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兩岸軍警首次在廈門交接臺灣嫌犯

1990年12月10日,臺灣軍警由金門乘專船直抵廈門東渡碼頭,在兩岸紅十字會代表參與見證下以及廈門武警的監護下,從廈門公安手裏首次接回進入大陸從事非法活動的6名臺灣人。當然,雙方軍警都是身著便衣出場,彼此心照不宣。作為採訪這一事件的惟一記者,我用筆和照相機,記錄下了整個交接過程。

私渡大陸 涉嫌販槍拐賣人口

自1987年11月開放臺胞返鄉探親以來,兩岸之間被阻隔了38年之久的人員往來終於恢復。在如潮湧動的返鄉探親、尋根、投資活動中,也有一部分不法臺灣人利用開放初期管理比較寬鬆的機會,通過一些非正規的渠道非法混入大陸。1990年12月10日遭遣返的這6名臺灣人就屬此類。

據瞭解,這些臺灣人流竄大陸各地從事拐賣婦女、販賣槍支等活動,給當地民眾的人身財產安全和社會治安埋下了隱患。這6名不法分子本身在臺灣就有刑事犯罪的記錄,在臺灣也有一定的勢力,屬於黑道人物。當時福建的一些港口有台輪停泊點,經常有臺灣的漁船運載一些中藥材、土特產等到大陸銷售,這6名臺灣居民可能就是通過喬裝改扮,用漁船私藏槍支,非法進入大陸境內作案的。

在大陸從事非法活動的過程中,這些臺灣人還與臺灣“後方”保持通訊聯絡。臺灣警方截取了他們的通話記錄,並通過適當的渠道跟大陸警方取得聯繫。經兩岸警方合作,這些不法分子全部被抓獲。有民間傳言:其中一個臺灣犯罪分子住在廈門鷺江賓館,一聽到警察來抓,慌不擇路,居然從樓上直接往下跳到地面,想逃躲追捕,但最終還是落入法網。

公安部、國台辦、中國紅十字總會等單位經研究,決定在廈門口岸將這6名臺灣不法分子交給臺灣警方帶回臺灣審處。

根據1990年9月兩岸簽署的《金門協議》,馬尾與馬祖、廈門與金門為兩岸人員遣返交接對口地點。在這以前是海上交接,馬尾與馬祖兩地共完成交接3批85人,是福建警方派人去馬祖,接回私渡臺灣的大陸人員。這次,是臺灣警方從金門直接過來廈門接人,再從金門乘飛機帶回臺灣。

國台辦意見是,依照人道、安全、方便原則,組織好交接工作。由於之前廈門還沒有這樣的先例,因此,各級領導都非常重視,要求廈門務必慎之又慎,努力通過各種渠道把事情處理好。

廈門方面決定到時由市公安局和市紅十字會出面,簽訂交接及見證協議。於是,各相關部門開始就交接事宜進行多方面的準備。一方面,廈門市公安局核對這6名臺灣居民的身份,同時登記他們在大陸的犯罪記錄;另一方面,市紅十字會跟臺灣紅十字會同仁聯繫協調,最終確定:12月9日,在廈門東渡港漁業碼頭進行人員遣返交接。國台辦交流局局長樂美真親臨現場拍板,中國紅十字會、公安部也派代表到現場指導。

涉台單位總動員 每個細節都想到了

12月7日晚,廈門市政府、市公安局、武警邊防支隊、市台辦、市紅十字會、海軍水警區有關等單位負責人約50多人,在廈門賓館6號樓開會佈置交接事宜,會議由分管副市長張宗緒主持。

由於這一行動涉及兩岸軍警第一次在廈門會面,並且遣返人員不是私渡人員,而是刑事嫌犯,所以,事先廈門方面對交接過程討論得非常仔細,不僅討論了押送方式、交接現場佈置和警戒、警方的著裝問題,甚至連邀請台方人員用餐的地點和標準、交接清單的製作等細節都商議到了。

會議決定,現場活動,由廈門市台辦副主任孔長才、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朱玉珍、市公安局副局長許甘露三人出面;在“中國海監082”號船設移動指揮部,現場指揮台方專用船的領航及出入港,要求海警船在台船入港後,於附近遊弋監護。一位負責人插話說,“領航船要注意對方有否異常情況,上次就出現掛兩面旗幟(注:一面紅十字、一面青天白日)。這次如果發現,要及時提醒他們違反協議了,讓他們取下來。”

軍警出場,是穿制服還是穿便裝?這是大家最關注的話題。福建省台辦沿海處負責人說,上次去馬祖接人(私渡入台的福建人),出面接待的都是穿便裝,但一看就知道是軍人。所以,這次交接,廈門軍警也應該穿便裝。

當晚的會議,還把這次活動分為一線、二線。一線登船接引台船,二線留在岸上參加交接。因為國台辦讓新華社負責拍照,我提出到一線,便於拍攝交接全過程,張宗緒立即撥通電話,與這次活動的拍板人國台辦交流局長樂美真說:“新華社記者要上船採訪,讓他瞭解情況吧?”樂美真一口答應。

海上濃霧突起 台方延時到場

12月7日晚上,廈門忽見迷霧四起,數百米外不見東西,霧氣一直延續到9日早上。

9日上午,按原計劃,邊防、紅會等一些參與交接行動人員到達台輪停靠點——沙坡尾漁業碼頭,從這裏登船,準備出海引領從金門開來的紅十字船。邊防支隊長陳雙玉一行身著便裝,登上摩托艇開至領航船,船上桅杆掛起紅十字旗。

廈門市紅十字會人員向大家分發紅十字會胸章,作為標誌。原訂9點半全體人員上船,但指揮部說樂美真局長估計情況有變。

10點半,指揮部說,臺灣方面人員已到臺北機場,但臺北霧大,飛機無法起飛,還得等候消息。

11點半,傳來通知:在船待命。臺北氣候恢復晴朗,但還沒聯繫上。

12點,天空剛剛露出一線藍色,突然又起大霧。眾人認為,這次行動實施不了了。

下午1點半,終於傳來通知:因臺北大霧,飛機無法起飛,行動改在明天。

10日早晨,我一起床,推窗外望,發現霧氣比昨天更大,三五十米外不見東西,路上汽車減速行駛。我掛了電話詢問情況,誰知指揮部說,已經提前行動了!

原來,台方在9日傍晚已經乘飛機從臺北飛到金門過夜,因要趕乘10日下午飛機從金門飛回臺北,所以,昨天下午來電,要求提前交接。引航船已出海,原擬乘船採訪不可能了,我只好乘車趕到東渡碼頭交接現場。

接近10點,霧氣漸漸散開。10點半,臺灣“CJ-5-1”號船懸掛紅十字旗緩緩開來,駛到解放軍駐守的青嶼至台軍駐守的二擔海域附近時,廈門市紅十字會派出引導船去引領他們進港,因為霧團還沒全消,所以船速很慢。在“中國漁監082”號船引領下,最終,“CJ-5-1”號台輪比預計時間延遲了半個小時才抵靠東渡碼頭。

這艘臺灣紅十字組織的專用船,是由臺灣本島出發、先開到金門再轉開廈門的。所謂“專用船”,其實也就是台方臨時用白色的油漆,把一艘商船全刷白了,然後畫上紅十字標誌,並在桅杆上掛上紅十字會旗。

臺灣紅十字會副秘書長常松茂站在船舷,朝岸上揮手致意。船一停穩,他隔著船伸手與站在岸上迎候的國台辦交流局局長樂美真握手,互致問候。隨後,兩人乘車往金寶酒店會談。碼頭上,臺灣紅十字組織留另一人與公安、紅會、台辦、邊防等負責人,到臨時搭設的棚裏細談交接儀式。

廈門警方徒手押解 臺灣警方備用手銬

11點15分,身著便裝的廈門警方押送6名臺灣嫌犯到台船上。臺灣警方身穿藍色便裝,與廈門警方核對人頭,驗明正身,隨即給這些人戴上頭盔,把他們帶入船艙。

由於是以紅會名義交接的,所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廈門警方沒對遣返人員使用手銬、繩索等械具。估計臺灣警方預備了手銬,見廈門警方沒用手銬,也就沒取出來。

臺灣方面在確認6名嫌犯的真實身份後,就開始了簽字儀式,簽了兩份協議。一份是廈門市公安局代表許甘露與臺灣警方代表簽訂交接協議;一份是廈門市紅十字會代表與臺灣紅十字組織代表謝世偉簽訂見證協議。按《金門協議》規定,兩份協議書都不寫機構名稱,只寫簽字人姓名。

因事先準備得比較充分,整個交接過程有序從容,參與交接的人員在此前簽訂《金門協議》時也曾見過面,所以一切都很順利,交接過程只用了半個小時。

交接作業結束已近中午,廈門方面邀請台方人員留下來用餐,但對方婉拒了。因此,廈門方面買來了十餘份快餐,給臺灣紅十字同仁帶到船上。國台辦交流局局長樂美真模仿臺灣“快餐”的叫法,笑著說“便當,便當”,常松茂聽了也直笑。這以後,凡是廈金兩地進行遣返交接作業,如果不上岸吃飯,一方必為另一方準備工作餐,這禮儀一直延續到今天。

中午12時40分,在廈門方面引領下, 臺灣“CJ-5-1”號起錨離開廈門港。常松茂有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噴藥預防。離開碼頭時,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朱玉珍朝常松茂揮手,並用手做成朝鼻噴霧的樣子提醒他,常松茂點頭笑笑。

市台辦副主任孔長才告訴我:在去金寶酒店的途中,台紅十字代表胡偉烈說,我有一個弟弟在武漢,叫胡偉略,請求代為聯繫。廈門方面表示樂意幫找。

兩岸軍警第一次在廈門交接遣返人員,很有歷史意義。首先,臺灣軍警從金門直航廈門,突破了兩岸軍事對峙40年而形成的“海上分界線”。其次,雙方採取便裝作業的務實做法,有效避開了公權力對立的難題,有助於緩和兩岸關係,推動雙方溝通合作。

(蔡國煙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