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大計 人才建澳——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政策研究室

行政長官2014年度《施政報告》中提出建立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並將其作為特區政府當下和今後的一項重要工作和使命。這是特區政府繼社會保障、醫療、住屋和教育四個長效機制後又一個意義深長的重要舉措,是把澳門本地人才培養政策化、制度化和長期化的一個戰略佈局,是響應中央政府關於人才培養和經濟適度多元要求,實施全方位、多層次和高素質地培養澳門本地人才,促進居民整體文化素養提升,滿足現時發展需要並著眼於澳門未來所做出的重要決策。《施政報告》“增強綜合實力、促進長遠發展”的主題思想,在此得到了非常明確的體現。

特區政府將本地人才培養長效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提到日程上來,是因為我們越來越清楚、越來越迫切地認識和感受到,人才問題對澳門現時建設和未來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全社會都能清楚看到,澳門現時社會經濟、政治、法律、文化和教育等各個方面的發展進步,日益集中地突顯出本地各類人才短缺的問題。隨著澳門朝著“一個中心、一個平臺”的目標快速邁進,這個矛盾必然會更加尖銳,無疑是左右澳門建設發展的一個關鍵因素。

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和世界各國或地區發展的經驗表明,社會越是發展進步,就越需要充分的人才予以支援。也正是因為如此,幾乎所有發達和發展中的地區或國家,都會把人才的培養、積累和招攬作為一項重要政策。對於澳門這樣一個體量很小卻承載很多的地區,人才的支持和儲備會比其他地區或國家更為迫切。當然,政府下大決心和大力氣來培養人才,並非說澳門沒有人才,而是人才短缺。不過,這種短缺也恰恰說明了澳門社會回歸以來的迅速發展。因為社會發展與人才需求是成正比的,社會越發展進步,對人才的需求也就越大。所以,澳門的人才短缺其實是一個發展中產生的正面問題。如果我們能夠及時和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能變被動為主動,不僅能夠為當前澳門社會快速發展提供動力和牽引力,而且還能為澳門社會未來可持續發展、為澳門下一代乃至子子孫孫的幸福生活創造條件。

正是基於上述認識與原因,特區政府決心在“教育興澳”的理念基礎上,進一步確立“人才建澳”的理念,並把“教育興澳”與“人才建澳”用制度有機地連接起來,即把全民教育和人才培養結合起來,雙管齊下,以教養才,育才於教,實現全民教育與人才培養的有機結合和良性循環。

實現人才培養長效機制設定的目標,不僅要有政府的投入和努力,更需要社會各界和全體居民的共同參與。只有政府努力,沒有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和配合,顯然也難以達至既定目標。簡單講,人才培養應該而且必須是一項政府與民間結合、全社會互動的過程。因此,必須以制度建設為支撐,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從中、小學就開始,通過中等專業技術教育和職業教育,再到高等院校;政府與民間結合、教育與實踐結合、企業與社會互動,從而最終形成一個點、線、面結合的人才培養社會系統和全民工程。

為實現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目標,行政長官在此次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了五項制度建設任務和六項人才培養措施。我們相信,通過這些制度建設和具體措施的落實,既可基本形成對人才長效機制的制度支撐,又可促進人才培養工作目標的真正實現。

但是必須要看到,人才培養是一個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完成的,正所謂十年樹木,百年育人。在這個過程中,有許多工作要做,但只能一步步地展開。現在所說的制度建設和措施,有些可以立即著手,有些則必須要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準備,然後付諸實施。重要的是,我們有了努力的目標,而且準備全力去實現它。

總而言之,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對於澳門來說,不是當下的權宜之計,而是著眼澳門未來、事關澳門居民子孫後代福祉的百年大計。春秋戰國時期的陶朱公說過:“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們下決心培養澳門本地人才,就是要讓澳門本地居民學會更多更好的捕魚方法或技巧,而不是單單分魚吃。因為只有自己懂得捕魚,最終才能保證自己長久地有魚可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