強。工廠的煙囪像樹林一樣……”這一組畫面,構成了香港市民慶祝祖國生日的感人景象。這些影像足以說明,地理的距離隔離不了內心的家園情感。

激動之餘,我將這些由香港紀錄電影前輩拍攝下的畫面,統統收入《國慶紀事》。我在內心深深感念解放初期的香港電影界,大量進步電影人和黨領導下的電影工作者,為新中國的誕生和建設付出了不懈的努力。

此外,很多參加抗美援朝的老攝影師在回想當年那段拍攝經歷時,記憶更多的是戰爭的殘酷、生活環境的艱苦和勝利的歡欣鼓舞,但我卻從他們拍攝的膠片素材裏,看到了綿綿不盡的柔情和那種不刻意聲張的人文關懷。

在朝鮮戰場上,人們更渴望得到家園的消息,更期盼看到國家的榮耀,正如我們的影片解說詞所說:“面對戰火的威脅,更覺祖國的親愛”。國慶日,他們與朝鮮百姓一起跳著朝鮮舞蹈,遙祝祖國的生日。前輩新聞工作者們用深沉凝重的鏡頭記錄下了這些珍貴的史料影像。伴隨著兒童合唱的《歌唱祖國》,銀幕上那份濃濃的思鄉之意雋永深長。

■是整合也是還原

在獲取了大量生動而翔實的文獻資料之後,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取捨,進行新的整合。

《國慶紀事》中有一個段落是用來表現新中國成立之初的社會狀態的。我們重點要突出的是新生的人民中國在受到人民廣泛熱愛的同時,也成為反共勢力的仇視對象。於是,我們集合了這樣幾件事來支撐我們的論點:1950年國慶節前夕,延安人民歡送代表進京;北京的火車站前,人們歡迎著少數民族代表;天安門城樓裝飾和標語牌的變化以及公安幹警在國慶節前四天破獲了一起企圖炮轟天安門的反革命間諜案。

這幾件事原本都散落在不同的新聞主題中,同時還有不少同類的新聞主題。為了簡潔明瞭地闡明思想,我們僅選取以上幾個具有不同層面意義的事件,並利用其時間和內涵的遞進關係,用事實說出了我們要說的話。

1950年10月1日上午10點整,當毛主席登上天安門城樓,新中國第一個國慶節典禮開始。而在此之前,剛剛確定下10月1日為國慶日,北京公安就破獲了一起國外的間諜案。

兩名國際間諜企圖在1950年國慶大典時,從民宅裏用迫擊炮向天安門發射炮彈,炮擊天安門檢閱台,並謀殺黨和國家政府領導人。這起敵特分子的密謀震驚國內外,成為建國初最大的一起政治間諜案。

間諜案的兩名首犯,一個勾結日本特務,一個被美國使館利用,但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我公安人員所掌控,結果被一網打盡。

■如果沒有電影膠片

作為祖國的心臟,天安門廣場見證了無數重大歷史時刻,但人們也許不太留意天安門廣場的建設和變遷。對於天安門廣場的擴建,我們在製作《國慶紀事》的過程中查閱了很多資料,也拜訪了一些當事人,最終從素材堆裏找到了一些相關的鏡頭,使我們大為震驚。

人們很難留意到金水橋畔的漢白玉華表和石獅曾經挪動過。因為當時的起重設備十分落後,他們究竟是怎樣把幾十噸重的華表挪開呢?

從資料鏡頭裏我們看到,當時華表需要向後移動六米,搬動時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使它遭到損傷。建築部找到了一個搭柴匠,用簡單的杉篙杆、繩索以及吊鏈等,靠人工搭架,將幾十噸重的華表挪動了位置,並且完好無損,實在令人驚歎。由此,我不禁想到,如果沒有電影膠片,我們還能如此直觀地看到天安門廣場的變遷嗎?

1952年天安門廣場上拆除了三座門,1955年也進行了拆除與擴建,而1958年為迎接國慶十年大慶,天安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