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銀河輪”

這位昔日的海上英雄覺得,還是要積極拓展外國港口,“要有自己的碼頭”

滬上夏日,張如德略顯富態的身軀沒有了當年的俊朗。

這讓人更加回味起21年前的他:照片裏,英俊瀟灑的“銀河輪”船長張如德受到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鄒家華接見。即便以當今的審美來看,他的形象足以令人著迷。

特別是當他成為國家英雄之後——坐在上海家中的張如德對《瞭望東方週刊》回憶,1993年震驚中外的“銀河輪”事件結束後,他回到祖國,受到了英雄般的熱烈歡迎。

當年的海上英雄已然退隱,張如德甚至與一些老夥計失去了聯繫。談起那段驚心動魄的過往,他會遽然亮起眼神。

張如德當年的搭檔、“銀河輪”政委黎國則用“犯太歲”向本刊形容自己的1993年。讓他難以釋懷的事情是,就在那一次出航啟程不久,八旬老母匆匆離世。

這是一代以國家、榮譽為生命的中國海員。作為一種特殊職業,他們的氣質和傳統久久在中國海員群體中延續和傳遞。

如今,誰來繼續書寫這些難以磨滅的篇章。

“銀河輪”風雲

很多年以後,黎國還記得自己當年寫過的那篇報告文學,標題叫做《碧海丹心揚國威》——在浩瀚的大海上,一群中國船員,成為一場國際事件的主角。

1993年7月,載重2.5萬噸的“銀河輪”開始執行自己的第81次航次——由天津、上海至海灣的定期班輪運輸任務。“由於美國無端指責我輪載有運往伊朗的化學武器,我輪於8月2日被迫停航,在公海上漂泊20多天。”當時的新聞報道說。這就是著名的“銀河輪”事件。

最後美國人登船打開了所有集裝箱,沒有發現化學武器。

這一事件被很多人放在歷史坐標上定位,而對於黎國來說,重要的還有他沒有在母親去世時守在身邊——他1976年選擇從部隊轉業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要在母親身邊盡孝。

當美國人的飛機和軍艦把“銀河輪”圍住時,考驗到來了。

一船人很快遭遇惡劣環境——在黎國的回憶中,有人曾做過試驗,手持一片濕潤的新鮮白菜葉,在陰影下任由熱風吹拂,不一會兒即成菜幹。

為了保持尊嚴,他們拒絕了美國人提供的食物、淡水。

在黎國後來向中央的彙報資料中,“銀河輪”上的人們眾志成城,在20天時間裏,面對“美國軍艦和飛機始終圍繞我輪監視和低空拍照”的境況,“在大是大非面前,以國家主權、聲譽為重,堅守崗位、堅持鬥爭。”

其實,對於張德如和黎國這樣的老海員來說,“銀河輪”的此次經歷,並非他們遭遇過的最嚴峻挑戰。

比如1979年越南入侵柬埔寨後,他們曾從炮彈呼嘯而過的西哈努克港接回中國專家。

還有“兩伊”戰爭,4艘途經中東的中國商船被炮彈擊中,黎國的一個老鄉被炸斷雙腿。

1984年美軍在蘇伊士運河放置了300多顆水雷。黎國所在的船通過運河時“全靠瞭望”,但只有駛近水雷時,才能看見。走在他們前面的一條船就觸發了水雷,“炸壞了”。

根據廣州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為《瞭望東方週刊》提供的信息,直到1984年,這家公司的任務全部由國家安排分配:接運難僑,運送援外物資和接運我工程技術人員,從國外運回大量國內建設所需的大型設備,運沉箱前往南沙支持國防建設,運送我國首次參加聯合國維和行動的物資……

1984年11月3日,廣州遠洋運輸有限公司成立貨運服務部,逐步由國家分配轉向自主組織貨源。

責任和使命

無論遭遇何種危險,張如德都覺得這是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或者說“任務”。

1965年,從大連海運學院、也就是今天的大連海事大學畢業的張如德,被分配到廣州遠洋運輸公司,他用了10年時間成為一名船長,並在15年後的1990年成為高級船長。

那時能夠進入遠洋公司是非常光榮的事情。船員工作對於黎國的概念是:有固定工作,待遇不錯,吃飯不愁,還可以寄錢給家人讀書。

一個很重要的理由被張如德和黎國不約而同地提到:當年很多從部隊轉業的人,看中了船上工作的環境“團隊、團結”。

遠洋公司實行准軍事化管理,張如德們領到了公司配發的工作服——很像海軍制服。

在光華輪上,他由一名實習生在半年內成為駕駛助理,這已經是很快的晉升之路了。

在對《瞭望東方週刊》的回憶中,這位當年從“光華”輪上的實習生一步步走過來的老船長,也知曉當下的變化——現在從專業院校畢業的學生就可以直接升二副。

而當年,張如德想要進入遠洋公司,需要經過嚴格的體檢與政審——坐在一旁的夫人當年還是女朋友,其遠在甘肅的工作單位也收到了發自廣州的政審調查函。

妻子最終離開甘肅的原因是:1975年,中國與波蘭合資的“中波公司”需要船長。由於聯合國在美國操縱下通過對華禁運案,中國與東歐國家先後成立了中波公司、中捷公司。對方想要“挖走”張如德。

為了留住這名骨幹,張如德的妻子被調了過來。

多年過去,很多事情都有了變化。當年船員的來源主要是複轉軍人和專業院校,對專業技術的操作側重較多,很多初高中畢業生進入廣州遠洋運輸有限公司的技術學校培訓兩三年,就可以上船。現在則要經過專業院校培訓,高級船員基本都來自院校。

想想那時的待遇,黎國覺得也還不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七十幾塊錢”的收入令人羡慕。

從1976年至1990年,黎國的工資始終是半級半級地上漲——半級相當於幾元錢,收入變化基本不大。但中國船員與外國船員的收入差距巨大,“他們上千美金”。

變化從1993年開始,那一年黎國通過了高級政工師的考察,可以拿到1000多元工資,但也只是上船時才有。

漲工資的背景是,上世紀80年代中國經歷了一輪通貨膨脹,普遍工資上漲。航運公司也進行了改革,每隔一段時間會漲一次工資。

過去船員可以拿著外匯券到免稅店買回進口手錶、電視機、洗衣機——他們可能是國內第一批用上進口家電的人。黎國對本刊記者說:“那時候船員很自豪。”

變與不變

黎國發現,後來,“工作機會多了”,船員的職業優越性漸漸消失了。

職業挑戰仍在。比如很多船員上船時還是“二人世界”的家庭,數月航程回來後,孩子已經出生幾個月了。

讓黎國覺得五味雜陳的是,在船上工作了數十年,“去了多次埃及,也沒去金字塔看看。”

人變了,船也變了。

2000年黎國退休前,公司已經有了可以裝3800個集裝箱、當時最先進的第四代集裝箱船。而“銀河輪”只能裝不到3000箱。

中遠集團也在建造1.4萬箱的船舶。隨著船舶的自動化程度提升,現在一般遠洋貨輪只需要20多人即可適應工作需求——機艙已經實現了使用自動報警系統的無人值班機制。

黎國記得,在上世紀70年代,一艘船上曾經有50多人。

那時候,一艘船為了裝貨,經常要在碼頭上耗費一個月時間。如今,一件幾百噸的貨物,可以輕鬆通過機械控制直接吊裝上船。在這樣的效率下,如果一艘萬噸船裝貨時間超過5天,就可以判定為工作進度滯後。

2002年退休前,張如德已經帶了十幾名新船長,這些人都需要張如德的親筆鑒定,才能拿到船長證書上崗。他的一個簽字,決定了新人的工作前途,也保證了船長的有效更新換代。

“銀河輪”事件後,休了兩個月假的張如德到北京向總公司彙報。

後來,張如德去日本接回了“鄭和輪”,這是中國第一艘第四代集裝箱船。公司說,你是標杆,要盯在船上——於是張如德帶領“鄭和輪”從上海出發,經天津,至香港,繼而南下南海,經新加坡赴歐洲。

從歐洲的英國利物浦轉到荷蘭鹿特丹港後,“鄭和輪”又行至德國漢堡,並從法國轉回中國。

這條航線,張如德跑了3年。

“銀河輪”仍在跑波斯灣航線,張如德此後沒再回這條船。1996年,中國遠洋公司重組,張如德在廣州開起了大吊船,為美、歐客戶吊裝重件設備。

近些年航運市場不景氣,但公司還是購置了一些大船,“為什麼還買大船?就是為了在市場上站住腳!”張如德記得,過去裝一個集裝箱去歐洲可以賺2000美元,現在只能賺600美元。

這位昔日的海上英雄覺得,要積極拓展外國港口,“要有自己的碼頭。”

上吊船的時候,張如德已經快62歲。在這個行業裏,通常普通船員會在50歲的時候退休,船長可以工作到65歲。

其實,55歲的時候,張如德就覺得累了,每天爬上爬下,“關節、血壓都有了問題,每次回來一身黑”。5年後他提出退休,但被公司挽留。

快退休的時候,公司工會主席說,老張,你做了一輩子船員,沒出事,很好了——這並不容易,張如德當年的一個同學,在即將退休的時候跑了一次新加坡航線,結果撞船了。

回頭看看過往,與許多船長的感受相似,張如德也覺得對家庭頗有虧欠。儘管自己曾經擁有那個年代很高水平的收入,可這並不能彌補他的遺憾——老婆當年一個人帶孩子,因為爸爸總不在家,孩子難免會受其他小孩欺負,後來孩子對他說“爸爸不要跑船了”。

對於一位老船長來說,不跑船,怎麼可能?海上歲月已深入骨髓,不可磨滅。

(齊岳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