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獨”勢力在“三月學運”中的角色

“反服貿”的“三月學運”之所以引起島內社會長達20多天的震盪,有多重原因;而學運發展過程也暴露了島內一系列社會矛盾、兩岸問題,以及國、民兩黨內部權力鬥爭等問題。但這些原因、問題都不能掩飾或模糊一點,這就是,“台獨”勢力佔領了此次學運的制高點,發動這波學運的核心因素是“台獨”勢力的反撲與選舉操作,亦即“台獨”勢力借2014選舉年時機,以操作學運的方式集結反撲,其目的一是“反中反國民黨”,阻擋兩岸和平發展與情感融合的腳步;二是撈取選票,避免在島內被徹底邊緣化。

“台獨”師生掌控“三月學運”

在“三月學運”中,無論是學運領袖還是幕後策劃者,我們都能看到其鮮明的“台獨”理念。

臺灣媒體報道,學運幕後策劃人、“中研院”法律所副研究員黃國昌,是“台獨”團體“澄社”的前社長,與民進黨“學運世代”(民進黨的第三代――編者注)是同時代人。他長期介入校園改革、司法改革、學運,深受“黨外人士”及民進黨理念影響,“反中反國民黨”。

帶頭攻入“行政院”的魏揚是臺灣清華大學研究生、“黑色島國青年陣線”發言人,隸屬蔡英文“小英基金會”,曾到民進黨“立委”姚文智的辦公室實習。他的外曾祖父楊逵曾在日本統治時期參與臺灣農民組合及臺灣文化協會,具有濃厚的抗日愛國的民族胸懷,但國民黨到台後卻將其視為“匪諜”(意為“共產黨的特務”)判刑入牢。受開啟臺灣民主改革的“野草莓運動”影響,魏揚對他的祖輩更多的是回避。性格上較強的叛逆性,加之價值觀的錯亂,使得他很容易被“台獨”勢力引導利用。

此外,學生領袖之一陳為廷,曾擔任蔡英文2012年“總統”選舉時苗栗縣總部青年部會長。陳為廷參與社會運動多年,在“反旺中”媒體並購案(2012年,臺灣島內出現一股反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並購中嘉公司案的浪潮,主要是由於民進黨及綠營認為旺旺中時集團老闆蔡衍明具有明顯的傾中思想――編者注)的學生運動中,他表示,“反旺中”案等媒體壟斷問題,有比較多的擔心是“中國因素”;“中共政權透過臺灣資本家的力量,逐漸侵蝕臺灣公民社會,媒體只是一個案例。這種侵蝕力量若再進入各行各業,臺灣公民社會恐怕連反制力量都沒有了。過去中國對臺灣的威脅也許是飛彈與壓縮國際空間,現在卻是透過資本流動、透過資本家的經濟力圍殺。這種狀況在過去十年、國共平臺建立後,越來越明顯”。其“反中”、“台獨”思想可見一斑。

另一名學生領袖林飛帆則曾是蔡英文宜蘭競選總部的青年軍。林飛帆自2012年的“反旺中”案開始介入學運,他認同“台獨”所謂“媒體輿論集中化及傾中成臺灣最大隱憂”,認為“旺中”案是“服務中國共產黨,試圖並購媒體,讓中國影響臺灣”的事件,因此擔任了“反媒體巨獸青年聯盟”總召。林飛帆、陳為廷都挑明主張“臺灣獨立”。在此次“三月學運”中,林飛帆也稱,他們的行動“在臺灣與中國的關係之間,做了新的定義”,他們“告訴政府,臺灣的未來屬於全臺灣2300萬臺灣人民”,臺灣的未來應該由他們自己決定。

“台獨”勢力綁架民進黨

雖然本次“反服貿”爭議是由民進黨挑起,但從民進黨和“台獨”團體在這次學運中的角色來看,民進黨對學運的失控、只能順勢操作,並努力與“台獨”團體切割,與“獨派”團體的掌控引導和樂見學運發展,兩者間有著相當不同的心態、作為。

應該說,民進黨和“台獨”團體雖然都反對兩岸簽訂服貿協議,但目的有異,目標設定上也不同。民進黨從去年6月兩岸服貿協議簽署後,就不斷阻撓其在“立法院”的審議,主要是出於選舉考慮,目的就是不讓國民黨在兩岸政績上得分。但是,仍然覬覦臺灣最高執政權的民進黨,瞭解兩岸關係的重要性,不敢全盤“反服貿”,於是反對國民黨“立院黨團”的所謂“黑箱作業”就成了民進黨今年最佳的操作議題。而“台獨”團體則根本力拒服貿協議,台聯黨去年舉辦了600場次的“反服貿”宣導,今年又發起第二波全台“反服貿”宣導活動,要 “團結公義的力量一起來捍衛臺灣,阻止大陸併吞臺灣”。

民進黨本來掌握著議題主導權,但當“台獨”學生攻佔了“立法院”,主導權就被“台獨”團體搶走。失去了運動主導權,民進黨只能借力使力。於是,民進黨中央發出動員令,要求全黨上下不斷地聲援、不斷提供人力物力財力、發動國際非政府組織的支持,努力延續學運的勢頭不輟,以期奪回主導權,為的是累積選舉能量,凝聚支持力量。站在第一線鼓動的是党主席蘇貞昌,而幕後介入最深的是蔡英文。因為不僅幾個學生領袖是蔡英文陣營的“子弟兵”,學運口號、思路、作為都暗合蔡英文的“和平的民主台獨路線”與個人政治風格,而且她的親信“立委”蕭美琴還向美國告了馬英九的狀,寫了封公開信刊登在美國《尼爾森報導》上,為學生佔領“立法院”辯護,同時也是爭取美國的理解和支持。

但隨著民進黨操控的“反服貿黑箱作業”議題操作失控,學運性質轉向“台獨”、“反中”,民進黨深知這不利於其爭取更多選票,也難獲美國支持。於是民進黨特別發表英文聲明,其中以粗黑體標出那句“這場騷動絕對不是民進黨煽動而起”,其心態昭然若揭。

“台獨”團體之所以能綁架民進黨,是因為民進黨始終欲在兩岸和平發展紅利與“台獨”基本盤兩頭獲取選舉利益,暴露出了民進黨的軟肋。2012年選舉後,民進黨中央兩岸路線的調整仍然未能觸動“台獨黨綱”,只在策略上進行各式包裝,因此在理念上,與“獨派”是基本一致的,兩者對兩岸融合的排拒態度也是基本趨同的。也正因此,民進黨內各大天王雖各有盤算,但都相當顧及“台獨教義派”及其深綠票倉。民進黨任何在兩岸關係上稍顯突破的觀念、看法,都會在“台獨基本教義派”的猛烈抨擊下退縮,被“台獨基本教義派”綁架早不是什麼新鮮事。民進黨的這一軟肋必然提供了“台獨”勢力綁架民進黨的抓手。

“台獨”勢力為何搶佔學運制高點

“台獨”勢力之所以搶佔了“三月學運”制高點,出於三大背景因素。

首先,出於“台獨”勢力生存的危機感、焦慮感。兩岸和平發展五年多來,島內民眾對兩岸“和平發展”與“台獨毀滅”兩條道路對自身利益的影響有了更充分的比較和認識,兩岸因素對島內政治、經濟的影響日益正面,特別是2012年臺灣地區最高領導人選舉充分反映出島內主流民意選擇兩岸和平發展之路,認同“九二共識”,使馬英九在執政滿意度下降的情況下得以連任。隨著兩岸高層互信的增強,兩岸經濟方面的交流合作以及兩岸文化、社會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擴展深化,實實在在的和平發展紅利促進了島內形成反對“台獨”的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就連綠營民眾中也有72.9%贊成民、共兩黨擱置爭議,共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面對“台獨”勢力被邊緣化的局面,“台獨”勢力的生存危機感、被擠壓的焦慮感不斷上升,亟須平臺舒解憤悶、發揮“台獨”影響力,阻滯兩岸和平發展大勢,阻斷兩岸民眾拉近情感的進程。因此,2008年以來島內歷次抗爭兩岸關係發展的事件,都有“台獨”勢力的挑動、參與。   其次,由於民進黨八年執政期間的腐化墮落,島內社運界對民進党失去信任,使“台獨”團體在社運界有了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同時,在“法理台獨”已被邊緣化的情況下,“台獨”團體不敢昭示“台獨”目標,但卻以“民主、自由、人權”來暗渡陳倉,並將這些“普世價值”與“反中反國民黨”緊密結合,成為一體兩面。於是“民主、自由、人權”遂取代“台獨”成為臺灣社會的神主牌,也成為一切政黨政爭、“統獨”鬥爭操作的幌子。“反中反國民黨”與“民主”價值緊密結合,是“台獨”團體新的鬥爭策略。青年學生由於涉世不深,且具有熱情高、抗壓性弱、叛逆性強等特點,容易被引導、利用。所以,學運便成為“台獨”勢力滲透的重點領域。在2012年“反旺中”案的學生運動中,學生也是在台聯党人士的陪同下,直闖“立法院”抗議,與警方爆發肢體衝突。此次“三月學運”同樣是“台獨”勢力鼓動的結果。據島內媒體報道,學運中,各種反中文宣、言論隨處可見。在“台獨”人士聚集場地,更有海報寫著“大量大陸移民即將取得居留權”等誤導訊息。3月27日,老牌“台獨”分子史明進入議場聲援學生,稱這次抗爭行動代表著臺灣人要“出頭天、做主人”,要求“堅持下去”,並獻唱“臺灣獨立軍進行曲”。

第三,美國投機政客為“台獨”勢力撐腰。3月14日,“三月學運”爆發前四天,“世界臺灣人大會”在臺北召開第13屆年會,服貿協議成為會上“台獨”勢力攻擊的焦點。台聯党主席黃昆輝稱,“服貿協議是開放臺灣市場給中國,帶來的是中國產業的全面入侵、中國人的全面移入”。美國投機政客、曾任美國著名智庫“傳統基金會”資深研究員、退休外交官譚慎格,在參加會議時,也抨擊《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及《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對臺灣經濟及區域整合不會有任何幫助”,並稱中國長期以來對臺灣的政治意圖是“中方只是將臺灣當作福建的一部分”,“服務貿易協議將會是一個促使臺灣併入中國的完美政治協議”,並拋出服貿協議使“少數人獲益,臺灣整體受害”的觀點;甚至稱,由於服貿協議的簽署過程不夠透明,令美國疑慮“臺灣是否會成為中國進入美國市場的後門”。他認為實施服貿協議後的臺灣在美國談判者眼中將會“更為複雜”,這反而會使得台美之間進一步的經濟整合“變得更為困難”。有了美國投機政客的撐腰,“台獨”及其媒體更加張狂。

“台獨”勢力還會竭力反撲

目前,在馬英九做出妥協後,學生退出了“立法院”,學運告一段落,“反服貿”則進入“兩岸協議監督條例”的立法攻防戰階段。林飛帆已明確提出,如果民間版“條例”或“協議”不能通過,學生將再次佔領“立法院”。預計,2014年年底選舉之前,島內社會仍會陷入藍綠鬥爭之中,“反服貿”運動可能會在“立法院”、街頭兩頭開展,相互奧援,能拖多久是多久,最終將以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