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合一”選舉與台灣政治版圖

台灣“九合一”選舉定2014年11月29日舉行。一般認為,依據目前島內政治格局與國民黨執政現狀觀察,這次選舉總體上將呈現“藍守綠攻”、“藍消綠長”的態勢:國民黨維持既有執政縣市面臨困難,執政席次減少似成定局。選後,預測“北藍”將越來越淡,“南綠”將越來越深,台灣藍綠政治版圖如出現重大變化,對未來台灣政治格局將產生重大影響。

一場大範圍的地方選舉

2014年,對台灣來說又是一個選舉年。除了台灣地區領導人和“立委”之外,台灣要進行一場其他所有公職人員的大改選,這是台灣選舉史上第一次所謂的“九合一”選舉,即:“直轄市長”選舉,“直轄市”議員選舉,縣市長選舉,縣市議員選舉,鄉鎮市長選舉,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村裏長選舉,少數民族區長和區民代表選舉,是多個選舉的合併選舉。

依台灣選舉委員會計算,這次要選出11076位公職人員,是台灣選舉史上最多的一次公職人員選舉。其中,“直轄市長”6個,“直轄市”議員375個,省轄市長3個,縣長13個,縣市議員533個,鄉鎮市長198個,鄉鎮市民代表2095個,村裏長7853個。合格選民超過1800萬人,選舉經費預估達32億元新台幣,但較過去分散的、幾乎每年都要舉行選舉所付出的經濟、社會代價還是少了許多,這也是為何合併選舉的重要原因所在。由於多個選舉合併舉行,選票變得複雜,6個“直轄市”與3個省轄市選舉,每人要投3張選票,其他縣市則每人要投5張選票。這-次大範圍的選舉,最重要的則是6個“直轄市”與其他16個縣市的縣市長選舉。目前台灣22個縣市,國民黨執政縣市15個,民進黨執政縣市6個,無黨籍執政縣市1個(花蓮縣)。

這次選舉整體選情對國民黨較為不利。馬英九上臺執政後,台灣經濟形勢一直不佳,民生問題未有明顯改善,民怨不斷,馬英九從昔日的“吸票王”變為所謂的“票房毒藥”,藍營候選人不願馬英九月臺輔選。國民黨執政縣市政績差,滿意度均落後於綠營縣市,加上多個藍營執政縣市爆發弊案(基隆市、南投縣、彰化縣)或出現執政重大爭議(苗栗縣等),嚴重沖擊多個縣市選情;黨內有實力的優秀人才不足,不少縣市找不到強有力的參選人。相對的,民進黨是在野黨,無執政包袱,地方執政縣市政績突出,多個縣市參選人實力強,加上綠營選舉凝聚力強,善於選舉操作,尤其是剛剛平息的社會運動,更增添了選情的變數,藍營處境與選情更力艱困。在這種背景下,藍營整體選情普遍不被看好,甚至存在較大的危機。依民進黨內部民調,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與宜蘭縣等6個執政縣市,民進黨支援率至少勝過國民黨5個百分點,選情穩定,國民黨翻盤的可能性不大;臺北市、基隆市、桃園市、新竹縣市、苗栗縣,民進黨輸國民黨5個百分點;新北市、台中市、彰化縣、南投縣、嘉義市與澎湖縣等6個縣市,藍綠呈現膠著狀態。

無論選舉多激烈,選情有多大危機,藍綠陣營必會積極努力,爭取勝選。鑒於這次選舉的全面性、重要性與激烈性,有人將這次選舉稱為一場動員戰、一場割喉戰、一場組織戰與一場前哨戰,又因在甲午之年進行,因此這次選舉又被稱為“藍綠甲午戰爭”。國民黨的總體選舉戰略是“穩定北部、固守中部、突破南部”;民進黨則提出“鞏固南台灣、扭轉中台灣、前進北台灣”的戰略,具體選舉目標是“6都贏3都,縣市過半”。可以說,這次“九合一”選舉,重點是縣市長選舉,每個縣市都是雙方必爭之地。相對的,北台灣,藍營優勢明顯;南台灣,則綠營占絕對優勢;中台灣競爭激烈,成為這次選舉攻防的重要戰略要地。

北台灣:“藍強綠弱”與“藍滯綠升”並存

北台灣包括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基隆市、新竹縣、宜蘭縣,共計5市2縣。就執政現狀而言,北台灣的宜蘭縣-直是綠營的大本營,長期由民進黨執政。盡管國民黨一度取得宜蘭縣執政權,但卻未能好好經營,當選一屆之後就很快失去政權,民進黨重新奪回宜蘭縣執政權。2014年宜蘭縣長選舉,民進黨的林聰賢政績突出,爭取連任;國民黨提名形象頗佳的“衛生福利署長”邱淑提參選,但選民結構“綠大於藍”,預計民進黨依然勝選,會繼續執政。

除了宜蘭縣之外,北台灣其他縣市長選舉,不論是選民結構還是選情,基本上呈現“藍大綠小”與“藍強綠弱”格局。目前除基隆市選舉有明顯變數外,國民黨在北台灣其他縣市選情較為穩定,但仍不能有任何的大意。最北端的老城基隆市,是目前台灣三大省轄市之-,長期由國民黨執政。不過,現任基隆市長張通榮因陷入“關說弊案”政績強差人意,國民黨派黃景泰參選,民進黨派青壯派林右昌參選,競爭激烈,藍營選情不容樂觀。相對的,新竹市與新竹縣,客家人比例較高,-直是藍營占優勢,若不出意外,藍營勝選的可能性較大。

北台灣的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9月將正式由縣升格為“直轄市”)三大“直轄市”,人口眾多,經濟實力雄厚,在台灣政治經濟結構中佔有重要地位。這三個市選民結構呈現“藍大於綠”,目前也由藍營執政,國民黨勝選的概率較高,不過仍有變數。在這三個“直轄市”選舉歷史上,綠營都先後取得過政權,-旦最後藍營參選人實力偏弱或出現內部分裂選舉或者發生意外事件,綠營隨時有翻盤的機會。除吳志揚爭取桃園市選舉連任、勝選的可能性較高之外,臺北市與新北市選情仍有變數。臺北市,連戰之子連勝文經民調機制已確定代表藍營參選,但由於“權貴”標簽及爭議性事件,對勝選有一定影響。連勝文宣佈參選後,其民調支持率雖有上升,但領先無黨籍的柯文哲並不明顯,在有些機構的民調中連勝文還落後柯文哲。目前泛綠營人選仍在整合之中。在民進黨黨內初選中,前臺“新聞局長’、謝長廷子弟兵“立委”姚文智勝出,將代表民進黨與柯文哲進行最後的整合。雖然理論上臺北市選民結構“藍大於綠”,外界普遍看好國民黨的連勝文勝出,但由於近年來島內社會政治形勢發生很大變化,可能對臺北市的選情有一定影響,一旦發生重大意外事件,就可能導致選舉結果的變化。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雖然提名黨內保守勢力代表之-的遊錫參選,但仍有變數,黨內要求換人的呼聲升高;現任市長、國民黨籍的朱立倫則陷入兩難,是續選還是退選,關系到個人的政治生涯規劃,尚未最後定案。總之,藍營在北台灣總體占優勢,但仍有多個縣市長選舉仍有變數,而且未來發展仍將呈現“藍強綠弱”與“藍滯綠升”並存態勢。

南台灣:”綠強藍弱”格局更加固化

台灣地理區劃上南部地區包括台南市、高雄市、嘉義市、嘉義縣、屏東縣與澎湖縣,共3市3縣。但在政治版圖上,南台灣則是指濁水溪以南的台灣南部地區,並不包括澎湖縣,因此南台灣其實為3市2縣。在南台灣3市2縣中,目前只有嘉義市由國民黨執政,其他3市1縣由民進黨執政,因此才有“北藍南綠”之說。

對“北藍南綠”格局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北藍”優勢不如“南綠”優勢明顯。目前藍營在南部執政的縣市只有嘉義市,選情雖然相對穩定,但仍沒有絕對把握。其他縣市,民進黨則佔有絕對優勢,其中民進黨在台南市與屏東縣連續執政長達17年,在高雄市執政也長達10多年。目前台南市的賴清德與高雄市的陳菊尋求連任,黨內沒有競爭對手,已確定代表民進黨參選,屏東縣則由“立委”潘孟安代表民進黨參選,這三個縣市選舉,藍營不是競爭對手。

目前嘉義縣由民進黨執政,盡管現任縣長張花冠爭議不少,曾捲入貪汙弊案,但藍營卻遲遲找不到合適與有實力的人選,加上地方派系複雜,國民黨要贏得選舉並不容易,嘉義縣“由綠變藍”可能性不高。嘉義市是目前國民黨在南台灣唯一執政縣市,但國民黨參選人陳以真被對手民進黨的塗醒哲揭露其學歷造假,其愛人楊偉中又公開支持學運被撤換職務,增加了選舉變數。澎湖縣國民黨內部競爭激烈,矛盾重重。

由此看來,這次南台灣縣市長選舉,若無重大變化,民進黨會贏得選舉。關鍵在於,國民黨在南台灣找不到有實力的參選人,甚至沒有人有意願到南台灣參選,而且任何人出面似乎都不是民進黨的對手。目前,國民黨選派由前民進黨人士、前高雄楊秋興參選高雄市長,結果難以預料。南台灣與北台灣的不同在於,南台灣綠營的優勢大,藍營難有勝選機會,“南綠”有固化趨勢。

中台灣:競爭激烈,台中市成為風向標

中台灣是指北到大安溪、南到濁水溪之內的區域,包括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苗栗縣與台中市,即1市4縣。

這次選舉變數最多的是中台灣,苗栗縣、南投縣、彰化縣、雲林縣與台中市均存在變數。台灣唯一不靠海的內陸縣市南投縣,選民結構呈現藍大於綠,是現任台“副總統”吳敦義發跡之地,-直是藍營天下,長期由國民黨執政,但國民黨籍現任縣長李朝卿因涉及貪汙弊案被起訴而停職,重創藍營形象,增加了選舉變數。目前國民黨確定由林明溱參選,民進黨由政壇老將、長期在南投縣經營的李文忠參選,實力較為接近。溪北的彰化縣成為台灣6都改制後第一大縣,也是國民黨執政縣市。目前國民黨“立委”林滄敏與民進黨:“立委”魏明穀競爭,兩人從政經歷與實力可謂旗鼓相當,存在懸念。盡管台聯黨的黃文玲以無黨籍參選會影響民進黨候選人的票源,但由於國民黨籍現任縣長卓伯源胞弟卓伯仲卷人縣政府采購弊案,在島內引起爭議,以及國民黨內初選引發爭議,則會沖擊國民黨選情,使得選舉結果不易預測。雲林縣屬地理上的中台灣,政治上則屬南台灣,現由民進黨執政,縣長是爭議甚大的蘇治芬。目前國民黨提名“立委”張麗善參選,與民進黨提名的前“法務部長”李進勇對決,實力較為接近。苗栗縣現由國民黨執政,經黨內初選勝出的“立委”徐耀昌將代表國民黨參選,但黨內初選再次引發爭議,而且縣長劉政鴻因大埔征地拆遷案引起很大爭議,弟弟劉鴻池又捲入“饅占國土案”,影響國民黨選情。

縣市合併升格後的台中市是中部地區最大都市,也是中部地區唯一的“直轄市”,在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