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營改增全國試點首月減稅130億元

【新華社北京10月24日電】根據國家稅務總局24日提供的最新數據,營改增全國試點的首個申報期,共減稅130.13億元。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營改增全國試點的多重效應正在逐步顯現,而這項改革的步伐預計還會繼續大大加快。

8月1日起,中國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營改增試點在全國推進。截至8月底,營改增全國試點納稅人222.3萬戶,其中一般納稅人40.04萬戶,小規模納稅人182.25萬戶,新擴大試點地區的試點納稅人76.26萬戶。

作為一項極具邊際效應的改革舉措,營改增被稱為“改在服務業,惠及工商業”,這在最新的數據中得到了體現,130.13億元的減稅中,試點納稅人減稅59.89億元,原增值稅納稅人因為增加抵扣減稅70.24億元。

當然,營改增的改革張力不僅僅停留在企業稅負與稅率簡單的數字變化,它打通了製造業與服務業之間隱形的稅收之墻,理順了增值稅抵扣鏈條,這一面使企業為實現成本最低化去拆分細化,一面又因抵稅上的環環相扣而緊密合作,這是一種更具現代性的企業特徵。

營改增之後,湖北的東風汽車有限公司將自己的研發中心獨立出來。據公司負責人介紹,原來研發費用公司說了算,成本統一計算,有時是一筆糊塗賬,現在研發中心獨立核算成本,可以獨立對外承攬業務,這本身有利於降低企業研發成本,倒逼研發領域做精做細做專業。

湖北廣播電視臺、長江廣電傳媒集團負責人朱雨龍介紹,今年1至8月,因為營改增,公司稅負降了46.4%,並加速了制播分離,成立了兩家節目製作子公司,作為獨立主體直接面向市場,讓節目直接與收視率掛鉤,這有利於提高節目品質,建立專業化和市場化的運作機制。

記者在採訪中瞭解到,這種企業內部與企業之間的拆分合併調整已悄然成風。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主輔分離、專業化協作的方式,重新尋找產業鏈的定位,把科研、物流、銷售等相關業務分離出去,最大限度享受營改增帶來的紅利。

“這是稅收自動調節機制發揮了作用。”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白景明指出,企業通過分離輔業,可以加大進項稅抵扣,有利於企業節約稅款,進一步說,主輔分離促使社會分工細化,促使一些小的行業規模放大。

“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這麼做,匯總之後表現為一些小行業,尤其是服務業的規模擴張,這符合經濟的發展規律,規模擴大也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特別是現在轉型升級中,現代服務業的需求放大,需要主輔分離來發展。”白景明說。

作為一個稅收誘因,營改增正在成為很多企業結構深度調整的契機,而這不僅是其自身實現轉型升級的必須,也是整個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必須。

根據國務院關於營改增的安排部署,在全國試點推開之後,會擇機將鐵路運輸和郵電通信等行業納入試點,根據業內人士的預測,擴大行業試點的速度將會不斷提速,而這項改革也力爭“十二五”期間全面完成。

“應該看到的是,營改增在進入縱深區的同時,也將進入攻堅期,真正難啃的骨頭在後面,比如建築業、不動產業、通訊業等的營改增需要更好的稅制設計,尤其需要堅定信心,讓改革平穩推進,不斷發揮出巨大的效力。”白景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