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時期的中央特會科

多年來,由於保密等因素的考慮,中央書記處特會科的歷史一直被塵封。2012年年初,我有串采訪到當年特會科成員成正榮老人,他雖年事已高,但思維清晰。塵封已久的歷史,在老人從容的講述中,終於浮出水面。

撤離延安,艱苦轉戰來到西柏坡

1941年,中共中央在經濟內外交困的情況下,號召大家建立自己的“家務”,各單位進行開荒、種糧、種菜、紡紗、織布工作,與此同時,還抽出一部分資金和人力到國民黨統治區甚至香港去做生意,為黨積累了大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資金。1941年9月,為了統一管理這些特別經費,中央決定設立“中央書記處特別會計科”,並明確特會科主要負責管理地下黨的活動經費、援外經費及中央會議所需的一切經費。特會科的主要資金來源有:黨的秘密企業(黨員企業)所賺的錢、中央局上交的黃金(由於當時各解放區貨幣不統一,只能上交黃金)、打勝仗後所獲的戰利品、中央及各局統一收取的黨費及抗戰時期海外愛國人士和華僑捐助的款額。特會科主任由精于經濟管理工作的賴祖烈同志擔任,直屬任弼時領導。

1947年3月,中共中央撤離延安。中央特會科首先撤至吳家寨,中央後委組建後,隨中央後委東渡黃河來到山西省臨縣三交鎮雙塔村,駐守在八號院,大家在葉劍英的領導下(因為當時任弼時隨毛澤東率領的中央前委轉戰陝北,工作暫由葉劍英負責)對特會科的“黨產”進行了秘密的埋藏,並堅決守衛。

1947年7月,中央工委來到西柏坡,進行中央委託的日常工作。西柏坡及附近村莊突然增加了數幹名中央機關人員和警衛部隊,吃住一時很緊張。1947年10月,中央任命賴祖烈任中央工委副秘書長,他提前來到西柏坡,主要負責建立兵站和修建房屋工作。同科的黃業宣隨同前來(為賴做秘書工作L

1948年3月,根據中央的戰略部署,中央前委、中央後委機關開始向中央工委所在地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轉移。特會科的重要物資由幾十頭馱騾運輸,每頭馱騾由三個人保護。除特會科自帶一個50人的警衛排外,還配備了我軍一個連護送。這次轉移,跨越了陝西、山西、河北三省的二十多個縣,行程約數幹華裏,一路危險重重。據成正榮老人回憶:“經過北同蒲鐵路一條敵人封鎖線時,當時規定通過那段路時都要跑步前進,牲口也要人趕著快走。跑出兩三裏後才改為正常行軍。特會室的同志們先清點所有的箱子和物資,確保無缺無損,大家才放心了,並謝別了護送部隊繼續前進。”經過近一個半月緊張艱苦的行軍,4月下旬來到西柏坡。

為護“黨產”,東柏坡專門新建院落

中央書記處特會科到達西柏坡後,被安排在東、西柏坡兩村口間的一個大土棚子裏,雖然臨時加固了牆,安了大門,但仍然有不少透風漏水的地方。當時黨產和人都擠在大棚子裏,由於這裏是交通大道,又是東、西柏坡的大門,因此設了總收發室,還設了一個崗,對去東、西柏坡的行人和車隊進行查問。為了黨產的安全,又不引引起別人的注意,賴祖烈和中央警衛處處長汪東興精心研究,決定在大棚子和大路拐彎處設一個哨位,哨兵白天背駁殼槍,手拿紅旗,好像是指揮車輛通過,其實主要是注意大棚裏的安全。

剛到東柏坡沒幾天,任弼時、葉劍英兩位中央首長相約視察特會科。據成正榮回憶,賴祖烈向首長匯報了一年來特會科的工作情況:“經過長途行軍,特會室保管的黨的重要財產已全部安全、完好無損地運到這裏。但這棚子不是久留之地,為了保証黨產的安全,准備在東、西柏坡之間的山坡上打兩孔土窯,建幾間土坯房和一個大庫房。貴重的物品放土窯裏,其他的物品放在大庫房裏。建庫地址已看了兩處,一會兒還請兩位首長最後審定。”任弼時聽後笑著說:“同志們辛苦了!從我們撤出延安的一年多來,同志們在極其艱苦危險的條件下,完成保護和運輸黨的珍貴財產的任務,完好無損地、安全地運到我們新的駐地,這是很不容易的,應該表揚。我們中央機關上萬人住在這裏,已經給貧困的老鄉增加了很多困難,所以我們有困難要靠自己動手克服。這些重要的財物暫時只能放在這裏。目前特會科的同志們仍需繼續克服困難,一定要把黨產保護好。”葉劍英說:“我完全同意弼時同志的講話和對同志們的表揚,他簡單扼要的幾句話,總結了特會科乃至中央機關一年多來的行軍打仗艱苦鬥爭生活和工作,肯定了成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們雖然人員不多,但很團結,很能吃苦,很能戰鬥,有很強的責任心。希望同志們再接再厲,把保管黨產的重要工作做得更好。我今天也借這個機會向弼時同志報告工作和向你們道別,以後特會科還是由弼時同志管,我有空時還會來看望大家。”

中午,兩位首長和特會科全體人員吃了一頓團圓飯。飯後,賴祖烈等領著兩位首長看了准備修庫房的地方。葉劍英從戰略高度提了兩條指示:一條是在老鄉住房附近打窯洞,不可太高,太高不利防空;另一條是要避開流水道,注意夏天防洪。不幾日,修建科有了初步圖紙,機關幹部、警衛部隊全出動,一個多月就建好了大庫房。這是中央在東、西柏坡唯一一座自己修建的獨立住房。房址位於東柏坡村打麥場後邊後山,窯洞是在老百姓原來三眼土窯的基礎上挖成的,大庫房就在窯洞前面,分東西兩排,共八間房。東邊一排為大庫房,分別存放日常辦公用品、布匹以及檔,旁邊還有一間接待用房,是為臨時來客准備的,裏面盤著炕,炕上放了兩套被褥,在窗前放著一張小桌子;西邊一排為辦公住房,賴祖烈夫婦住一套間,裏間是臥室,外間為會客和辦公的地方,另邊還有兩間工作人員的辦公室。貴重物品都存放在窯洞裏(當時三眼窯洞,最東邊一眼稍高,比西邊兩眼高出兩個台階,由李配之住,裏邊放著一些古董,如寶石、象牙、鹿茸等;中間一眼,放著由種子山負責管理的一台保險櫃,存放重要錢款和賬本;西邊一眼放著由陝北運過來的黃金入當時特會科共有賴祖烈、李配之、鐘子山、黃業宣、謝淑珍(賴祖烈夫人)、湯致勤(1948年8月,到石家莊學習財會,後直接進京)、成正榮等七人,其中李配之、鐘子山、黃業宣三人為副科長。

1948年6月中旬,特會科搬進了新院子,平時大家辦公住宿都在一起。

工作“特別”,任弼時心系特會科

西柏坡期間,特會科的工作很繁忙,業務主要有三個方面:第一,清查物品數量,確保賬物清楚。第二,為黨的各項工作列支經費並送達。西柏坡期間主要列支的經費有民主人士北上的經費、召開七屆二中全會部分費用等。第三,貨幣通兌。由於當時各個解放區幣值不統一,為了方便來解放區的共產黨和一些國際友人工作和生活方便,特會科還負責貨幣的通兌工作。

中央特會科的安危時刻牽掛著任弼時的心。1948年8月初,西柏坡連降幾天大雨,住在西柏坡的黨中央機關很多住房漏雨。一天夜裏兩點多,大雨瓢潑,任弼時牽掛著特會科的安危,不能入眠,他親自打電話給賴祖烈,要他趕緊檢查特會科的窯洞裏有無住人,如有人住趕快搬出。賴祖烈放下電話,顧不上穿鞋,光著腳到窯洞門口通知大家,並招呼大家到大庫房邊的接待用房裏避雨。當大家聽說弼時同志深夜親自打電話關心同志們的安危,心情都非常激動。

1948年9月的一個星期日,任弼時利用休息時間(由於任弼時身體不太好,書記處決定讓他從這個月開始,每星期日休息)視察特會科。據成正榮老人回憶:上午9點剛過,弼時同志和夫人陳琮英帶著大女兒遠志、二女兒遠征、小兒子遠遠,還有衛士長郭仁等來到東柏坡特會科的院子。他看著新建的房子說:“老賴,這是我們在東西柏坡唯一自己建的完整的院子吧,建得不錯嘛!窯洞也經受住了大雨的考驗,我們黨的寶貴財產安全度過了雨季。下大雨時我擔心窯洞出事,看來葉劍英參謀長幫我們選的地址還是有戰略眼光的。”賴祖烈說:“遵照您的指示,下大雨那天晚上住在窯洞的同志立即搬到平房去避雨,天亮後同志們到窯洞頂查看地形有無異常變化,還請了機關有經驗的同志上山查看了一遍,認為窯洞頂上山高土厚,山坡地面未發現異常,我們就放心了。”

之後,任弼時來到大倉庫,他看到幾箱蠟燭和一些辦公用品時,笑著說:“這些辦公物品在延安時非常珍貴,只在有外事活動時才用。這些辦公用品大部分是重慶八路軍辦事處和北平軍調部買來,並運到延安的。為了保証中央辦公,你們幹辛萬苦把它們運到這裏來,不容易啊,等以後交通方便了就不這麼難了。”當看到倉庫邊上堆放整齊的百余捆米黃色美制嘰布時,他說:“可以交給供給部,請他們計算一下夠不夠黨中央機關每人做一套衣服,發給大家穿,這樣可以省去保管和運輸。”1949年春,中央直屬機關每人發了一套米黃色嘰布單衣。10月1日,中直機關參加開國大典的同志都穿著米黃色哢嘰布的軍衣,站在30萬群眾隊伍最前面,接受毛主席和黨中央領導同志的檢閱。

接著,任弼時來到窯洞門口,當他看到窯洞裏擺放整齊的大大小小的木箱時,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特會科同志想打開兩個箱子讓他看,他不讓,他說:你們包裝得很結實,既有白布縫裹,又有麻繩緊紮,下了一番工夫,每包上都寫有名稱、件數、重量,標得都很清楚,就不要打開了。他還說:你們人不多,只六七個,在極其危險艱苦的條件下,從延安出來,冒著國民黨軍隊的飛機炸彈,在夜裏渡過了黃河。今年春天又在山西北部沖過了閻錫山軍隊的封鎖線,行軍數千里,把這些珍貴財產完好無損地運到這裏,保管到三個窯洞裏,你們為黨做了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希望同志們繼續努力,把珍貴財產管得更好、更安全,使全黨放心,你們要把它們一直帶到北平去。

任弼時又說,這些珍貴財產來之不易,是我黨很多同志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他們冒著生命危險在國統區做生意,有時還被我們自己的同志誤解。如有位資歷很老的同志被派到國統區為党做生意,被我們自己的同志看到,即向組織報告,說他穿著長袍大褂,戴著禮帽跟大資本家在一起,說他叛變了。由於領導及時解除大家的誤會,才未釀成人禍。還有一些同志繳了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