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或已認無需籌謀走完最後一里路

一場「太陽花學運」,使得本來有可能是在民進黨內「兩顆半太陽」激烈競爭下的黨主席選舉,在蘇貞昌、謝長廷陸續「知難而退」後,蔡英文就有如囊中探物般輕鬆贏得這場選戰。從這個變化中,尤其是從引發這個重大變化的「太陽花學運」中,或已使蔡英文重新檢討自己二零一二年在敗選「總統」檢討報告中的「走完最後一裏路」的結論,認為必須進行重大「修正」,認為在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中,民進黨即使是沒有調整黨的兩岸政策,只要能夠爭取到美國的信任和支持,就可贏得這場選戰,實現再次政黨輪替,即民進黨重新上臺執政。

蔡英文倘果是如此思考,可能是出於以下幾點思路:其一、「太陽花學運」暴露了兩岸關係尤其是兩岸經貿協議,並非是台灣地區政治生活不可或缺的「空氣活水」,也不再是台灣地區政治公職選舉中的「萬靈仙丹」。實際上,在二零一二年的「總統」大選中,馬英九即使是擁有現任優勢,並發動大陸百萬台商返台投票,而且各工商巨賈紛紛站出來力挺「九二共識」,馬英九也只不過是贏了八十多萬票而已,而且還曾在競選過程中,一度民調落後。反而是在選戰的緊要關頭,老美出來為馬英九「送暖」,宣佈將向台灣「護照」提供免簽證入境優惠待遇,才是馬英九民調扭轉劣勢的關鍵因素。而在爆發力「太陽花學運」,對兩岸經貿協議予以極大的「汙名化」之後,兩岸關係將不再是影響「總統」大選成敗的主要或關鍵因素,反而必須注意搞好與老美的關係,爭取老美從「政黨輪替」的「普世價值」出發,支持民進黨再次實現政黨輪替。因此,這就可以理解,為何蔡英文在再次當選民進黨主席後,並沒有將蘇貞昌所倚重的吳釗燮「掃地出門」,反而將其官升兩級,委任其為秘書長,作為自己的主要幕僚,並讓其繼續兼任駐美代表,目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吳釗燮在美國的人脈關係,對美國各方面進行遊說,爭取其對民進黨及其「總統」參選人的支持。

其二、「太陽花學運」啟發蔡英文,年輕選民尤其是「首投族」,將是她的重大「票倉」,只要能感動到他們,自己就一定能顛覆「藍大於綠」的政治版圖,扭轉民進黨在全島性公職選舉中的不利地位。實際上,一方面,台灣地區每年有八十多萬年輕人年滿二十歲,首次享有投票權,四年間就是三百多萬;另一方面,在過去,年輕人尤其是「首投族」對政治議題不感興趣,往往在公職選舉中沒有履行自己的公民權利。但如今一個「太陽花學運」,卻將這些年輕人深深地埋藏壓抑在心底中的政治參與感激發了出來,而且還是傾向於或靠近於民進黨的政治主張。這就讓蔡英文「見獵心喜」,認為只要在未來兩年內,能夠緊緊地維繫著這些年輕人,促使他們出來投票,其能量就將遠遠大於返台投票的大陸台商。屆時她不想當選「總統」也難。

既然如此,蔡英文也就無需為「走完最後一裏路」而費神了。只要緊緊抓住爭取老美支持,及發動年輕人踴躍出來投票這兩條,在馬政府施政無能已經引發民眾無感,及王金平將會帶領部分國民黨「本土派」支持者「出走」的背景之下,她能在二零一六年戰勝國民黨提名的「總統」候選人,已是「八九不離十」。這也正是她要「凍結」「凍結台獨黨綱」提案,並發表親近「獨派」言論的其中一個主要考量。當然,也不能完全放棄兩岸關係議題,否則仍將會令老美有所疑慮,也讓中間選民不放心。因此,這也是蔡英文不顧吳釗燮曾是自己是「陸委會」主委的前後任的諱忌,反而要提拔他出任民進黨秘書長的另一重要原因。而且還要「加碼」,委任主張改善民共關係的「謝系立委」趙天麟出任中國事務部主任,並已商定,當也是主張加強兩岸經貿交流的「新潮流系」大佬、曾任「陸委會」副主委的邱太三,在其處理好大學教授教職後,即委任他為民進黨副秘書長。

由此看來,蔡英文在自己倘能上臺執政後,對兩岸關係政策的如意算盤,將會是在政治上堅持民進黨的「核心價值」,亦即絕不放棄《台灣前途決議文》,拒絕廢除或凍結「台獨黨綱」的同時,卻會一改陳水扁惡化台海形勢和台美關係,不斷推出分裂國土的議題的做法,並設法維繫兩岸經貿關係,爭取繼續進行海峽兩會協商並簽署協議。

但似乎曾在陳水扁靡下出任「陸委會」主委和主管兩岸事務的「行政院」副院長的蔡英文也知道,在民進黨未有妥適處理好「台獨黨綱」,及曾任「九二共識」的前提下,大陸方面是將不會與屆時或是的民進黨「政府」發生任何關係,也是將不會繼續進行海峽兩會協商並簽署協議的。在此情況下,蔡英文就只能是採取自己過去曾任「陸委會」主委和「行政院」副院長的做法,盡可能地以民進黨的方式,發展兩岸關係。

由此,曾在「民進黨十年執政檢討」中,由曾任「陸委會」主委的吳釗燮,和副主委的童振源所聯合發表的《民進黨八年執政兩岸關係的回顧和展望》論文,就對主要是由蔡英文發端的陳水扁「政府」的具體兩岸經貿政策及作為(撇除陳水扁在政治層面的惡化台海局勢行為),進行了詳盡的分析總結,並將會成為蔡英文倘能上臺執政後,兩岸經貿政策的路線及具體做法。

其具體政策方針是,按照民進黨的思維定勢,繼續推動兩岸經貿穩健開放:一、推動兩岸經貿發展之基本原則,是「臺灣優先」、「全球佈局」、「互惠雙贏」、「風險管理」。二、大陸投資「戒急用忍」政策應秉持「全球佈局、策略性開放」原則,改為「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三、建立兩岸資金流動的靈活機制。四、加人WTO與兩岸「三通」。五、積極推動大陸人士來臺觀光。而在海峽兩會未能進行制度化的協商之下,兩岸如有需要,可採「澳門模式」,以「擱置爭議、不設前提、相互尊重、實事求是、政府主導、民間協助」的原則,由兩岸相關領域的官員,以兩岸相關行業公會的顧問的身份,直接上桌進行專題性的協商及簽署協議。

(八月六日發自英國倫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