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樂外交:用音樂展示國家形象

說到解放軍軍樂團,人們的第一反應一定與“升國旗、奏國歌”相聯系,軍樂團演奏的國歌充滿著激情和力量,那種特有的旋律和節奏已經深深融人中國人的靈魂。筆者就曾有過這個的經歷:某次經過天安門時正趕上外國元首來華訪問舉行歡迎儀式,當國歌奏響的時候,那種震憾靈魂的旋律讓眼淚不由自主地流出。

筆者走近軍樂團當屬偶然,最初是在一場聯歡會上聽到被稱為“軍樂之花”的解放軍軍樂團青年歌唱演員矯妮妮的演唱,之後又在不同的場合多次聽外交官們淡起軍樂團,談起她跟外交部和祖國外交事業的親密關系,由此讓我萌生了去瞭解軍樂團的想法。而在對團長鄒銳進行采訪時,他用的一個詞讓我茅塞頓開:軍樂外交。

伴著新中國誕生

鄒團長首先向記者介紹了軍樂團的歷史。軍樂團的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華北軍區軍樂隊。194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上,以這支樂隊為主力組成的聯合軍樂團首次亮相。在毛澤東主席親手按下旗杆電鈕的歷史性時刻,他們第一次向全世界奏響了激蕩人心的代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時隔一年,在建國一周年慶典上,當軍樂隊的遊行方陣經過天安門時,毛澤東主席對當時的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元帥說: “中國人口這麼多,天安門廣場這麼大,要成立千人軍樂團。”遵照毛主席的指示,在聶榮臻元帥的關懷下,解放軍軍樂團於1952年7月10日在北京馬駒橋正式;擴編成立。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有了一支以內外事司禮演奏和重大演出為使命的特殊的隊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60多年來,軍樂團圓滿完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14次國慶閱兵和歷次党的全國代表大會、全國人大、全國政協會議開閉幕式,香港、澳門回歸祖國政權交接儀式及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中非合作論壇、博鰲亞洲論壇等重大司禮演奏任務7000餘次,迎送了200多個國家的上千位國家元首、政府首腦和軍事代表團。還數十次受命執行文化外交和軍援輔導任務、參與國際文化交流,出訪了美國、英國、德國、朝鮮、日本等數十個國家和地區。

展示國威軍威的“中國名片”

鄒團長說,60多年裏,他們是在用音樂展示國家形象,因為外國領導人到中國最早接觸的就是三軍儀仗隊和軍樂團,其中第一個樂曲就是軍樂團演奏的。

1957年5月1日,前蘇聯元帥伏羅希洛夫應邀出席我國的五一國際勞動節慶典,看到站在廣場前的軍樂團連續演奏幾個小時依然精神飽滿,他激動地對毛澤東主席說:“只有像中國這樣有紀律的人民才能做到這一點。”

其實,翻開我們國家每一個重大的歷史事件,都有軍樂團的身影,只是他們更多的是做無名英雄。比如1972年2月的美國總統尼克森訪華,當時歡迎儀武在首都機場舉行,時值隆冬,天寒地凍,軍樂團官兵們頂著五、六級的西北風,在機場演奏了一個多小時。晚上在周思來總理為尼克森舉行的歡迎宴會上,樂隊又演奏了尼克森家鄉的樂曲《牧場上的家》、《火雞在草堆裏》等。演奏完以後,尼克森非常高興,在周總理的陪同下,專門到軍樂團前面要求再次演奏一遍他們國家的音樂《美麗的阿美利堅》。被音樂感動的尼克森在祝酒辭中,特別力口上了對軍樂團的美好評價,他說“我不僅要特別贊揚那些准備了這次盛大宴會的人,而且還要贊揚那些給我們演奏美好音樂的人。我在外國,從來沒有聽到過演奏得這麼好的美國音樂”。

軍樂團在長期的司禮任務中,有時還會遇到一些緊急情況。如1972年12月9日,柬埔寨西哈努克親王在旅途中新創作了歌曲《中國,我親愛的第二故鄉》。當天深夜,軍樂團接到通知,親王第二天早晨抵達北京,歡迎樂曲要用親王的新作,而此時距他到達北京的時間只有幾個小時了。軍樂團的領導立即進行研究佈置,組織改編、抄譜、背譜、編隊、合練……在歡迎儀式上,當親王聽到歡迎曲是自己剛剛在列車上新創作的作品時,非常驚奇和興奮,連連向樂隊的同志合掌致意,並在其下榻的釣魚台國賓館,設宴專門答謝軍樂團的有關人員。

2010年5月,應上海世博局邀請,從北京奧運會、國慶60周年首都閱兵中一路走來的軍樂團,入駐上海,執行世博會儀武演奏任務。從世博會開幕式、閉幕式、世博園開園式、旗林升旗儀式,到190多個國家的國家館日、50多個國際組織的國際組織日升旗儀武的司禮演奏任務,在184天時間裏,軍樂團完成了司禮演奏任務21 7次。不少外國領導人被他們演奏的國歌感動得流下熱淚,許多外國貴賓打破外交慣例,在儀式現場報以熱烈掌聲。

2012年6月,上海合作組織2012年峰會在北京舉行。10個與會國家元首歡迎儀式的司禮演奏任務由軍樂團擔任。在五天的時間裏,軍樂團圓滿完成了16次外事任務,全部精准無誤,受到了外交部領導的高度贊譽……

在外交舞臺上用音樂講好中國故事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擴大和對外交往的日漸增多,軍樂團開始跨出國門走向世界。軍樂團的友誼之旅,開啟於1987年的赴泰國演出。第一次出訪演出,軍樂團就以極富民族特色的表演,受到了當地民眾的熱烈歡迎。時任該國武裝部隊最高司令兼陸軍司令的差瓦利上將評價說:“中國軍樂團的表演征服了泰國民眾的心。”

1994年軍樂團出訪芬蘭時,特別排練了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創作的交響詩《芬蘭頌》,該作品贊頌了芬蘭人民為維護祖國尊嚴和民族獨立而不屈不撓的奮鬥精神。軍樂團的藝術家們準確而又充滿激情地詮釋了這首交響詩的思想,深深地打動了觀眾。組委會主席特意把會旗贈與軍樂團作為最高獎賞。

2010年2月,以軍樂團為主組成的軍樂代表團應邀赴澳大利亞參加愛丁堡國際軍樂節,與來自美國、澳大利亞等九個國家的代表團同台競技。2010年10月下旬,軍樂團來到近鄰朝鮮,在東平壤大劇場連續舉辦三場專場音樂會。2011年5月,軍樂團首次來到大洋彼岸的美國,開始了一段傳遞和平與友誼的訪問演出。在十余天裏,解放軍軍樂團與美國陸軍軍樂團一起,先後在華盛頓、紐約、費城等地演出,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此次出訪被媒體形象地譽為繼“乒乓外交”之後的“軍樂外交”。

近幾年,軍樂團還先後應邀派出六批專家組遠涉重洋,赴馬裏、乍得、圭亞那、厄立特裏亞、文萊等10多個國家執行教學任務。他們克服了高溫酷暑、缺水缺電、沒有教室等困難,為所到之國組建和培養樂隊。厄立特裏亞總統親自為專家組成員簽署和頒發嘉獎令,馬裏總統授予專家組三名同志“大騎土”勛章。

軍樂團近年來還出訪了越南、格林納達、喀麥隆等國家和地區……

鄒銳團長告訴記者,軍樂和舞蹈、歌唱不一樣,軍樂團的交流往往代表了一種國家形象、國家的聲音。所以只要是軍樂團的出訪肯定帶有外交背景。他說,外交官是不穿軍裝的解放軍,軍樂團團員則是沒有外交官頭銜的外交官。音樂是沒有國界的世界語言,而軍樂是各國軍人之間交流的語言。他說,去年10月他們曾去澳大利亞訪問,在悉尼和坎培拉進行了兩場聯合演出。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馬朝旭說:你們的一場演出比我們做了好多年的外交工作的作用都大。當然這是大使的褒獎,但也說明瞭軍樂的影響力。鄒團長說,軍樂團演奏的不僅僅是音樂,更多的是一種責任。而要把自己的審美變成一種任務,這種轉接並非那麼容易。鄒團長最後表示,他們將繼續用好軍樂這個載體,用它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

(羅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