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內各界歡迎大陸實施的臺胞免簽政策

6月14日,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在第七屆海峽論壇上宣佈,大陸將對台灣居民來往大陸免於簽注,並適時實施卡式臺胞証。6月18日,國務院公佈修改後的《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規定臺胞來往大陸免予簽注,新辦法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同時,公安機關表示年內將實施電子臺胞証。這是促進兩岸人員往來、深化兩岸交流融合的又一項具里程碑的重大政策措施。對此,台當局表態低調,綠營詆毀污蔑,島內民間社會則紛紛表達支持和歡迎。

一、臺胞簽注政策歷史脈絡

1987年台灣解除戒嚴、開放大陸探親後,台灣民眾須持“臺胞証”進出大陸地區。臺胞証正式名稱為“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証”,由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簽發給台灣民眾,是前往大陸的身份証明文件,有效期為五年。免簽以前,臺胞赴大陸須先辦好加簽才能人境,一般申請三個月一次有效加簽,或申請一年或二年多次簽;在當地就業、求學、置產的台商、台商眷屬、台生等,也可特別申請三年或五年多次簽。

數十年來臺胞來往大陸簽注政策的演變折射出一條兩岸關系的變遷脈絡。1987年11月,第一批持有臺胞証的臺胞,返回闊別40年的家鄉探親。當時台灣同胞是從“香港中國旅行社”取得赴大陸旅行証後,經廣州分赴各地。此時臺胞証是一次性的,申請費時費工,而且必須在人境半個月前提出申請。不過,當時臺胞証也有“特殊功能”,即可憑外匯券購買“三大件”(電視機、洗衣機、冰箱)、“五小件”(吸塵器、果汁機、電飯鍋、微波爐、電熨斗),以及耐克鞋、洋煙等進口商品。同時臺胞証也是台商投資設廠的“基本証件”,享受臺胞“兩免三減半”的稅賦優惠政策。1992年5月1日,“台灣同胞旅行証明”走人歷史,取而代之的是《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証》。1998年後,有利於提高防偽性能和使用效率的新版啟用,並一直沿用至今。在臺胞辦理証件及簽注方面,2004年以來陸續授權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出入境管理部門,為在大陸的台灣居民補換發5年有效臺胞証。2008年9月25日起,實行臺胞証“一人一號,終身不變”政策。2011年,全面下調臺胞來大陸簽注收費標准,總體降幅達50%。2012年,將台灣居民來往大陸簽注最長有效期由1年延長至2年且實現按需申領。為進一步簡化臺胞來往大陸人出境手續,根據《國務院關於修改(中國公民往來台灣地區管理辦法)的決定》的有關規定,2015年7月1日起,公安機關實施取消臺胞簽注政策,臺胞持有效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証簡稱臺胞証,即可經開放口岸來往大陸並在大陸停居留,無需辦理簽注。同時,公安機關年內將實施電子臺胞証。

二、島內各界對免簽政策的反應

對於大陸免簽政策,台當局表態謹慎,綠營反彈強烈,島內民間社會則反響熱烈,紛紛表達歡迎。

(一)台當局表態謹慎,藍營人土稱是“兩岸交流水到渠成的結果”

台陸委會主委夏立言肯定免簽注對台生、台商進出大陸帶來便利,但卡式臺胞証的形式、內容、名稱和功能目前都還不清楚,必須進一步交涉,需要再瞭解後才能評估,他強調,當局更注意的是這個”卡”是否能夠維持兩岸間的現實狀況以及台灣的“尊嚴”。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發言人周繼祥表示,卡式臺胞証有它的便利性,但台灣方面會考慮在稱謂上、申請手續、審查手續等地方會否涉及“尊嚴”問題,目前已透過管道向大陸瞭解相關措施。

國民黨籍“立委”呂學樟認為大陸給台免簽“表示出一些善意,其實是節省時間,對兩岸互動有幫助,並沒有其它考量”、“不存在給予台免簽等同把台灣公民化的問題”。“立委”吳育升則認為此舉讓台灣人民來往大陸更加方便,當然要大力支持。新党青年委員會召集人王炳忠認為,此項便利舉措“有助讓更多台灣年輕人到大陸走走看看,並把自己的未來與大陸聯系起來,讓台年輕人感受到大陸善意”。新党“全國發展委員會”委員陳麗玲稱,綠營抹黑大陸免簽是要“借大陸對台有利政策來恐嚇台灣人,是作賤自己人民的行為”,呼籲民眾要“唾棄這種政黨”。

(二)綠營誣稱是“統戰計謀”、“大選狠招”,將“台灣香港化”

民進黨發言人鄭運鵬聲稱,相關措施不應“附有政治目的”,“防止可能後遺症,務必維護台方尊嚴”。黨籍“立委”陳其邁認為,免簽注、卡式臺胞証“確實方便”,但“這種改變無疑是將台灣香港化”,提出“雙方應該直接使用護照往來,不僅平等,也更加方便。”“立委”李俊悒稱,“大陸此舉將使台灣港澳化、國內化,傷害台灣的國家主權”。“立委”莊瑞雄認為此舉是“中國企圖影響台灣大選選情的狠招”,要求台灣民眾部應該在“方便與主權之間進行慎重思考”。“立委”黃偉哲稱此是“包著糖衣的毒藥,將台灣港澳化,矮化台灣國格。”台聯黨籍“立委”周倪安指此“實質上根本是統戰”,“中國打算將台灣納入一區,更好管理監控”,要求馬當局“不應接受”。該黨“立委”賴振昌認為“臺胞証已形同台灣不被當成一個國家,台灣恐淪為中國一部分”。綠媒《自由時報》稱“卡式;臺胞証其實就是中國身份証”,帶給台當局最大難題是“去主權、去中央政府化”,要求各政黨“角逐總統大位者,也該告訴國人他們將要如何處理”。

(三)台商、台工商業尤其旅遊業者充分肯定是“大利好”

大陸台灣同胞投資企業聯誼會會長郭山輝稱免簽與卡式臺胞証“讓兩岸交流進入另一新階段,首先是台灣人民往來更便利、更省錢,還有在政治上的意義則是台灣人可以享受國民待遇。”重慶台商協會會長李文勛認為“免簽不僅方便兩岸往來,也讓台灣人降低對大陸的對抗意識”,希望卡式臺胞証能以“類國民待遇”與大陸身份証號碼系統兼容,創造更好生活條件。上海台商協會會長葉惠德表示“從企業角度看,引進台幹將節省成本,讓台幹赴陸工作更順暢”。清華大學台生吳築 表示,實施免簽“大大減少簽注到期的壓力及生活不便,省時省力”。台灣旅遊業者稱此措施將讓台灣每年省下至少10億元新台幣簽注費、作業時程從一個月大幅縮短到一周,有利於提高民眾到大陸旅遊意願,“絕對是利好措施”。

台灣中華工商婦女管理協會執行長羅麗鶯表示,“像自家人一樣隨便往來,不設關卡,不用簽注才是真正的開放”。高雄市泉州晉江同鄉會常務監事楊端正表示,同鄉會經常幫助臺胞赴大陸尋親、參加交流活動,免簽不僅“提供便利,也更好拉近兩岸民眾情感”。臺北市、新北市酒類商業同業公會創會理事長王重助稱,“這項好政策實施能讓兩岸同胞更好地交流、融合”。台灣網絡出現批評綠營“逢中必反、意識形態領導一切”的聲音,表示“為什麼同樣免簽遇到歐美就是爽,遇到中國就變統戰?”

(四)台學界媒體認為此舉將有助深化“兩岸一家親”理念

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張亞中認為,“臺胞卡”是一張“民族待遇”卡,可以“減少兩岸分別心,強化兩岸民族認同,意義非常重大,值得高度肯定”。台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所長張五嶽表示,這顯示大陸持續做台灣人民及基層工作,幫助兩岸民眾交流,增加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理解與支持。台灣主流媒體均在第一時間和顯著位置報道了這一消息。台《旺報》肯定免簽注“確實讓經常往來兩岸的台灣人受惠”、“是讓民眾有感的政策”,在兩岸關系處於重要節點時機,大陸此舉為兩岸關系持續發展注人正能量,有利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深化,為兩岸和平邁出結實一步。《工商時報》專門製作圖表講述“臺胞証演變史”,說明一系列大陸對台優惠政策的歷史。《金門日報》稱此是“兩岸共同生活圈、經貿圈的具體實踐”。

總體看,自1987年台當局開放赴大陸民間探親迄今已28年,但仍有高達三分之二的台灣民眾未到過大陸。此次大陸本著“兩岸一家親”的精神,推出臺胞免簽及卡式臺胞証,進一步擴大兩岸人員往來之門,促進兩岸民間互動與人員往來更為開放自由,有利於提升兩岸民眾交流的頻度與深度,大大縮短台灣在心理上與大陸的距離,增加台灣民眾對大陸的瞭解,消除台灣對大陸的敵對意識,提升兩岸同胞是一家人的一體感、親近感,促進兩岸社會的融合。

(洪悅之/文)