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中兩市果是決定藍綠政治前景分水岭?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昨日說,這次「九合一」選舉的關鍵,就是台中市及台北市長選舉,勝負一定影響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對民進黨而言,就是台中市,如果台中市沒贏,黨主席蔡英文打贏選戰的能力就會被質疑,勢必面臨來自黨內的壓力。但如果國民黨同時輸去了台中、台北兩市。馬英九就麻煩了。不過,他又判斷,馬英九雖然令不出國民黨,但一定不會辭黨主席,而是會緊緊守住他的陣地,甚至包括「行政院長」江宜樺也都不一定會辭。這時,馬英九能寄望的,只剩二零一五年安排「馬習會」了。他說,對大陸來說,兩岸領導人見面就是兩岸關係歷史性的重大突破,所以,大陸不至於提出台灣不可接受的條件。

而國民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連勝文也有類似的預測。他昨日也說,國民黨在二零零零年失去政權,在那之前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陳水扁先生當了台北市長,而那次選舉國民黨分裂,才讓陳水扁當選。而今年國民黨再度面臨當年以來最困難的環境。

許信良與連勝文的話,真是不謀而合,帶有濃郁的「相對論」意味。也就是說,國民黨的「罩門」在台北市,民進黨的「罩門」同樣也在台北市,當然還捎帶了一個台中市。

連勝文說,當年國民黨就是因為失去了台北市,而導致丟失了整個「江山」。此語基本符合事實,但卻也不夠準確。實際上。國民黨失去台北市是在一九九四年,由於同屬泛藍陣營的國民黨黃大洲與新黨趙少康「鷸蚌相爭」,而讓本來並不被看好的民進黨陳水扁「漁翁得利」;後來更是在二零零零年由陳水扁代表民進黨實現「政黨輪替」,從國民黨手中奪取全台灣地區的執政權。但是,並非是陳水扁「連軸轉」,而是中間出現的一個「空檔」,因為其中一九九八年由馬英九代表國民黨奪回台北市。因此,連勝文所說並不完全。

這真是歷史的弔詭。陳水扁前後兩次的取勝,都是得益於泛藍陣營的分裂。一九九四年是台北市長首度由全體台北市選民一人一票直接選舉產生,國民黨推出在任官派台北市長黃大洲出選;而剛成立不久,標榜反「台獨」的新黨,也推出了趙少康參選。當時台北市選民尚未懂得採用「棄保」策略,結果讓陳水扁「漁翁得利」。因而國民黨攻擊新黨,此舉等於是幫了「台獨」的大忙。而黃大洲後來的表現,雖未明顯「促統」,卻也是堅決「反獨」,並積極推動兩岸交流。因此,國民黨當時對新黨的批評,儘管有著「酸溜溜」的味道,但卻也有幾分道理。

而二零零零年國民黨丟失了在台灣地區五十年代「江山」,同樣也是由於泛藍陣營的分裂,遭到李登輝以「凍省」等手段排擠的宋楚瑜,在等不到「連宋配」的回應後,決定自行參選「總統」,與國民黨提名的連戰瓜分泛藍陣營的票源,從而再次讓陳水扁嚐到「漁翁得利」的甜頭。

當然,在一九九四年的台北市長選舉,與二零零零年的「總統」大選之間,一九九七年有一個第十三屆縣市長選舉,民進黨一舉拿下十二個縣市,實現了「翻番」及席位過半,從而引發了「地方包圍中央」的效應。今年的「九合一」選舉,國民黨的選情頗為不妙,似乎將會重現當年民進黨「地方包圍中央」的態勢。這就是連勝文提出預警的現實環境。

但陳水扁兩度「漁翁得利」之後,泛藍選民吸取了教訓,並掌握了「棄保」策略。因此,後來宋楚瑜兩次參選,包括二零零六年的台北市長選舉,及二零一二年的「總統」大選,泛藍選民都自動地集中選票投給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沒有讓民進黨的候選人獲得「漁翁」之利。

本來,今次台北市長選舉,對國民黨提名的候選人連勝文極為有利,因為泛藍陣營並未分裂參選,因而連「棄保」的功夫也不需要打。但為何連勝文卻如此不濟,各家民調都顯示對他極為不利?有人說,因為他的「官二代」身份並不討好。但郝龍斌同樣也是「官二代」,卻能在面對曾經出任過「行政院長」及民進黨主席的謝長廷的強力挑戰,及宋楚瑜的瓜分選票的威脅,仍然有驚無險地勝選。當然,郝龍斌在參選台北市長之前,曾選過「立委」(當選),也曾任過政務官,並曾任過政黨領導人,從政資歷和經驗都較為豐富,這倒是連勝文所不具備的。

有人說,之所以會出現這個強烈的反差,除了是連勝文受其個人在從政資歷的先天不足,及紈絝公子的後天形象之累之外,還因為他捲入了國民黨內的派系門爭,曾經強力「反馬」,但卻又前倨後恭,後來向馬英九輸誠,變成在「反馬」與「挺馬」兩大派中「兩頭不到岸」。現在只能依靠「藍綠對決」,催使泛藍選民含淚投票。唯一依據是,在各項民調中,柯文哲的民調就是民進黨歷次選舉的基本盤,而國民黨的基本盤卻開不出來;尚有四成人左右並未表態,相信這些就是不滿連勝文的泛藍選民,屆時只要操作「藍綠對決」,相信他們就將會自動歸隊。這也正是連勝文昨日抬出陳水扁來嚇唬泛藍選民的真正意圖。

但即使連勝文能夠勝選,看來國民黨也將難以避免被民進黨再次「地方包圍中央」的厄運。關鍵的是在於並非像二零零年那樣讓陳水扁「漁翁得利」,而是馬政府的政績欠佳,令國民黨遭受重創。

其實連勝文的說法並不準確,還不止於在陳水扁拿下台灣地區的執政權時,台北市是國民黨的,只不過是再此前一屆的台北市長是陳水扁方面;反而有人(如也是國民黨員的周玉蔲)認為,倘回到一九九八年馬英九是台北市長,陳水扁卻贏了「總統」大選的情景,連勝文能夠贏得今次台北市長選舉,說不好就正好與他的邏輯相反,二零一六年的「總統」大選,讓民進黨再次上台。反而他今次丟失了台北市,就將激起泛藍選民的危機感,在二零一六年「總統」大選時同仇敵愾,參與政權保衛戰。

至於許信良所說的倘若民進黨未能奪取台中市,就是蔡英文的政治危機,倒是有幾分可信。這是因為,胡志強的民調也是一直落後,林佳龍經營了好久,但卻都應贏未贏,就對蔡英文打擊很大,並扭轉民進黨的「二零一六」佈局。

實際上,蔡英文已經輸了一次「二零一二」,即使是民進黨能拿下台中市,但再戰「二零一六」,黨內也有人不服,因為不符民進黨的傳統,更遑論是未能奪取台中市。

何況,「新潮流系」的賴清德正在冒起,擅於「造王」、甘做「老二」的邱義仁淡出「新潮流系」的活動後,新一代「流員」不甘再為他人「抬轎」,而要「坐轎」,亦即要「做王」。倘民進黨「九合一」選績欠佳,或會發動「內變」,直接推出賴清德參加「總統」大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