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授課每年最少一九五日

【本報訊】教育暨青年局昨日介紹《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行政法規。

政府昨日頒佈第15/2014號行政法規《本地學制正規教育課程框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培養終身學習能力。該法規規定,自2014/2015學年開始,所有本地學制的學校須遵守每學校年度教育活動總日數不得少於195學日的規定,但小六、初三、高三年級不受此限制。與此同時,該法規調整了課程內容,包括(一)設立學習領域,重視課程的綜合性;(二)加強品德與公民教育、體育和藝術教育,確保其在各教育階段必要的課時;(三)培養學生基本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養,規定高中教育階段必須文理兼修;(四)把“餘暇活動”納入小學至高中的課程計劃,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五)規定在小學至高中每週體育課時間不得少於70分鐘,而且每週參加體育運動的時間不得少於150分鐘,以上安排將在2015/2016學年至2019/2020學年內有序按教育階段推進。

“伸伸手 拉拉筋 輕鬆做到百五分”是一個重要的口號,同時表達了《課框》對保障學生的健康成長所提出的要求,學生每週將在原有約80分鐘的體育課基礎上,實施餘下70分鐘的運動鍛鍊。為此,教育暨青年局已作了多方面的配套工作,包括:(一)設立多元健體中心,讓學校可利用較小的空間,作為體育鍛鍊的場所,目前已有21間學校設立多元健體中心,並正與有興趣的學校進行商討;(二)協助學校完善及優化校園場地及體育設施,增加運動空間;(三)向學校借出轄下青年中心的設施進行體育鍛鍊;(四)推出相關師資培訓及指引;(五)推動開展多元化的課間運動,如伸展操、跳繩、踢毽、眼保健操等;(六)提供《校園體育運動指引》;(七)開展“活力恆動123”及“校園愛眼護齒”計劃;(八)協助學校優化“校本運動策略”,豐富體育知識,促進持恆運動習慣。

減輕家長照顧特教子女的生活壓力,是2014年特區政府施政的重點工作。教育暨青年局將於2014/2015學年透過資助學校或復康服務團體,為特殊教育班級的學生提供健康午膳、上下課接載服務、課餘及假日暫託及支援服務。

在健康午膳資助計劃方面,主要目的是使特殊教育班級的學生能在上學日在校享用均衡營養的午膳,藉此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並減輕家長因接送孩子午膳安排可能導致的壓力。在上下課接載服務方面,主要目的是減輕家長在照顧就讀特殊教育班級子女上下課安排的壓力及經濟負擔,並進一步優化接載特殊教育班級學生的交通安排。在課餘及假日暫託及支援服務資助計劃方面,主要目的是為學生提供有益身心、發展潛能、提升生活技能的健康教育活動,也為家長舉辦照顧子女或訓練技巧的活動,以及在假日提供親子同樂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