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書籍開始變成“世界玩家”

外國讀者很想瞭解中國  翻譯問題仍是最大瓶頸

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外國讀者透過中國文學瞭解中國社會的欲望也越來越強。上周在紐約剛剛落幕的美國書展上,中國以主賓國身份參展。美國媒體評論稱,直到最近;中國書籍才踏上全球舞臺,變成”世界玩家”,其選擇的座右銘是“走出去”。然而,《環球時報》記者對各國書商調查采訪發現,受制幹中外文化差異性、出版市場需求不同、翻譯人才匱乏等因素,中國讀者對歐美日等國家文學的瞭解,與這些國家的讀者對中國文學的瞭解很不均衡,中國文學走出去依舊任重道遠。

英美:優秀翻譯家實在不多

紐約書展期間,中國展團收獲頗豐,中國150家出版機構攜帶近萬種圖書、舉辦近130場文化活動。美國出版業也對中國圖書表現出濃厚的興趣。事實上,早在1960年,著名出版商Henry Noyes就在芝加哥創辦出版公司“中國圖書(China Books)”,這在當時對中國恐懼和誤解占上風的冷戰時代算得上是一個壯舉。

英美出版商幫助中國文學走出去的動力之一是與中國發展相對應的全球中文熱。符合西方讀者口味的中國文學作品更是受到青睞。2014年被英國《經濟學家》雜志評為年度圖書的《解密》出自中國作家麥家,其風格契合歐美長期流行的懸疑風格的文學閱讀趣味。此外,一些中國“70後”作家作品也被連續翻譯出版,知名度愈來愈高。

不過,中國文學在英美依舊很小眾。根據總部位於美國的在線計算機圖書館中心(OCLC)的統計,2014年在海外出版的中國文學翻譯作品有100多種。文化隔閡和語言,是中國文學作品在美國翻譯出版的主要障礙。在美國和英國,主要的翻譯市場只占3%,而且是以法語、意大利語、德語為主,中文作品鳳毛麟角。在美國居住、熟悉在美國出版業的中國作家吳帆認為,與西方文學評淪家沒有中國文化基礎、無法進行文字評論有關,東西方文化的隔閡也成讀者理解上的困難,不會對作品產生親切感。

與此相關的是翻譯問題,能把中國文學作品很好地翻譯成英文的外籍翻譯家實在不多,莫言、蘇童、虹影、蕭紅、老舍、賈平凹、薑戎和巴金等這些中國著名作家作品的英譯本,很多都是年逾古稀的美國著名翻譯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的作品。莫言獲諾貝爾獎後,有媒體認為這與瑞典翻譯家陳安娜有一定關系,陳安娜還翻譯了包括餘華的《活著》和蘇童的《妻妾成群》等20多部中國文學作品,問題是這樣的翻譯家實在太少了。此外,中國缺乏專業的作家代理人也是美國出版商面臨的普遍問題。

日本:古典文學更受青睞

在日本書店,不難找到有關中國的書籍。但仔細觀察會發現,介紹中國文化的書籍仍局限於《三國志》《孫子兵法》等古代典籍;其次介紹現代中國的書籍以政冶、經濟題材為主,且以負面居多。中國優秀的現代文學作品並沒有被廣泛推介到日本,這與村上春樹、東野圭吾等大量現代日本作家在中國書店普遍設有專櫃的現象形成鮮明對比。

日本僑報出版社總編輯段躍中長期從事中日出版交流。他對《環球時報》表示,中國現代文學未能在日本形成“熱點”,首先是具有國際影響的中國現代作家不多。2012年莫言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後沒過幾天,日本淳久堂書店就為其設立作品專櫃.但品種寥寥。其次,日本讀者喜歡圖文並茂、文字簡短的書籍。而目前被介紹到日本的中國書籍不僅厚,而且多為直接翻譯,缺少對文化背景的解釋,日本讀者理解起來非常困難。段躍中說,中國文學作品要走近國外讀者,關鍵是要找准讀者的共鳴點。日本僑報社最近出版的一本有關中國女企業家創業的小說銷量不錯,就是打出“中國阿信”這個看點。

日本麗澤大學中文系教授三瀦正道告訴《環球時報》記者,熟悉中國文化的日本翻譯家逐漸進入“退休”高峰。日本“中澤日”人才遠遠不及中國“日譯中”人才。段躍中經常接到一些國內譯者寄來的“中譯日”作品。”說實話,大多數作品的翻譯水平達不到出版要求。“外國文學作品最好還是由當地人來翻譯.說給當地人聽。”

此外,中國通曉國際出版推廣的人才匱乏。業內人士向記者透露,不少中國出版社與日本同行進行版權交易,拿出來的合同書還是英文的。中國出版仕向國外推介作品的主要途徑是各類國際書展,但書展只是一個臨時窗口,大量推廣培育工作還要靠日常積累。

法國:中國書店功勞不小

中國文學近年在法國影響越來越大,法國有不少書店、出版社專門從事中國文學作品的推廣銷售,包括鳳凰書店,友豐書店和中國藍出版社等。這些書店的創立者都與中國很有淵源,中國文學在法國的發展也很大程度上依賴於這群有“中國情結”的書商。

鳳凰書店是法國對華友好人士雷吉‧貝傑隆於1965年創立的。貝傑隆曾幹1959-1961年在中國教授法語,同時是中國外文出版社的法語顧問。在戴高樂將軍領導的法國與中國建交之後,貝傑隆即創立傳播中國文化與文學的鳳凰書店。書店位於巴黎第三區,巴黎南北中軸要道的塞瓦斯托波爾大道72號,從一開始的50平方米擴大到200多平方米。文革日期,這裏曾是毛澤東著作最集中的發行地-讀書店獲得法國文化部頒發”地標性的獨立書店”榮譽,還吸引巴金、陸文夫、於華、莫言等中國一流作家到此與法國讀者交流。

至今已有近40年歷史的友豐書店是柬埔寨華僑潘立輝開設的,淵源是他在巴黎求學期間發現

有關中國的文獻書籍特別少。該書店後來還建立出版社,每年出版幾十種書,按照法國讀者口味出版中國文學作品。

雖然法國算是出版中國書籍較多的西方國家,但是下少法國出版業人士對《環球時報》記者坦言,以中國為主題的書籍銷售還是很有限,主要受市場規模大小以及缺少上佳翻譯等限制。

德國:銷售渠道越來越廣

“中國文學在德國正迎來3.0階段”,研究中國文學的德國柏林學者松稚對《環球時報》記者說,2000年之前,中國文學在德國很少,主要是孔盂古籍、四大名著等。此後十年,德國迎來一個中國文學潮,許多中國作家的書籍進入德國暢銷書榜。不過,基本上是用外文寫作的海外華人作家,比如哈金的《等待》、戴思傑的《巴爾紮克和中國小裁縫》,虹影的《英國情人》和裘小龍的《紅英之死》也頗受歡迎。

2009年法蘭克福書展是中國文學走進德國的一個轉折點。當時,有120家德國出版社宣佈推出新的中文作品,其中包括40部純文學作品和近20本小說集,除了莫言的著作外,餘華的《兄弟》等作品也廣受好評。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德國入很想瞭解中國,希望買中國本土作家的作品。”不過,松雅指出,中困作家喜歡用誇張、影射、引經據典等寫作方法,經常讓德國讀者不知聽雲。”這就需要德語翻譯家的再創作,翻譯目前也是中國文學走向德國的最大瓶頸之一。”

《環球時報》記者瞭解到,以前中國文學由於發行量少,雖然很多德國出版社購買了版權。但不敢印刷、隨著網絡銷售渠道的暢通,這些出版社對中國文學的出版更加樂觀。“網絡書商可以加快中國文學在德國的推廣。”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文化學者海爾穆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德因電子書籍正經歷大發展,2010年,其占圖書消費者市場份額不到1%,2014年已經達到12%;“巾因應該針對性地加十與網絡書商的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