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調中線開閘通水

【中新社淅川12月12日電】過不了多久,北京人打開水龍頭就能喝到長江水。12日14時32分,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開閘通水。

位於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的陶岔引水閘,是南水北調中線丹江口水庫的“總開關”。隨著三孔閘門緩緩提起,清澈的江水噴湧而出。從這一刻開始,源自中國第一大河長江最大支流漢江的水將掉頭北上,滋潤華北平原上的河南、河北、天津、北京四省市,惠及近億人口。

通水時間14時32分,有人解讀為寓意中線總幹渠1432公里。不過,沒有官員參加儀式,也沒有慶祝活動。

年逾古稀的獨臂老人李進群,大半輩子都在修渠。他今天特意到現場觀看通水,“盼這一天盼了這麼久,我就想親眼看見丹江水流到北京去。”

年均95億立方米的調水量,相當於1/6條黃河。安裝有記錄儀器的“大黃鴨”順水而下,見證江水如何越城市鄉村、高山平原,如何在地下30多米處穿過奔流不息的黃河。

假如世界上每人擁有一杯水,每個中國人只有這杯水的1/4,華北地區的水資源更是嚴重透支。就在今年夏天,中原大地遭遇63年來最嚴重旱情。

“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點水來也是可以的”。1952年10月,毛澤東在視察黃河時,首次提出了南水北調的偉大設想。

一甲子的夢想照進現實並非易事。中線工程通水的背後,湖北、河南兩省40多萬移民搬離故土,1000多家污染企業被關閉等。

劉明瑞是淅川縣黨子口村網箱養魚第一人,靠著網箱養魚年產值上百萬元。但她卻賣掉了網箱裡的魚,早早將空箱拆解上岸。“拆掉網箱就斷了財路,說實話真是捨不得,但污染水質的事咱不能幹。”她這樣說。

最新監測顯示,中線源頭水質連續7年穩定保持在Ⅱ類以上。

南水北調並非世界上人工調配水資源的孤例,如巴基斯坦的西水東調工程,又如美國加利福尼亞北水南調工程。大規模、長距離、跨流域的調水成為人類重新分配水資源,緩解缺水地區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徑。

南水北調分東線、中線、西線三條調水線。這是繼東線後,又一條通水的線路。

習近平:南水北調要先治汙後通水

【中新社北京12月12日電】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12日正式通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就此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

習近平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實現中國水資源優化配置、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經過幾十萬建設大軍的艱苦奮鬥,南水北調工程實現了中線一期工程正式通水,標誌著東、中線一期工程建設目標全面實現。這是中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一件大事,成果來之不易。

習近平指出,南水北調工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希望繼續堅持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加強運行管理,深化水質保護,強抓節約用水,保障移民發展,做好後續工程籌畫,使之不斷造福民族、造福人民。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作出批示,指出南水北調是造福當代、澤被後人的民生民心工程。中線工程正式通水,是有關部門和沿線六省市全力推進、二十余萬建設大軍艱苦奮戰、四十余萬移民舍家為國的成果。李克強向廣大工程建設者、廣大移民和沿線幹部群眾表示感謝,希望繼續精心組織、科學管理,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運行,移民安穩致富。充分發揮工程綜合效益,惠及億萬群眾,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國務院南水北調工程建設委員會主任張高麗就貫徹落實習近平重要指示和李克強批示作出部署,要求有關部門和地方按照中央部署,扎實做好工程建設、管理、環保、節水、移民等各項工作,確保工程運行安全高效、水質穩定達標。

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於2003年12月30日開工建設。工程從丹江口水庫調水,沿京廣鐵路線西側北上,全程自流,向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供水,包括丹江口大壩加高、渠首、輸水幹線、漢江中下游補償等內容。幹線全長1432公里,年均調水量95億立方米,沿線20個大中城市及100多個縣(市)受益。工程移民遷安近42萬人,其中丹江口庫區移民34.5萬人。丹江口水庫水質一直穩定達到Ⅱ類標準。

作為緩解北方地區水資源嚴重短缺局面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南水北調工程規劃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從長江調水,橫穿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總調水規模448億立方米,供水面積達145萬平方公里,受益人口4.38億人。先期實施東、中線一期工程,東線一期工程已於2013年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