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另類思考

特首崔世安在二零一四年施政報告中,提出構建長期人才培養長效機制的重要施政理念。構建本地人才培養的長效機制,這是特區政府以「人才建澳」作為基本的理念,把全面落實教育發展作為人才培養重要的途徑,將培養經濟社會進步所需的本地人才放在優先考慮的位置,為實現經濟適度多元發展,推進建設「一個中心」、「一個平臺」創設優良的條件,為緩解經濟社會急速發展的需求,加快人才的支持和儲備,及早謀劃人才培養的戰略部署,以達致澳門居民素質的全面提升,「一國兩制」得以薪火相傳的重要措施。當然,也是積極呼應習近平、胡錦濤、吳邦國、溫家寶等國家領導人對澳門特區工作的指示,為保持澳門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愛國愛澳隊伍的壯大發展並薪火相傳所開展的重大政務行為。

從施政報告有關構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部分內容的字裡行間看,所採取的建立五個制度,及推行六項計劃等措施,主要是為適應澳門特區未來進一步的建設,及保持澳門特區的長期繁榮穩定,必須要有足夠的應用性及專業型的人才,而制定的。這確是在實際上有此需求。

澳門特區目前應用性及專業型人才的不足,是由於歷史的原因而造成的。一方面,澳門過去長期以來,各行業的發展並不成熟,比鄰近的香港等地落後得多;再加上當年的那場「一二‧三事件」,使一些中產階層對前景產生疑慮,因而不但是吸引不了人才「孔雀東南飛」,而且反而倘有的人才也留不住,不少具有較高學歷的年青人外流到香港「搵食」,或是在外國學成後不返回澳門,留在當地就業。這就導致本來是資本主義社會的澳門地區,中產階層長期發育欠成熟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在內地改革開放初期,先是廣東,後是福建,繼而全國各地,一下子向澳門湧進超逾十萬人的新住民。當中固然有不少是曾經滿腔熱情回國參加祖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歸僑,具有較高的學歷及各類專業能力,也有原居於內地的高學歷專業人士,但無容否認,大多數是文化程度較低,不具專業能力的農民或城市低層居民。這就將原本就屬於專業發展不成熟的澳門的專業水平,進一步扯低。

但那至少已是三十年前的事情了。隨著時間的流逝,即使是當年的新住民,他們的下一代,也已得到了較好的教育機會,並因為先是前澳葡政府,後是澳門特區政府的較為優厚的教育福利制度,使得青少年的就讀率普遍提高,再加上本地幾家大學機構的「準入門檻」不高,而海峽兩岸的大專教育機構為了吸引港澳學生,也設下了較為優惠的入學條件,因而澳門高中生的「升大率」還是蠻高的。當然,他們的學術水平,能否與五、六十年代的大學生畢業相比,又是另一回事。

而在澳門過渡期中,實行「公務員本地化」,這給具有大學學歷的青年們,能進入政府機關服務,實現自己的向上流動,提供了較好的機會。

但由於澳門向來只是一個經濟城市,而不是政治城市,許多學子在擇校選系時,多偏重於應用學科,如工商管理、會計等;即使是後來有了「公務員本地化」的機會,修讀的也是以公共行政、法律等為主,選擇政治學科的可說是鳳毛麟角。因而無論是澳門特區政府的公務員,還是社會上的管理人員,主要是普及型的較多,特殊專業性的較少,政治學科的更少。

而偏偏是澳門特區社會最近悄悄地出現了某種變化,那就是「反對派」青年喜歡修讀政治學。實際上,據說「新澳門學社」的新一代年青負責人,就考上了台灣大學政治研究所。而台大政治所的學術水平是數一數二的,培養出不少藍綠各陣營的政治精英,舉目藍綠兩陣營的領袖或政務官、民意代表,出身於台大政治所的佔了較大的比例。由於台灣的特殊政治生態環境,台大政治所的不少學生,以政治選舉為研究項目;而本身就有政治色彩,甚至就曾經出任過藍綠兩陣營政務官的教授,也刻意地指導他們到藍綠政黨的選舉活動進行田野調查。這是一個新動向。因為到目前為止,尚無政治立場偏向於建制派的學子在台大政治所就讀。而在未來一段時間後,「新澳門學社」實現新老交替,乘坐台大政治所深造者可能會成為該學社的主導者,澳門立法會選舉及立法會內活動,就將會出現「台灣化」甚至是「民進黨化」的現象。對此,建制派有必要未雨綢繆,挑選己方有潛質的青年,保送他們到倫敦政經學院或美國哈佛大學的政治學系深造,以為未來有可能出現的新現象作抗衡。

另一方面,施政報告說的是構建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其實當前就存在著政務尖端人才緊缺的緊迫感。實際上,特首崔世安在向立法會作施政報告後的記者會上,就透露了他對未來甄選主要官員人選的憂慮。

應當說,以崔世安的自身優勢,及特首選舉制度的有利條件(除爭取連任的特首外,其他官員參選時都必須辭職),崔世安得以連任,已是毫無懸念,這連吳國昌也是如此認為。

但他面臨特區政府換屆時主要官員的「人才」問題。那就是,在現任的主要官員中,除張俗、劉仕堯、馮文莊、何永安等少數幾人外,其餘有多是已經已連任出任十五年。即使是在行政會委員中,也是如此。這無論是在西方社會,還是在內地,都是罕見的。因而屆時是有必要調整一下了。

但「吐故納新」時的「新人」從何而來?況且不排除為了保證政務更暢順,可能會恢復回歸前的七個司長(政務司)的編制,對「新人」的需求又多二人。

按一般規律,當然主要是從現有中高級官員中物色;但倘是實行問責制,也可從社會上甄選,包括大學教授,或企業、社團中尋找。目前台灣地區政務官的來源,主要就是由事務官升任,大學教授借調,政黨調任等三個途徑。

中共前總書記胡錦濤的一段話,值得參考。他說,對那些長期在條件艱苦、工作困難的地方工作的幹部要格外關注;對那些不圖虛名、踏實幹事的幹部要多加留意;對那些埋頭苦幹、注重為長遠發展打基礎的幹部不能虧待。而習近平也有過類似的談話。

實際上,經過回歸來十多年的歷練,在特區政府的局級官員中,有不少人是具有「更上層樓」的潛質的。但越是有潛質的人,就越是謙虛謹慎,不高調,不出鏡,不見報,不張揚,腳踏實地埋頭苦幹。崔世安明年在「揀蟀」時,宜將考察視野放寬些,看遠些,不要將注視眼光集中在一些經常出鏡見報的人的身上。須牢記「滿桶水不蕩,半桶水蕩」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