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屆中歐領導人會晤北京舉行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北京時間11月20日下午,歐洲理事會主席範龍佩在其擁有近327萬“粉絲”的新浪微博發佈了一條簡短信息:“剛剛到達北京參加明天舉行的第16屆中歐領導人會晤。”連日來,範龍佩的微博都是圍繞中歐峰會,語言也換成中文——這預示著,歐盟外交進入“中國時間”。

一年一度的中歐峰會是中歐攜手繪織合作藍圖的最佳視窗。在此“中國時間”中,有著戰略眼光的歐洲領導人必會思考“中國夢”這一熱詞,對照歐洲人熟悉的“歐洲夢”,從中找到融合貫通之處。

“歐洲夢”與“中國夢”的交匯點在哪裏?

在古代,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中國人民和歐洲人民都在彼此遙望,想從彼此獨特而深邃的文明中汲取營養與智慧。從伏爾泰到歌德,從馬可•波羅的遊記到弗裏德里希大帝的“中國茶亭”,無不折射出歐洲人對東方文明的嚮往。

在當代,歐洲一體化車輪滾滾,中國改革開放大潮湧動,“歐洲夢”與“中國夢”有了更多的交匯。

縮小地區差距、實現共同富裕是“歐洲夢”與“中國夢”在發展理念上的交匯點,亦是兩者最重要的共通交集之處。

歐洲一體化是為了什麼?一個重要目的是為了扭轉歐盟內部的發展失衡,縮小貧富差距。“中國夢”是什麼?縮小貧富差距、建設和諧社會、“每個人都能享有人生中出彩的機會”是其重要內涵之一。

歐洲的發展不平衡主要體現在東西之間、南北之間,東窮西富,南貧北貴。歐盟東擴以後,新老成員國之間差距進一步凸顯。比如,2011年1月,保加利亞最低月工資標準只有123歐元,同期盧森堡是其14倍。

為此,歐盟採取的辦法是類似於中國的“西部大開放”“中部崛起”之類的戰略,讓發展落後的東歐、南歐跟上來。

這從歐盟預算支出就可一目了然。2010年,歐盟總預算支出是1415億歐元,最大的一塊就是用於支持落後地區發展的“區域發展政策”,佔到總支出的大約45%;其次是農業,佔31%;再次是鄉村發展、環保和漁業,佔11%。換句話說,歐盟這三根“扶貧”支柱佔到其總預算“蛋糕”的87%左右。

“區域發展”讓落後地區社會發展,農業補貼則讓真金白銀直接流入農民的口袋,鄉村發展改善農村基礎設施。長期下去,地區和貧富差距自然慢慢縮小。而這,與中國一直實施的“扶貧”計劃和鄉村發展計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此次中歐峰會舉行前夕,《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讓此交匯點有了新的內涵與時代意義。

《決定》明確提出要“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係,讓廣大農民平等參與現代化進程、共同分享現代化成果”。正因為如此,“城鎮化建設”成為此次中歐峰會的重要議題。

銳意改革是“歐洲夢”與“中國夢”在精神層面的交匯點。

縱觀戰後歐洲一體化歷程,歐洲人一直在改革制度設計,形成一個單一市場,實現了人員、貨物、服務和金融的自由流通,激發經濟活力,實現共同發展。當今世界,歐洲人表現出的這種變革魄力,或許只有東方的改革開放才能與之媲美。

拓展雙方的合作領域和空間是“歐洲夢”與“中國夢”最具現實意義的交匯點。 從政治上看,中歐之間不存在尖銳的全球性戰略矛盾和競爭,雙方建立了全面戰略夥伴關係,中歐可以一心一意謀發展。

從經濟上看,歐盟是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巨大的貿易往來讓雙方利益交織在一起,達到一榮俱榮之境地。歐洲的聖誕季一到,中國義烏的聖誕禮品出口就會猛增;而中國遊客一增多,連阿爾卑斯山偏僻的農家酒店都跟著生意紅火。

當前,走出歐債危機陰影的歐洲正在做“振興夢”,希望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希望更多中國遊客前往觀光。有報告稱,到2020年前,中國的境外投資可能增至1萬億美元。

中國經濟的持續繁榮也離不開歐洲。歐盟是一個擁有5億人口、購買力很強的大市場,歐洲的技術、品牌和供應鏈資源豐富,是中國“走出去”戰略的重要目標。

眼下的北京峰會,是新一屆中國政府與歐盟領導人的首次對接,意義重大。峰會既著眼解決戰略問題,力圖打造中歐關係的“升級版”,也不放過解決技術問題,掃除合作道路上的障礙。

長風破浪會有時。中國與歐洲正站立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歐洲夢”與“中國夢”必將進一步交匯,中歐合作必將有著更加美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