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中常委選情冷清致蜀中無大將

國民黨於上周六進行中常委選舉。按照黨章規定,改選三十二名中常委。但似乎是選情冷清,只有三十九人參與角逐。除了二十八位中常委爭取連任(另四位現任中常委不再尋求連任)之外,只有十一名「新人」參與角逐。經過黨代表投票,本來得票不算低的現任中常委、吳伯雄的兒子台北市議員吳志剛因受身心障礙、原住民及兩名青年等保障名額影響,被擠出三十二名當選名單之外,剛出任了一年的中常委,連椅子也未坐熱就意外落馬。

按照黨章規定,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置常務委員三十九人,其中選任中常委為三十二人,由「全代會」代表從中央委員中票選之。每年改選一次;。青年、婦女及弱勢團體的當選名額應不低於中常委總名額的百分之四十;其中青年應至少二人,含一名不具現任中央公職人員身份者;勞工、農(漁)民、原住民、身心障礙者應至少各有一人;婦女當選名額應不低於中常委總名額四分之一。中常委出缺時,依當任中常委選舉得票高低順序遞補。指定中常委七人,由主席指定本黨籍政務官同志五人、本黨青年團總團長及本黨全國青年工作總會總會長擔任。

據說,今年中常委改選反映並不活躍,主要原因有四個。其一是今年票選方式有所變革,過去全黨代表票選中常委,每人選票最多可連記圈選三十二人,今年改為「1/2限制連記法」,亦即最多只能同時圈選十六名候選人,增加了當選的難度。其二是近年馬政府施政失誤頻仍,黨內權鬥也愈趨激烈,一次「九月政爭」差點要了國民黨的「命」,導致國民黨民調持續走低,再加上在這次中常委改選前,發生了 「張顯耀案」,使得原來即使是有志的黨員也興趣缺缺。其三是受到台灣地區現行政制「黨政分開」的限制,即使是執政黨也只不過是一個「人民團體」,與在野黨的功能差不多,已經淪落為「選舉機器」,因而對黨員的吸引力大跌。其四是馬英九刻意以「中山會報」來取代中常會的角色,中常會的權力已經嚴重邊緣化,經常說議而不決、沒有效率,因而不少曾經是中常委的黨員如連勝文等也高唱「不如歸去」,另行搭建新舞台。在此情況下,當選為中常委的黨員,並非就是國民黨的精英,予人「蜀中無大將」之感。

國民黨現有的組織架構,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國共合作」時代,由前蘇聯顧問幫助設計並一直固定下的的,是剛性政黨架構,因而也不被稱為「列寧式政黨」(民進黨的組織架構也是被稱為「列寧式政黨」的剛性政黨),嚴格按照「群眾--階級--政黨--領袖」的模式,及「地方——中央」的架構而設立的。新黨在剛成立時,其黨員多是國民黨的從政黨員,為避免受到國民黨的迫害,而採用類似美國兩大政黨的「柔性政黨」方式而設計自己的組織架構,黨中央由該黨被選為「中央」公職人員(如「立委」、「國代」等)的黨員組成領導機構,但後來由於廢除了「國大」,也沒有黨員當選「立委」,根本無法組織中央領導機構,因而也改為類似「剛性政黨」的模式,但鮮見好像國民黨、民進黨那樣似模似樣地召開黨員代表大會。

在「兩蔣」及李登輝時期,由於黨政一家,故國民黨中常會的權力頗大,幾乎「行政院」所有的重大決策,包括「內閣」部會首長的任免,都必須先經由國民黨中常會決定後,再由「行政院會」通過,「行政院會」幾乎成了國民黨中常會的「橡皮圖章」。由此,當時中常會的成員,雖然是由中央委員互選產生,但其候選人都是由黨主席提名,且結構比例卻是較為均衡,各重要部會首長及四大工商團體及工會的負責人,以及《中國時報》和《聯合報》的創辦人,都會獲得提名並無驚無險地當選中常委。後來,在民進黨的「民主」訴求衝擊之下,曾對中常委候選人提名方式作適當改革,除保留一半應選名額仍由黨主席提名之外,另一半應選名額則是改由開放給中央委員聯名推薦。這就讓黨內一些具有雄心壯志者,或是懷有各種個人動機者,獲得透過參選中常委而擠進「國民黨權力核心」的機會。

但後來情況發生了重大變化。在《政黨法》制定頒布之前,各政黨受《人民團體法》規管,明確規定黨政分開,即使是執政黨也只能是人民團體,與其他在野黨沒有二致,執政黨的黨工不再具有公務員身份,執政黨的財務再也不能「黨庫通國庫」,而且囿於台灣地區現在的政治體制,有了「政黨輪替」這一回事,透過「總統」大選而「輪流坐莊」沒有永遠的執政黨,國民黨也就從原來的革命政黨轉型為選舉機器,美其名為「民主政黨」,因而其中常委在政務運作中的重要性就大為降低。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表面上看,國民黨實行集體領導,但由於歷史和制度上的原因,黨主席實際上是最有權力的人,因為黨主席掌握著中央黨部一級委員會的正副主委、正副秘書長的提名權,也掌握著部分中央委員和中常委的提名權。限於國民黨的政治倫理,副主席一般是榮譽職,實權有限。三十九席中常委是“全代會”及中央委員會閉幕期間的最高權力機構,但中常委往往成為黨主席的“近衛軍”,所以中常會往往淪為黨主席「一言堂」。因此在黨內進行重要人事與決策時,常常出現黨意與民意間的巨大落差,甚至出現學者所批評的「黨內獨裁現象」。尤其是馬英九兼任黨主席後,許多中常委都很失望,因為他們手中的權力,其實都是虛的,不及馬英九主席的一紙裁示,根本無法為黨的決策及改革發揮作用。甚至還有人埋怨,雖然李登輝也很獨行獨斷,但至少也願意聆聽中常委的發言,並不完全堅持己見,如果認為確有道理的,還會酌情接納。而馬英九則不同,中常委們你講你的,我做我的裁示,實際上是一人決策,身為中常委只不過是一個花瓶擺設,為馬英九一人的決策「背書」而已。為此,就有個別中常委乾脆成了「抬轎佬」,一味只顧為馬英九保駕護航,明知其決策欠妥也照樣支持。如此下去,只能是意氣闌珊,倒不如歸去。這也是本次中常委選舉不再激烈的原因之一。

國民黨中常會的「含金量」減少後,倘若馬英九繼續「自我感覺良好」地大攪「一言堂」,對國民黨的改革發展,尤其是實現長期執政的願景,恐怕並不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