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崔世安前日在赴京列席全國人大會議時,主動談及他將考慮參與下任特首選舉,爭取連任特首,繼續為澳門服務。由於崔世安過去曾經多次有媒體詢問他對參選爭取連任的意向時,他都未有正面回應;而現在才是三月初,距離進行特首選舉的九、十月分還有半年時間,而且連關於選舉產生特首選委會的法律文件都還未頒布,更遑論頒布特首選舉的法律文件,但崔世安卻提前宣佈競選連任;這就使得人們感到他在能夠勝選充滿信心的同時,似乎是也面臨著一些變數,因而必須採取「以快打慢」、「先講先贏」的戰略戰術,「迫退」其他的有意不惜逆勢參選也要「欲與安哥試比高」者。
我們說,崔世安對自己能夠成功爭取連任充滿信心,這並非是「擦鞋」。這是因為,他能成功爭取連任的有利因素很多,主客觀因素都有。在主觀因素方面,當然是崔世安擔任特首的四年多來,成績有目共睹,亮點不少。從國家領導人到多數澳門居民,都認為擔任澳門特首以來,秉持「以人為本、和諧共進」的施政理念,帶領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平穩有序推進各項工作。澳門經濟強勁回升、市民生活不斷改善、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實際上,崔世安在繼續推進經濟發展的同時,騰出主要精力處理民生問題。由於他在此前,出任了九年多的社會文化司司長,接觸過大量的民生事務,因而在出任特首之後,就能輕車熟路地大力推動民生工作,讓普羅民眾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在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發展相對低迷,民眾生活較為困頓之際,澳門特區與之比較,還是何止「稍勝一籌」的。因此,盡管仍有一些「憤青」在網絡上對他進行不負責任的批評,但包括另一部分網民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擁護及支持他連任,就連「新澳門學社」精神領袖吳國昌也認為崔世安「不連任冇天理」。
實際上,由於崔世安本人四年多來的優異表現,使得不少過去曾經反對過他的人,都轉為支持他。這個有利條件,是由他本人創造出來的。而人心的變化,在互聯網上就能充分表現出來。與四年多前崔世安宣佈參選特首之時,互聯網上盡是一片「憤青」們的謾罵噪音,到這幾天互聯網上對他宣佈爭取連任,支持的聲音遠遠大於反對的聲音,負面批評更是寥寥無幾,就折射了他的工作和表現已經得到了被視為最苛刻挑剔的網民們所認可。在連反對派的異議聲音也不大之下,崔世安今次的參選,就將比五年前要順利得多。
而在客觀條件方面,主要是得益於特首選舉的制度對崔世安本人極為有利。其一,是特首選舉法規定,現任官員如要參選特首,除爭取連任的特首之外,必須辭去現任職務。這對其他也擁有一定實力的現任官員來說,是一道難以逾越的塹壑。因為選舉沒有必勝的把握,倘若輸選就會變成「兩頭落空」,失去原先地位高尚、待遇優渥的職位。而崔世安則不受此限制,可以「以不變對萬變」,靜待敢於也勇於的挑戰者。
其二、是經過前年政制發展,特首選舉仍然維持《澳門基本法》及其「附件一」所規定的由一個具有廣泛代表性的選委會選舉產生的辦法,儘管選委會成員的人數有所增加,但由各界別的代表組成選委會的性質基本不變。而在號稱社團社會的澳門特區,「各界別的代表」幾乎就等於是「各界別社團的代表」的同義詞。這對由傳統愛國社團出身的崔世安來說,尤為有利。實際上,他在前日宣佈參選爭取連任之後,當即就有不少具有社團背景,及擁有現屆特首選委會委員身份,而且將可續任新一屆選委會委員的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還有許多社團領袖的表態支持。因此,他的「先講先贏」戰略戰術,已初步奏效。起碼現在已經表態支持的現屆選委會委員,他們在獲選為新一屆選委會委員後,將不會「反悔食言」。這樣,崔世安首先就已掌握了「致勝」的過半數票。
一些政治較為敏感的人還注意到,王偉華助理檢察長日前對去年三宗有關機會遊行的告訴案的最新「司法解釋」,與當時的處理方法相比,有著「顛覆性」的變化。這對於某些反對派人士來說,他們日後在特首選舉時,倘以極端的手法來表達反對崔世安連任的立場和態度,就將大為提升了不依照法律規定進行請願及示威集會行動的司法成本。這也是崔世安能夠成功爭取連任的客觀條件,起碼是以某些極端方式出現的反對行為,將會受到有力的制衡,從而為他的選情創造一個有利的社會輿論環境。
既然主客觀條件都對崔世安爭取連任極為有利,為何他卻要急於搶占「先講先贏」的戰略高地呢?坊間的解讀,是他的爭取成功連任大計受到嚴峻挑戰。表面上看,現任官員為了參選特首而必須辭職,如果落選當然是「兩頭落空」,因而倘在新一屆特區政府中仍可留任現職,或是調任它職的前景之下,現任官員不會冒這個「兩頭落空」的政治風險。但問題是,現在社會上掀起一股強烈的輿論,指出若干現任官員在到現屆政府任期結束時,已經「安坐」現職十五年,應當予以撤換。可能會有個別官員感到反正屆時都會被撤換,因而「兩頭落空」的負擔就可以放下,「輕裝上陣」地大膽參選特首。反正辭職參選也只不過是幾個月的「損失」,說不好博一鋪還有機會,甚至是發生唐英年「馬失前蹄」的狀況,「冷手執個熱煎堆」。
實際上,在現任的官員中,其中個別人的社團資本還是十分雄厚的,有人本身就是傳統愛國社團的重要成員。甚至是盛傳,某位主要官員能夠出任現職,還是本澳傳統愛國社團的主要領袖馬萬祺出面交涉的結果,並從而導致當時的候任特首何厚鏵不得不改變選賢計劃,「忍痛割愛」某位目標官員。而這位主要官員倘參選,可能會獲得工商金融界別的不少選票,因而崔世安即使是能成功獲得連任,得票率也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致使自己的「當選認受性」有所減弱。因此,此次部分選委會委員的提前表態,可以起到為崔世安「固票」的作用,穩固了部分票源。而其中,又以馬有恆的表態尤為重要。倘若馬有禮也能表態支持,崔世安的成功連任就可以說是「唾手可得」,穩如泰山。
實際上,坊間就盛傳,馬萬祺的健康問題,將會是影響此次特首選舉的重要因素。去年「兩會」換屆時,馬萬祺因年邁及身體違和,而不再連任全國政協副主席。而按慣例,應有其後人填補其全國政協委員的空缺,而其已經出任多年全國政協委員的公子馬有禮,也應升任全國政協常委會委員,以作「補償」。但遺憾的是,這兩者都未能實現。馬萬祺對此的一些不快情緒,是否會轉移到比照香港中聯辦與港區全國政協委員所達成的協議,有權向中央推薦全國政協委員人選的特首崔世安的身上?如果未能趁著馬萬祺仍然健在,而滿足其「補償」的意願,就或許是某位主要官員也來參選特首的有利政治背景環境。對此,崔世安不能不防。因此,他的與此前「滋油淡定」截然相反的急於表態爭取連任特首的變化,就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