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榮臻元帥與我國第一顆氫彈

1956年,為加強對全國科學技術工作的領導,中央任命聶榮臻元帥為國務院副總理,同時兼任國家科委主任和國防科委主任。從此,聶帥長期分工主管我國的科學技術事業,特別是主管尖端武器的研製工作。正是在他的精心組織領導下,我國只用了5年時間就研製成功了導彈、原子彈,繼而研製成功了氫彈,並為研製遠程火箭、人造地球衛星、核潛艇、大型計算機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為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重大歷史性貢獻。

筆者於1959年3月調到國防科委機關,有幸在聶帥的領導下從事地地導彈研製的組織管理工作和核武器研製、試驗的組織管理工作。多次聆聽過聶帥的教誨,目睹了我國導彈事業、核武器事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發展歷程,領略了聶帥以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膽略,排除許多壓力和困難,為發展國防尖端事業所傾注的心血和獻身精神。

今年是我國第一顆氫彈爆炸成功45周年,聶帥親臨核試驗現場主持了這次核試驗,我參與了這次核試驗的准備工作。下麵,我僅就聶帥組織領導我國第一顆氫彈研製試驗的一些情況作如下回憶。一、第一顆原子彈炸響後的安排要及早考慮聶帥是我國“兩彈一星”事業的主要組織者和領導者,他對尖端技術事業的領導是高瞻遠矚的。當二機部北京第九研究所(後改名為第九研究設計院,今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在1963年3月提出了第一顆原子彈的理論設計方案,原子彈研製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問題逐步得到解決的時候,聶帥就對二機部部長劉傑、副部長劉西堯、錢三強說:我們裝備部隊的核武器,應該以導彈為運載工具作為我們的發展方向。飛機很難在現代戰爭條件下作為運載核武器的有效工具。第一顆原子彈炸響以後的安排要及早考慮,計劃安排要跟得上。要考慮核裝置的小型化和氫彈的問題,以及與運載工具相結合等問題。他還指示說:地面核試驗、空中核試驗、地下核試驗,這三種方式都要准備,預先考慮。總之,不要鑼齊鼓不齊。

1964年2月,聶帥進一步指示:兩彈結合,即把原子彈裝到導彈頭上成為導彈核武器的問題,應在不妨礙當前任務的前提下積極進行准備工作,組織論証兩彈結合的方案。5月,他又指示:氫彈理論研究工作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決不能放鬆。

聶帥這一系列高瞻遠矚的指示,國防科委、二機部在工作中都認真貫徹執行了。在中央專委的決策和具體部署組織下,我國繼1964年10月16日第一顆原子彈在鐵塔上爆炸試驗成功和1965年5月14日用飛機空投原子彈爆炸試驗成功之後,1966年10月27日又成功地進行了導彈運載原子彈頭爆炸試驗成功,一步接一步地實現了我國原子彈研製的“三級跳”計劃。

二、親自部署第一顆氫彈空中爆炸試驗任務

1966年10月,聶帥親赴西北綜合導彈試驗基地主持了我國導彈運載原子彈頭爆炸試驗。12月下旬,他在西北綜合導彈試驗基地主持了我國第一枚中程地地導彈飛行試驗後,又立即趕到新疆核試驗基地主持了我國首次氫彈原理試驗(即把氫彈核裝置放在102米高的鐵塔上爆炸)。

1966年12月28日,氫彈原理試驗成功後,聶帥不僅很親切地給參試人員祝酒和鼓勵,還於30日和31日在核試驗基地馬蘭村招待所召開科學家與領導幹部座談會,親自部署第一顆氫彈空中爆炸試驗任務。參加座談會的有:錢學森、王淦昌、彭桓武、朱光亞、程開甲、陳能寬、周光召、於敏、方正知等科學家及張震寰、李覺、張蘊鈺、鄧易非、胡若嘏、郭英會等領導同志。錢學森是聶帥特意派專機把他從西北綜合導彈試驗基地接到馬蘭村來的。

聶帥說:請大家來座談二下。這次很齊全,有二機部、七機部、九院、核試驗基地和核試驗基地研究所的專家和領導在,請你們談一談對這次氫彈原理試驗的看法和明年怎樣試驗。這樣對下一步工作好做考慮,對九院、核試驗基地的工作也好做安排。大家在談的時候,請不要過於拘束,隨便一些談。

與會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次氫彈原理試驗是成功的。從速測數據看,試驗的結果與理論計算和設計基本相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專家們肯定了採用“初級”引爆“次級”這一氫彈的原理、結構與設計,它標志著實現了氫彈技術的突破,這是我國核武器發展史上繼原子彈爆炸之後的第二個里程碑。

聶帥說:根據大家的發言來看,這次氫彈原理試驗是成功的。從試驗的初步結果看,現在採用的原理結構方案是切實可行的,而且比較簡便。這表明我國在突破氫彈技術關鍵上找到了一個正確的方向,這是一件大事。下一步,明年怎樣繼續進行試驗,請大家進一步發表意見。

經過討論,與會專家和領導幹部一致認為,下一步應該採用這次氫彈試驗的設計原理、結構和已有的航彈殼體等部件,在1967年爆炸一顆由飛機運載、梯恩梯當量為百萬噸級的氫彈空中爆炸試驗,以肯定這條技術途徑作為解決中、遠程地地導彈氫彈頭的可行性。在聶帥同與會專家、領導幹部進一步研究後,初步確定在1967年10月18前進行上述的氫彈空爆試驗,並要求各有關方面均按此安排各項准備工作。

在聶帥的主持下,座談會還初步醞釀研究了今後要進行地下核試驗和其他方式核試驗的問題。以及與中程、遠程、洲際導彈相配套的一系列大威力的熱核彈頭研製與試驗等問題。

座談會結束時,聶帥要求國防科委、二機部、核試驗基地要很好地總結經驗,正確對待核武器研製與試驗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調整安排研製與試驗計劃,為發展我國核武器繼續努力奮鬥。

1967年初,國防科委、二機部等單位立即落實聶帥的指示,開展了氫彈空爆試驗的各項准備工作和調整、修改核武器研製兩年規劃的工作。

三、周總理、聶帥同意氫彈趕在法國前炸響

1967年初有媒體報導,法國將在本年7月進行氫彈試驗。2月3日,國防科委二局胡若嘏局長到九院北京九所瞭解氫彈理論設計工作進展情況和調整修改核武器研製規劃的安排情況時,有幾位研究人員向胡局長和朱光亞副院長建議,我國氫彈空爆試驗時間應該向前提,要趕在法國前邊炸響氫彈,應改在7月1日前進行試驗。他們希望把上述意見向聶帥匯報反映。

散會後,胡局長同朱光亞同志作了商議,他倆都很重視和支持上述建議。朱光亞表示,要立即向二機部李覺副部長及九院其他幾位領導作匯報,擬建議於2月中旬在青海二二一廠召開專門會議,試按7月1日前炸響氫彈來具體研究安排九院的各項准備工作,並提出必要的保障措施。

經二機部領導同意,九院於2月12日一17日在青海二二一廠召開了氫彈空爆試驗任務科研生產會議。經過九院各部門與會同志認真研究討論和具體安排,大家認為,只要抓緊各方面的工作,力爭在明1日前進行氫彈空爆試驗是完全可能的。隨後,九院各部門立即按在7月1日前炸響作了計劃調整安排,加快了氫彈各項研製工作的步伐。

國防科委在與二機部、核試驗基地、空軍的領導對提前進行這次核試驗做了仔細研究後,於2月20日向周思來總理、聶榮臻、葉劍英副主席及黨中央、中央軍委寫出報告,匯報了已與各有關方面研究對這次氫彈空爆試驗准備工作做了調整安排,並建議批准力爭在7月1日前進行這次氫彈空爆試驗,以動員各方加速各項准備工作。當晚,周總理、聶帥在京西賓館聽取了國防科委、二機部等單位的匯報後,批准了國防科委的這一安排。

四、採取特別措施,確保氫彈空爆試驗成功

1967年春,一些承擔研製、加工這次氫彈空爆試驗任務用的訓練航彈、降落傘等部件的協作工廠,也先後發生奪權、武鬥,乃至出現停工停產等嚴重問題。動蕩的局勢直接影響著氫彈空爆試驗准備工作的進行。針對這一狀況,聶帥在侄玥份先後批准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出4份特別公函,分別要求三機部、五機部、七機部及他們所屬承擔氫彈試驗協作任務的有關工廠,必須保証所承擔的協作任務順利進行,要保質保量按期完成任務,任何人不得阻撓。

中央軍委特別公函發布後,國防工辦和國防科委有關業務局的負責同志率工作人員分赴上述承擔任務的各有關工廠,深人到車間,召集有關的工人、技術人員、幹部,向他們宣讀中央軍委特別公函,向他們交底,說明研製核武器是一項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務,大家正在承擔的工作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並具體明確交待了完成的時間及任務要求。工人、技術人員和幹部聽了之後,認識到所承擔任務的重大政治意義,為自己能承擔這一極其光榮的任務而自豪,紛紛表示,困難再大也要努力提前完成。許多工廠的工人師傅吃在車間,睡在車間。經過工人師傅們日以繼夜地工作,這些工廠都按計劃相繼完成了所承擔的彈、傘、機研製、加工和改裝任務。

聶帥親自批准以中央軍委的名義發布特別公函,用來促進重點任務的完成,這在動亂的年月裏,確實起到了特別的穩定和促進作用。正是由於聶帥採取了上述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才保証了氫彈空爆試驗的各項准備工作如期完成。

從5月20日開始,正式試驗用的氫彈部件加工與生產工作在二二一廠進入到最後階段。核試驗場區的各項准備工作也進展順利,可於6月10日前完成一切准備,待命試驗。為了使各方面全力做好最後的各項准備工作,確保這次氫彈試驗成功,聶帥指示國防科委起草電報,以國務院、中央軍委的名義電示二二一廠暫停開展文化大革命的“四大”,集中精力,確保氫彈的加工質量和進度。5月29日,毛主席批准並簽發了二二一廠暫停“四大”的電報。接著,聶帥於5月30日向核試驗基地黨委發出指示電:氫彈空爆試驗已進人緊要階段。這次試驗政治上、技術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各項准備工作務必周到、細致,要慎之又慎,細之又細,萬不可有任何疏忽大意。要充分發動群眾,千方百計地保証試驗的成功和人員的安全。

五、周總理請聶帥赴現場主持試驗

氫彈空爆試驗的各項准備工作從3月全面展開以來,參加研製與試驗任務的廣大科技人員、工人、幹部、解放軍指戰員以只爭朝夕的革命精神從各個方面開始了最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