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韓FTA力爭年內談成馬英九憂內鬥拖垮臺灣經濟

【中新社臺北7月4日電】中國大陸與韓國擬於今年內完成自由貿易協定談判。預判臺灣產品在大陸市場佔有率將逐漸被取代,包括臺灣當局領導人馬英九在內的各方有識者憂慮:發生在兩岸經貿領域的臺灣政黨鬥爭將嚴重衝擊經濟競爭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3日在首爾同韓國總統朴槿惠舉行會談時指出,希望雙方加大談判力度,爭取在今年年底前完成中韓自由貿易協定談判(以下簡稱陸韓FTA)。相關消息4日在臺灣引起強烈關注與討論。

人在海外的馬英九第一時間表示,陸韓FTA一定會影響臺灣廠商在大陸的市場佔有率,面對差距被不斷拉大,他心急如焚。馬英九指責,民進黨等政黨讓《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等重要協定遭受許多不正當阻擋,“若繼續內鬥,不是鬥倒國民黨,而是鬥垮臺灣經濟”。

臺灣“經濟部”次長卓士昭說,台韓出口產品同質性高,韓國與歐盟、美國FTA生效後,其對歐、對美出口量都增加,而臺灣出口則呈現衰退。

臺灣工業總會秘書長蔡練生表示,大陸是臺灣最重要市場,韓國是臺灣最大競爭對手;若陸韓FTA早於《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定》(以下簡稱服貿協議)、《海峽兩岸貨物貿易協定》(以下簡稱貨貿協議)完成並生效,多數韓國商品在大陸市場可享零關稅優惠,等同於比臺灣商品多出10%以上競爭力。

他指出,“立法院”既要監督兩岸已經簽訂的服貿協定,就應儘快通過《兩岸協議監督條例》;否則,等到訂單轉移效應發生,臺灣商品將丟失大陸這一重要市場。

臺灣在兩岸經貿中最關切的面板、石化、工具機、汽車等產業,正是韓國向大陸方面力爭降稅的項目。以面板為例,卓士昭指出,近年來臺灣面板在大陸市占率已被韓國超越,退居第二;陸韓FTA生效後,差距恐將再度拉大。

廣州台商協會榮譽會長程豐原表示,陸韓FTA對臺灣石化、電子業打擊最大,這兩個產業是韓國強項,也是目前臺灣最大宗出口產品;如果服貿、貨貿長期成為“空中樓閣”,韓國將對臺灣產品大陸市占率造成更大衝擊。

工具機業是臺灣具有一定技術領先優勢的產業。業界人士4日受訪表示,中高級工具機領域的韓國廠商已對臺灣業者產生不小壓力。未來陸韓FTA簽署生效,韓國車床、綜合加工機等產品可減免關稅進入大陸市場,將衝擊臺灣產品價格競爭力,當局應審慎留意並提出有效因應。

臺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還擔心,陸韓FTA完成簽署,臺灣產業將被邊緣化,並加速外移。

前民進黨“立委”、大學教授郭正亮4日也在《美麗島電子報》發文指出,韓方早已呼籲儘快談判完成陸韓FTA,但大陸堅持兩岸ECFA先行,未料“反服貿事件”導致後續協議擱淺。

他指出,陸韓即將完成FTA談判,對於持續抵制兩岸ECFA、試圖邁向執政的民進黨來說,有責任迅速提出因應之道;否則,陸韓FTA生效之時,民進黨恐將面臨哀鴻遍野的企業界發出排山倒海的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