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反思對越反擊戰

1979年初春,兩個擅長遊擊戰的社會主義國家,以彼此熟悉的戰法,在南方悶熱、潮濕的叢林中進行了一場邊境戰爭。中國軍隊最終以前赴後繼的血肉之軀打贏了這場戰爭,但是,中國軍方高級將領對戰役、戰術的反思,要遠遠多於喜悅。

勝利後的反思

“1979年對越作戰,比我們過去打過的任何一次戰爭都更接近于現代戰爭。我們用五六十年代的裝備和戰法,打了一場現代化戰爭,越軍使我們看到了自己的弱點。 ”中國軍隊內部曾如此反思這場戰爭。

從暴露的問題上看,中國軍隊在戰略上準備不足,倉促上陣。時任總後勤部長的張震,在其“回憶錄”中談到:“1978年11月,中央軍委確認有必要打對越還擊戰,從12月8日下達作戰命令至1979年2月17日開戰,僅兩個多月備戰時間。 ”

在戰法上,傳統的軍事理論依然在中國軍隊內佔據核心地位,作戰部隊戰術思想單一教條。在進攻途中,不論什麼範圍的敵情都會逐級上報,然後等待上級指示,再展開軍事行動。這常常導致戰機被貽誤,甚至還出現作戰命令被傳達走樣的情況。

中國軍隊東西兩線的最高指揮官,均為開國上將,這樣的將軍在參戰部隊中還有十多位。這些將領雖然在歷史上功勳卓著,但是,他們大多缺乏熱帶叢林作戰經驗,對相關組織、指揮、戰術的運用也缺乏經驗。

於是,在實施攻擊時,中國軍隊基本還延續著國共內戰時的基本戰術,仍然用“炮火準備,炮火延伸,步兵衝擊”三段式戰法,依賴隊形密集的步兵,以 “人海戰術”衝擊越軍陣地,往往造成自身重大傷亡。戰後,中國軍隊發現,缺乏機動性的密集隊形,不可能輕易或迅速地實現作戰目標。

中國軍隊缺乏聯合兵種部隊,步坦協同作戰更無從談起。落後的機械化運輸方式,使得士兵為防顛簸,不得不用背包帶將自己牢牢捆在坦克上。這些被綁在坦克上的士兵,無法在受到襲擊時立刻投入戰鬥,成為越軍射殺的活動靶。中國軍隊也曾嘗試發動一些聯合兵種進攻,但效果不佳。這種失敗,給中國軍隊在多兵種協同作戰方面上了寶貴的一課。

在軍隊素質上,越軍歷經抗法、抗美長達數十年的戰爭,作戰經驗豐富,單兵戰鬥力強,且擁有繳獲的美軍裝備、蘇聯援助的大量軍火。而中國軍隊久無戰事,加上“文革”時期熱衷於政治運動,軍事理論、戰術訓練、裝備、後勤保障水平仍停留在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單兵作戰及綜合戰力存在差異。

越軍最大限度地利用了中國軍隊戰術上的弱點,使已經二十多年沒打過仗的中國軍隊付出巨大代價:1979年2月17日到3月5日的十多天時間裏,中方戰鬥減員據稱就已經超過兩萬人。

在裝甲車與坦克方面,中國參戰的坦克主要是59式和69式,防護力不足,機動能力欠佳,一支蘇式40火箭筒,就可以擊穿中國坦克的兩層裝甲,而63式裝甲運兵車也存在裝甲薄、火力弱的缺陷。裝甲車輛一旦被擊中,整車士兵都難以倖免。

後勤保障方面,中方騾馬化的補給方式極為不便,越軍則毫無後顧之憂。此外,中國軍隊的指揮和通訊系統極為落後,仍停留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水平,部分連以下作戰單元甚至沒有無線電通信器材,他們有的只是軍號、手旗和小喇叭。沒有實行軍銜制,讓本就缺乏聯繫的軍隊在指揮方面更混亂,這種狀態也加重了損失。

在經歷對越作戰後,解放軍認真地接受了教訓,開始意識到現代化戰爭時代,僅憑革命精神不足以戰勝對手,還要有好的裝備和現代戰術。中國軍隊開始展開正規化、現代化等建設,以提高軍隊的防衛作戰能力。

軍隊亟待現代化

汲取經驗教訓之後,中國將軍隊現代化置於優先地位。 “文革”時期“政治掛帥”的原則被糾正,軍隊開始回歸一切需以實戰標準檢驗的本質。

1981年9月,時任軍委主席的鄧小平,在審定檢閱華北演習部隊的講話稿時,專門在原稿“現代化”字樣後面,加上“正規化”三個字。中國軍隊的建設目標,自此被確立為“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

鄧小平的軍隊建設理論除了堅持毛澤東的“人民戰爭”外,更強調裝備的重要性,超音速殲擊機、強擊機、新型艦艇等常規武器,在這一時期迅速列裝部隊。在作戰中暴露出的火力配置、編成、協同弱點,也有一系列的戰術改進。

隨後,一百多所軍隊院校被恢復,大批軍校生被充實到基層連隊。軍隊停止從士兵中選拔軍官,代之以從地方高中生、軍校生中選拔。軍官每升高一級職位,都必須經過相應的軍校培訓。

1988年7月,《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頒佈,隨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頒佈,中國軍隊完整的軍銜體系由此形成。

1985年5月,中央軍委作出軍隊建設指導思想實行戰略性轉變的決策。 1987年,軍委提出,部隊訓練要以合同戰役戰術訓練為中心,開始以合同戰術訓練為重點,力圖提高協同作戰能力、快速反應能力、電子對抗能力、後勤保障能力和野戰生存能力。

而此前,中國軍隊訓練的重點是拼刺刀和投彈等士兵基本軍事技能,對指揮官的訓練則多側重於政治方面而非軍事方面。

走上精兵之路

中國軍方高層認為,對越作戰暴露出軍隊整體規模過大的問題。編制體制不順、官兵比例不合理、領導班子臃腫、年齡老化等問題,嚴重制約著軍隊素質的提高。

上世紀80年代初期,中國開始進行大規模裁軍。中國軍隊開始向“精兵、合成、高效”的方向發展,由數量規模型向質量效能型,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轉變。1985年6月,中國裁軍100萬人,11個大軍區合併為7個,減少軍級以上單位30多個,軍隊總員額從高峰時的611萬,減到1985年的300萬。

與裁軍相同步,自1982年至1985年,鐵道兵、騎兵、基建工程兵、防空軍、探照兵、司號兵等兵種陸續消失,新的兵種相繼出現:1980年初,組建海軍陸戰隊;1985年,模擬藍軍部隊、山地戰部隊、氣象兵、特種偵察兵誕生,1986年,陸軍航空兵成立。

1984年4月,組建陸軍合成集團軍。1985年後,以步兵為主體的陸軍,全部被改變為由多兵種合成的集團軍。

隨著集團軍的組建,集團軍內的各軍兵種火力、突擊力和機動作戰能力都大大超過了原陸軍,專業兵種的數量超過步兵,炮兵數量位居第一,裝甲兵成為陸軍的主要突擊力量。在此之前,中國陸軍並不包括炮兵、裝甲兵、工程兵、防化兵等兵種。這些兵種以往自成體系,戰時臨時配屬給陸軍。

自啟動正規化和現代化建設後,軍事理論、戰法等更貼近實戰,軍隊提出了“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和“平戰結合”的方針,相繼開放部分軍用設施,加大軍民兼容程度,增強平戰轉換能力,用對越作戰的經驗教訓作為理論依據,提高現代戰爭條件下的戰鬥力。

這種變革分別在1981年、1984年、1987年收復 “兩山”、老山輪戰、山地攻防作戰中得到了充分體現。1984年老山戰役時,輪戰部隊偵察大隊偵察、拔點作戰開始出現,步炮協同的戰術,對越軍造成極大殺傷力。中國軍隊的面貌開始煥然一新。

(席志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